APP下载

用鲜活的“地气”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亲和、生动的课堂

2019-09-10杨松雷

高教学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基本原理事例马克思主义

杨松雷

摘  要:理论化、抽象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特点,这是其理论的系统性、思辨性、深刻性决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堂只能以抽象、思辨的理论阐释开展。文章试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探讨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活中的鲜活事例构建一个亲和、生动的课堂,达到较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鲜活;地气;亲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8-0154-04

Abstract: Theorization and abstraction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Introduction to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arxism",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systematic, speculative and profound nature of its theory. But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he classroom of "Introduction to Marx's Fundamental Principles" can only be carried out with abstract and speculative theories. The article tries to combine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lore the use of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scientific, and life-like examples to build a friendly and vivid classroom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results.

Keywords: Marxism; fresh; vivid; friendly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中,出于理论的抽象性和教师的授课特点等原因,往往使学生觉得该课过于理论化、抽象化。即使有举例分析,所举例子往往过于宏观和陈旧,使学生觉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离自己太远,从而缺乏兴趣,造成课堂沉闷,教学效果不佳。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既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也具有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理应结合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甚至网络游戏等大学生感兴趣的事例,用鲜活的“地气”和亲和力把马克思主义引入学生的脑中、心中。

马克思说过,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精华。认真研究,我们会发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当今社会一直是鲜活的,我们既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可以很好的指导或解释我们今天社会发展与现实生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因此,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2]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实的结合。以鲜活的、接地气的事例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构建出亲和、生动又深刻的课堂。

一、用鲜活的“地气”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亲和、生动的课堂

(一)把鲜活的时事政治、经济“地气”接入课堂

毫无疑问,当代大学生也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大事件,尤其是与我国发展密切相关的事件。在这方面,可以挑选一些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生关注的又能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起来的事例来讲解。

如中美贸易战,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对立统一规律。中美之间,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3]美国现在夸大对立,一意孤行,势必给两国的发展带来极为消极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4]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求同存异,加强交流与合作这一统一的一面,才有利于两个国家的发展。与此类似,我们可以用一带一路、中非合作等阐释对立统一规律、普遍联系等。在讲解社会存在的三个方面时的人口因素时,可以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5],来阐释我国四十年来人口政策变化等。

(二)把鲜活的经济生活“地气”接入课堂

萨特说:“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远不是已经枯竭了,它还年轻,几乎还在童年;它好像刚刚在发展。所以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被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那些历史条件还没有被超越。”[6]在经济方面也是如此,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式总体上并未超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和判断。

如对于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爆發的原因,众多西方学者曾运用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文化的观点、人性的观点、哈耶克的观点等进行分析,但不少学者发现,这些观点只能说有一定的道理,最终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解释最清楚的,还是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资本积累理论出发的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这里可以引用西方学者大卫·哈维分析2008年经济危机的视频[7],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我们也可以结合我国经济生活的鲜活事例,如去杠杆、降准等不同经济调控手段阐释货币的产生和本质,阐释价值规律等。又如近年来,以卡尼曼、理查德·塞勒等为代表的行为经济学派影响力不断攀升(这二人分别于2002年、201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经济学派对主流经济学派所假设的理论基础——人是理性和自利的——不断提出挑战。在这个方面,可以从他们对人性设定的分歧入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揭示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来分析人性问题。

(三)把鲜活的文化生活“地气”接入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8]无论是高雅文化还是通俗文化,都内涵着丰富的哲理。马克思主义既可以深刻的解释当前文化现象,也可以指导我国文化的发展。在课堂上,可以把当前的文化现象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生动的讲解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如可以引用当代著名诗人舒婷的《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结合大学生的恋爱心理,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指出真正的爱情,不是一方完全统治另一方,一方依附另一方,而是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统一中把握对立,人格平等、独立自主、相亲相爱才是真正的爱情。在讲解时间的时候,可以引用电影《时间规划局》探讨时间的意义,展示《疯狂动物城》中树懒的片段讲解时间的相对性并调节课堂气氛。在讲解意识形态的时候,可以引用《与狼共舞》、《毕业生》、《独立日》等電影中不断出现的美国国旗,《世界大战》《地球停转之日》展现出的美国中心论,《谍中谍》、《完美风暴》、《教父》展现出的美国价值观、美国精神等分析文化艺术中的意识形态并加以批判。可以举例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电视台的选秀类、真人秀类节目如超女、跑男、中国好声音等,对比中央电视台的“中华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可以结合抖音、快手的流行等探讨价值观的历史性、多维性等。

