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教育目的的简单分析

2019-09-10张烨

广告大观 2019年8期
关键词:转型发展教育

张烨

每一种教育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观念。正如费尔巴哈所言:“人本是一个依据教育目的而活动的东西,他没有一个目的,就什么事都做不出来。”教育作为人类的一项特殊活动,更有其内在的特定目的。

对于教育目的的差异,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观按视角不同,可分为个人本位目的观和社会本位目的观这两种形式。个人本位的目的观一般关心个人价值,关心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生活的完满幸福。自然和谐发展、健全的人格个性培养等往往是这种目的观所特别强调的。社会本位的目的观一般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个体社会化。公民、品德、政治品质往往是这种目的观所特别强调的。

同样是从个人需要或社会需要出发构建的教育目的观,他们之间在内容上还存在着很大差异,即在设计教育所造就的人的形象时,有的比较突出人的这些方面的发展,有的则强调人的另一方面的发展,有的则以人的整体综合发展作为教育目的。历史上所强调人的某些方面发展为内容的目的观是很多的。比如道德的目的观即是这样的一种。道德的目的是较普遍地被强调的目的,特别是在社会本位论者那里,道德更是被当做主要的教育目的。

不同的教育目的观从时间角度来分析,也存在很多差異。比如有的主要考虑眼前需要,有的则着眼于长远需要;有的关心为儿童未来生活作准备,有的则强调儿童眼前生活;有的认为教育目的中不包括时间,教育目的是永恒的,有的则认为教育目的应该注意适时性,强调教育目的的动态变化。

以上我们看到的这些教育目的间的种种差异,光从教育目的本身分析,很难判断众多的教育目的中到底哪个更合理更正确。实际上,由于每种教育目的观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是特定的人选择的结果,目的的背后必有其客观的和主观的制约因素。客观原因就是特定的社会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现实,也有其特定的发展趋向。社会的发展必然与人的发展联结在一起,就如同同一硬币的两面不可分离一样。因此,有什么样的社会发展,必然会对人的身心发展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教育作为塑造人的工作必定要反映和适应社会对人的这种需要。个人对教育目的的构建和选择不是任意的,而是受制于个人所持哲学观、社会政治观和教育价值观的,其中哲学观中的人性论对教育目的的构建影响最大。人性论决定着人们怎样分析人的本质,怎样分析人性,即怎样把握人;社会政治观决定着人们怎样看待社会,怎样分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对个人身心发展的要求。所以教育目的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个人选择的产物。

任何教育目的都是研究方法、研究立场和教育观念的反映和体现,终极者教育目的的危机即来自于支撑它的传统观念的停滞不前。新的思想、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到来还进一步引发教育内部自身的变革,对终极者教育目的直接提出质疑和挑战。至于转型为何种教育目的,首先必须对教育目的的转型自身的规范进行探讨,即新的教育目的观是沿着怎样的教育目的的规范推演出来的,从而确保转型后的教育目的能克服终极者教育目的的不足,体现社会、人性和教育自身的发展趋势。

首先,从方法论的视角认识教育目的的转型,运用方法论去构建新的教育目的的主体必须是站在教育立场上的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基于教育的特征和需要提出、论证新的教育目的观。在探究新的教育目的观的过程中,选择和运用具体的方法论应有意识地实现从简单性思维到复杂性思维、从静态性认识到动态认识的转型。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不是简单地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教育中的人与社会中的人既有人性的一致性倾向,又有各自的不同特征和追求,生命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整体。所以,教育不只是为社会人作准备,教育自身更有其自身的人之发展定位和职责。所以,从复杂性方法论认识教育目的转型,就必须关注人、教育和社会之间的自治、平等、共生关系,从而建构新型的教育目的观。从动态观的角度看,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目的既不能保留单一的、静止的终极目标,也不能是每个人自我教育目的的机械累加和罗列,而是形成一个连贯统一的整体。

教育目的转型还体现在对其自身的认识上,即如何定位教育目的,这是转型的标志。不然,转型后的教育目的还是会回归以往的教育目的观,只是外在表述不同而已,本质没有改变。教育目的不仅代表着教育活动中人的意图、目标,更应作为一种组织的要素推动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目的应从外在的追求回归教育活动自身,站在教育中人的内在性上反思自我;教育目的的规范对象不仅要面向学生,也应针对教育者,其规范定位指向是双重性的。

教育目的的定位转型是通过确定教育目的的标准规范来实现的,新的教育目的标准必须既符合教育活动的内在性特征,又尊重人之发展的基本要求。

以上我从教育目的的差异以及导致这种教育目的差异的因素、教育目的的转型三方面进行分析,简单讲述了我对教育目的的观点。实现全面发展教育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我们在教育这条道路上,需要更好地明确教育目的,更加深入地研讨教育活动,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浙江示范大学行知学院)

猜你喜欢

转型发展教育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图说创新发展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