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觉联动教学,以创新启迪智慧
2019-09-10仇子木
仇子木
摘 要: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一般会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法完成实践活动,要用好这些方法,必须充分调动眼、耳、口、鼻、肢体等多种感觉器官积极参与,形成视觉感受、听觉体验、语言表达、情感抒发、运动觉表现、创造和联想探索等多元感官的联动。多元感官联动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选择简单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听觉、视觉、运动、语言、感觉等各个器官发生刺激。
关键词:音乐教学;多元感官联动;创新
谈到“美”这个字眼,我们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也可以从自然的角度。那么美的定义是什么?美的范围是什么?当然,我们也可以从艺术史的层面来谈,例如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的埃及产生了什么样美的艺术品,或者古代的中国、印度有什么样的美的雕像或书画。那如果不是从哲学切入,我认为有一个非常好的角度—从艺术切入。这个想法得益于鲁东大学艺术学院崔学荣教授做的一场题为《快乐审美多觉联动,启迪教育创新智慧》的报告,崔学荣教授在报告中提出了一个从艺术切入的对音乐审美的研究方法,进而可以将其完整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从多觉联动到创新教学,让我们聆听到了一场全新的音乐盛宴,也让我们在实践中领略音乐的风情和美妙。
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崔教授就是通过音乐的方式开展教学,老师指导我们用手势在表达“do、re、mi、fa、so、la、xi、do”,之后又通过律动和演唱的形式两手交替、两手同时展示,由老师先进行示范演唱。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出错,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实则是对同学们的多重考验。教授循序渐进的教会了我们最简单的手势来表达,锻炼了我们思维记忆力的同时也检验了我们瞬间记忆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在崔教授的引导下,用音乐教学的方式使我们逐步放松自我。紧接着,崔教授又带领我们完成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语言接龙游戏,加入了“土豆”这个平时生活中十分常见的食物作为一个元素,将同学们分成“土豆丝”、“土豆皮”、“土豆条”、“土豆块”四组,经过了单纯用嘴巴表达、手脚并用到最后加上笔和本等辅助物进行带有律动的语言接龙游戏,经过多番尝试与熟练,最后呈现出了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的效果,动用了视觉、听觉和动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带有趣味性的音乐教学。崔教授设置的这个环节给了我极大的触动与思考,一是游戏的整个过程可以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且将音乐节奏代入游戏中,与学生的身体身势相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的协调和记忆能力有十分大的借鉴意义;二是将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与游戏相结合进而很好的展现出来,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创新是在教学中反复强调的一个方面,如何使孩子们真正地享受课堂呢?或者是如何以创新启迪学生的智慧呢?通过崔教授的这场报告使我对教学中的创新方法与创造能力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同时我也相信这将为我今后的教学和实践积累宝贵的经验。崔教授用音乐性的教学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教学不能一成不变,没有变化和方法是万万行不通的,所以需要变化,这个变化我认为就是创新的过程。谈到教学需要变化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在我本科实习阶段,我为初二的同学讲解《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恐龙无处不有”一文,这是一篇说明文,第一次讲课时只是单纯的从文本出发一步步分析原因和说明方法,但我认为那节课的课堂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之后我总结经验后,在另一个班的教學中于讲课初始放了一小段关于恐龙的视频,我能明显感受到学生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这也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先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有利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然而在听了崔教授的报告后,我也在思考音乐对于学科教学的有益推动作用,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律动的游戏先唤醒学生的注意力,因为音乐是记忆性的,也是一门声音的艺术,它可以通过时间流动来体现,以审美感知和创意表达丰富教学内容。音乐性对学科教学的实践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从语文教学的角度,也要让学生先体悟后学习,教学要由浅入深。有了感官上的体验,也说明了教育方法不能枯燥,要有音乐情感的体验然后才能表达。崔教授在谈到一些民乐时,也提及了我们十分熟悉的文学作品—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它是古典民乐的代表作之一,由此我不禁想到语文教师在今后的讲授中可以结合崔教授的音乐教学法来与学生互动,作进一步阐释,这样自然是可以的。诗人讲到潮水,讲到月圆、花在开,谈到美丽的春天,描述自己的身体如何变成河流,婉转的流过开满花的土地,月光投射下来将整个世界染成银白色,这抹银白色中那单纯孤独的月亮照亮了人间。
人的思想需要相互碰撞,产生火花,这是多么美而令人感动的一件事。教学也是一个道理,要有教师和学生的思想碰撞,更多时候可以借助一个媒介—发挥通感、多觉联动,向美求善。这种美如果被教师拾到,那将是有益教学的开始,注重音乐的力量,更深层次的说,这是一种很鲜活的生命方式,给课堂的教学实践赋予了生命,使得它更加灵动。通过多觉联动教学,从最开始的感官享受到最后内心对美的追求,我们可能为黄昏下的一抹夕阳而热泪盈眶,为“海明月共潮生”的壮阔大气所震撼,为雨后路边从碎石里迸出的花草而动容。最后真正做到以创新启迪智慧,诉诸感性,由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进一步投射到对语文素养的审美化的熏陶与感受。而这一切的落脚点正如崔教授所言,教学要育人为本,回归生活,最终达到教育过程的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