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景理论框架下艺术与科技学科发展的新维度

2019-09-10方盈盈徐寅鹭金元峰杨清竹

广告大观 2019年8期

方盈盈 徐寅鹭 金元峰 杨清竹

摘要:艺术使人心情愉悦,科技推动社会进步,这两个学科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之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遇到瓶颈期,场景理论的提出为人们突破瓶颈期提供了新思想,有人在场景理论的背景下提出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想法。在人们的潜意识当中,艺术的思维便是代表创造力和感性,而科学则代表着实事求是与理性。艺术与科技学科的成立将这种假象付诸实践,本文就艺术与科技学科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进行两方面进行探讨,仅供相关人士进行研究讨论。

关键词:场景理论框架;艺术与科技学科;新维度

引言:

时代在进步,仅掌握一门学科知识的人显然在当今社会工作已经力不从心,多学科综合能力人才已经越来越受到青睐。场景理论促使学科融合成为了一种社会趋势。艺术与技术学科的成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艺术与科学看似两个完全没有关联的学科,但是进行学科融合之后,却为两个学科的各自发展提供了力量,两个学科可以跳出原来固有的思维模式,进行科技创新,这种教育理念显然适用于当今社会。

一、艺术与科技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艺术与技术学科知名度不高

艺术与科技学科作为一个新型学科,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甚至都没有人听说过。这就很容易导致不少人认为这个学科是一个冷门的学科,没有前途。国家培养人才很大一部分上是通过大学教育来培养,如果考生对此学科认识不够,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导致这一学科报考人数很少,无人报考的状况。对于新型学科来说,这一现象虽然是必经的,但是也不能过平常心,毕竟这一状况也是致命的。如果一门学科一直面临学生过少的问题,那么这一学科便面临消失的问题,所以必须重视这一现象,加大艺术与科学学科的宣传力度[1]。

(二)学科建设不完全

一个新学科的成立,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艺术与科技及学科也是一样。目前开设这一学科的院校只有清华、浙大这一类老牌名校,普及范围还十分有限,换句话来说,这个学科过于小众。专业过于小众也会导致大众不了解这一学科,进而导致这一学科的就业,就业问题又反作用于专业报考率低,从此进入恶性循环。学科建设不完全还表现在教授教师人员有限,作为新兴且小众的学科,缺少在此专业的权威。还有一个表现就是艺术与科技学科的教学内容并没有明确,艺术与科技学科从字面上来理解便是艺术与科技相结合,但是这个范围实在是太广泛了,艺术与科技如何相结合,如果仅仅是艺术与科技两门学科的专业知识都学习,那么单独成立一门学科会显得没有意义[2]。除去前边的几点问题,学生的就业得不到保障这一问题。功利的来说,学生上学就是为了就业,如果就业得不到保障,会进一步影响学科报考,不利于学科发展。

二、应对对策

(一)加大艺术与科技学科的教育投入

针对于艺术与科技学科的知名度不高与学科建设不完全的问题,采用加大艺术与科技学科投入的措施。加大投入资金,提高科研经费,艺术与科技学科作为一个与新兴科技为基础的学科,提高科研经费势必会对科技水平提升有积极作用。加大教学方面的资金投入。统一艺术与科技学科的教材,使教育趋向于规范性,提高教师的薪资福利,使教授教师人员不足的问题得以缓解。定期组织学生与教师出国交流活动,学习国外新兴技术,新型教育理念,进而提高教学水平。增加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设立可以使学生学习到课堂学习不到的知识,并且获取经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与科技这一学科,将艺术与科技学科应用到生活之中。

(二)加强对艺术与科技学科的宣传

加大对艺术与科技学科的宣传可以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一学科。推进这一学科的建设,使越来越多的考生报考这一学科,从根本上解决无人报考的状况[3]。加大学科宣传的同时还要解决就业问题,如果就业问题不能得到解决,那么再大的宣传力度也不能起到效果。前几年的“数字敦煌”这一技术就是很好的展现,这一技術就是运用艺术与科技学科的知识。足不出户通过现代虚拟现实技术就可以领略到敦煌莫高窟的雄浑气势,使历史遗址得到宣传的同时,还可以保存历史遗迹的影像,其他博物馆也应该以此为例,积极将艺术与科技技术运用到文物保护这一工作中来,保护文物的同时为艺术与科技专业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

三、结束语

艺术与科技技术学科的设立使艺术与科技两个单独的学科进行融合,通过现代的科技水平可以使艺术作品得到更好的呈现,而艺术的渗透也是科技更有人情味,应加大艺术与科技学科的建设,积极培养艺术与科技学科的人才,将艺术与科技运用到生活当中[4]。

参考文献:

[1] 石自东.艺术与科技融合跨学科研究的审美思想和现实意义[J].现代职业教育,2019,000(010):40-43.

[2] 何广庆.试论“大类招生”背景下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以美术与设计专业素描教学为例[J].艺术科技,2019(8):192-193.

[3] 刘世文.当代艺术研究新维度:媒介艺术学建构何以可能?[J].艺术学界,2018(2):118-127.

[4] 郭美娜.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视角下的文化品牌研究——以华强方特文化品牌为例[J].艺术科技,2019(7):209-211.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