(四)把鲜活的科技发展“地气”接入课堂

19世纪的三大自然科学发现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的科学基础,反过来,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指导作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创造,也可以引入课堂,引发学生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角度分析、正确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如近年来,人工智能飞速发展,阿尔发狗、机器人苏菲娅等不断的挑战人类智能。这引发了科学家、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等人士的思考,也形成了对于人工智能的乐观和悲观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地方。在这里,可以引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人的智能即人类意识的本质、内容等探讨,引导学生区别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联系与区别,正确看待人工智能。如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引起不少影响广泛的社会事件。在百度魏则西事件中,引发了人们对于互联网企业运用技术的价值导向问题的深刻、广泛的探讨。百度总裁李彦宏反思到:“因为从管理层到员工对短期 KPI 的追逐,我们的价值观被挤压变形了。如果失去了价值观和用户的支持,百度离破产就真的只有 30 天。”[9]在快播王欣事件中,王欣喊出技术无罪,但却不能否定他的违法犯罪。这些科学技术事件也在不断引发人们对于“技术”与“价值观”的探讨。可以引用此类事件引导学生认识到技术的运用必须和正确的价值观结合。

(五)把鲜活的现实社会生活“地气”接入课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既可以指导、分析宏观的社会历史,也可以对日常生活进行指导和阐释,而社会发展中现实生活的众多方面,无不证明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瞻性。

在讲解联系的客观性,批判主观臆想联系时,可以引用中国人对数字、星座、生肖的“迷信”来例证。如不少国人在选择电话号码、买房选择楼层、甚至微信发红包都要选择吉利的数字,好像吉利的数字能带来幸福与好运;在婚姻、招聘时还看星座、生肖等,把这些与人的品行、性格、能力等联系起来。这些正好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的“事物的普遍”联系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批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高铁占座、景区刻字等不文明现象。为什么在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水平日益发展的今天还有不少此类现象。这正好可以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来分析和解释。在讲解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与空间时,可以拓展至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空间正义”等观点,分析我国人民的买房、广场舞等行为中蕴含着人们对居住空间、健康空间、学习空间的追求。可以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假期、十一国庆节假期各景区的爆满来分析、解释人们对自由闲暇时间的追求。

(六)把鲜活的校园生活“地气”接入课堂

抽象、深刻的理论如果能见之于自身生活,不但不会损害理论的伟大,反而会增加理论魅力和对它的信仰。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的前瞻性、与时俱进性,可以很好的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正确分析、看待自身发展的问题,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当代的大学生,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是必备的,用来学习、生活或玩游戏等。在讲解量变质变规律中的“度”时,可以以此为例分析。手机、电脑是大学生学习、获取资讯、购物、交流等不可少的工具,适当的玩游戏也可以调节大学生活。但如果使用过度,尤其是玩游戏过度,就会影响学习、损害健康。在讲解政治经济学部分的商品时,可以把“双十一”购物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买这些商品、为什么商品的价格不一样等,分析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货币的产生等。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他们的电子“碎片化”的阅览方式,对比纸质图书的“深度”阅读,探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在学生的关心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等问题上,可以引用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所展现出来的崇高的精神、坚定的意志、为全人类解放的伟大理想、一心为民的正确价值观等,来引导学生。

二、鲜活的“地气”应具有的特点

“目前,思政课的学生主体为‘90后’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视角敏锐、善于思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困惑,更有期待。时代的变迁对思政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增加‘到课率’,也要吸引学生眼球,增加‘抬头率’。”[10]根据教学实践,把具有鲜活“地气”的事例引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是可行的,根据多个阶段的教学反馈,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这种鲜活的“地气”应具有以下特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情,更好的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鲜活的“地气”要“合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版块的内容,其基本理论涉及到自然、社会、思维等方方面面,其理论指向的多维性也要求授课时的事例要丰富。但并不意味着只要有事例就行了。这些事例一定要“合适”。这些事例可以准确的印证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精确的分析、阐释事例。不能生硬或牵强附会的引用例子,这样做不但不能增加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服,反而会使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损害马克思主义的伟大。

(二)鲜活的“地气”要“生动”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抽象性、系统性和深刻性是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坚持的,我们也应该把这种深刻性和系统性的理论品质传导给学生。但在抽象性方面,我们可以做到深入浅出,用“合适”的、“生动”的事例来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沉闷的课堂千篇一律,好的课堂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堂是学生所喜欢的,这和学生的认识特点是相关的,作为教师要面对、利用学生这种认识特点。这样的课堂教师讲得有劲,学生听得进去,容易使马克思主义入学生耳、入学生脑。

(三)鲜活的“地气”要“新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材在与时俱进,2018年新版教材更是及时把“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入了教材。教师的授课也要“新”,及时根据新的精神和要求更新自己教学的内容。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讲,学生也更容易对新近发生的事情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经常性的关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事例,尋找合适的事例引入课堂,用事实印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前瞻性,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事实发展变化的原因。

(四)鲜活的“地气”要“亲和”

从心理学上讲,学生更容易对自己熟悉的事、自己身边的事、关乎自身发展的事感兴趣。因此,我们举事例时,可以结合这一点来进行。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事情,如以用手机、玩游戏问题来分析“适度”的问题。可以结合学生的就业,结合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来探讨人生价值观的问题。作为一门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授课对象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不同的专业,举相关的事例来讲解马克思主义。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人工智能来讲解人的意识的本质、特点。对于经管类学生可以结合管理学、经济学对人性的假设来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相关内容。

三、如何实现用鲜活的“地气”构建生动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1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既要“悟透”,也要“用好”。在“用好”方面,要实现用鲜活“地气”打造生动课堂——效果在课堂上,功夫在课下,责任在于教师。要找到“合适”的、“生动”的、“新鲜”的、“亲和”的这样鲜活的接地气的事例,并不断的充实、更新自己的课件并运用在课堂上,这就要求教师从这些方面来做起。

首先,不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全面掌握、深刻理解之后,才能融会贯通、活学活用。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2]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堂,也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代化、大众化、生活化。但这是建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掌握、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否则只能是生搬硬套,反而使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庸俗化。

其次,要不断的扩大教师的知识面,广泛涉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知识,也能对电影、文学等有更多的了解,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持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授课对象是各个专业的学生,学生本身也兴趣广泛、知识结构呈现出多样性。这些要求教师能够广泛涉猎各个学科的基本和前沿知识,才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回答由不同专业引发的问题,也才可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各专业结合起来讲解,引发学生兴趣和关注。如近年来量子力学的发展、引力波的不断被证明、暗物质相关理论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物质观、自然辩证法等的关系如何?这些都需要任课教师有所了解和思考。

再次,要能够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看什么电影、看什么电视剧、看什么文学,要熟悉学生喜欢看的综艺节目、爱玩的网络游戏,了解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他们的恋爱观等,才能了解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才能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生的“亲近”之处,以“亲和”学生,最终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这样学生会觉得马克思主义远不是抽象、枯燥的理论,不知不觉中把就马克思主义入耳、入脑。

最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与同行多交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涌现的优秀教师越来越多。很多教师讲课生动、幽默,课堂教学举例恰当、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运用原理精确。多去听这些老师课,相互交流和学习可以使自己快速成长起来。相关院校也应多组织该课程的校内或校外的交流,共同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授课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

[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5.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40-541.

[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5.

[5]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08.

[6]萨特.辩证理性批判[M].徐懋庸,译.商务印书馆,1963:7.

[7]https://tv.sohu.com/v/dXMvNjMyODQ2MDMvMjcwMzczMTYuc2h0bWw=.html?src=pl.

[8]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5.

[9]http://www.sohu.com/a/74626155_355009.

[10]齐鹏飞.思政课:透彻的理论有说服力[N].光明日报,2016-12-9.

[1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5.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00.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事例马克思主义
运用对比解构说理文事例论证的密码
“例”后有“析”方可取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马克思主义原理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价值作用探析
专题作文写作中典型事例的选择和运用
开放状态下的书面表达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