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博物馆档案管理创新研究
2019-09-10熊鹃
熊鹃
[摘要]运用文献调研等方法,从区块链发展本质及其与博物馆档案管理内在逻辑关系出发,对区块链技术推动博物馆档案管理创新展开研究。研究认为,区块链技术推动博物馆档案管理创新的基本方案有创建分布式博物馆档案存储账本,应用非对称加密保护博物馆档案隐私与安全,达成交易和认定的智能合约等。区块链推动博物馆档案管理创新的基本策略有:变革传统理念,形成发展共识;健全政策法规,创新监管机制;加强技术保障,明确制度体系。
[关键词]博物馆档案管理区块链技术
博物馆档案信息的有效管理与利用,是博物馆建设发展的基础。做好博物馆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档案信息的管理,对于博物馆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基本实现数字化,并且取得阶段性建设成果,但仍然存在着诸如博物馆档案信息泄露与过度使用、认证繁琐等问题,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与研究。
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博物馆档案管理事业目前存在若干问题这一既定事实,本文试图结合当前全球范围内热门的应用管理技术——区块链技术,探讨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博物馆档案管理领域的内在逻辑关系、可行性方案与创新策略,进而为加强我国博物馆档案建设提供高效、可操作的应用手段,提高我国博物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一、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博物馆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基本进入数字化时代。相较于纸质版本的博物馆档案来说,这是一次质的飞跃。然而,在数字化档案发展的当下,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博物馆档案作为文物载体存在,本身具有一定的私密性,然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却加剧了博物馆档案信息的过度分享,导致了博物馆档案信息泄漏情况时有发生,博物馆档案信息来源渠道繁杂,信息收集不完整情况较为严重,加之缺乏共识机制而形成了一个庞杂纷繁的信息“线团”,认证困难。此外,诸如现有博物馆档案信息的认证方式繁琐,导致用户体验度差,抑制了博物館社交功能的有效发挥等问题也依然存在。
经过快速的迭代演进,如今的区块链技术3.0阶段已经形成“账本分布式加密、去中心化、去信任化、信息不可篡改性、匿名性、智能合约、时间戳”等特征,这些特征的存在恰好契合了解决上述问题的逻辑。
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性和信息不可篡改性特征,不仅可以实现由于过度分享导致的博物馆档案信息被侵权行为的有效“追踪”,而且可以做到基于加密功能后的博物馆档案隐私信息不被篡改。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方式、去中心化、自治性等特征,可以解决在传统博物馆档案信息筛选和认证过程中流程复杂、鉴定困难等问题,形成一种基于“地址”而非“个人身份”的共识机制。通过设置“时间戳”(Time Stamp)固化模块,构建智能认证服务程序,可将认证材料给定的一段信息写入区块链,盖上“时间戳”并确认写入的这段信息可被公开查询[1],提高博物馆档案存证信息的“智能认证”效率。区块链技术的去信任化、智能合约特征,可以实现博物馆档案信息的同步互验,保障不同信息可以自动化、程序化地安全流转,还可以轻松、便捷地查验不可篡改的档案信息。
如此看来,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博物馆档案信息管理与建设的若干问题。在此基础上,博物馆档案信息管理与建设的创新蓝图跃然纸上。
二、区块链推动博物馆档案管理的方案分析
区块链主要解决的是交易信任和安全问题。虽然博物馆档案信息的管理与金融、证券等行业相比存在着巨大的质量和结构上的差别,但区块链技术和博物馆档案管理之间的内在需求逻辑关系却高度契合,区块链技术对于推动博物馆档案管理必将产生积极作用。
1.创建分布式博物馆档案存储账本
现有数字化博物馆档案管理系统基本都是基于中心化网络,采用中心路由器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存储。所谓中心路由器,是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网络位置的链路。现有博物馆档案管理系统或平台均带有多个网络位置的链路。该链路特点就是“俱荣俱损”,当受到不明攻击时,整个系统是一个整体,所有存储的信息均会受到破坏。区块链自带的“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等特征使得系统不再是传统的依赖中心化网络,档案管理系统中的所有信息可以基于分布式存储在各个不同的节点上,每个节点都可以记录完整的数据信息。因为节点足够多,所以在遭到黑客攻击后,只会丢失被攻击的部分节点[2],其余节点的信息数据则会完好无损,这就避免了传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限性。
在博物馆系统内部,为了提高其档案信息的稳定性,增强不同部门人员的工作效率,可以在不同部门建立起同样的一本区块链分布式“账本”。该“账本”由于是每个节点记录相关信息,且各部门在“账本”中均可以见证任何一个节点的信息存储、交易、流转变化,相当于形成一种见证、监督机制,避免了数据信息被过度使用和非法使用。同时,在不同部门同事研究、查找查验过程中,基于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建立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效率,改善用户体验度。以博物馆藏品档案信息为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系统平台,可以完全共享给所有博物馆藏品研究人员以及利益相关者。
2.应用非对称加密保护博物馆档案隐私与安全
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博物馆档案的安全与加密。存储在区块链平台上的交易信息是公开透明的,但是账户身份信息是采用非对称的形式进行加密的。对称加密过程中加密解密采用的是同一套密码,所以黑客一旦攻陷了加密密码,那么解密密码随之便可获取。非对称加密为数据信息提供了一个非常安全的方法,它使用的是一对不对称的密钥,包括“公钥”和“私钥”。“公钥”可以发给任何请求人,但是“私钥”只能由一方安全保管,不能外泄。二者中的一个进行加密,那么解密就需要另外一个钥匙,从而保证了博物馆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3.达成交易和认定的智能合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研究人员对博物馆藏品档案信息的挖掘、研究与交流会越来越频繁,如何在其过程中继续保持各博物馆藏品档案信息不被过度使用,产权不被侵犯,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区块链智能合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区块链智能合约是一种特殊的协议,它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提供、验证、执行合约,是体现区块链“去中心化”这一特征的重要因素。与传统合约相比较,智能合约可以在完全不需要第三方存在的情况下由计算机程序代码自动生成,执行一种可追溯、不可逆转、安全自动化的交易过程[3]。
以不同国家馆际档案信息翻译为例,一方提出请求后,另外一方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此时,双方只需创建一份“智能合约”,在合约中设定具体服务事宜、要求细则等,“智能合约”一旦启动便会自动执行合约内容,无需双方建立任何信任关系。如果出现违约,“智能合约”能够自动规避违约方造成的另一方损失。
三、区块链推动博物馆档案管理创新的策略
1.变革传统理念,形成发展共识
作为互联网技术革命的最前沿,区块链正以其巨大的优势迅速占领商业经济与生产管理等自由市场,然而在政府管理与社会治理层面的应用还处于艰难探索阶段。理念与共识是推动行为产生的动力。应用区块链技术,需要我们变革现有管理理念,形成发展共识。
作为一种新兴技术,首先应该为其营造出包容、开放的发展环境,形成变革理念。任何一次社会重大变革,都是在打破传统的基础上迎接新生,然而每次的迎接新生又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全社会要变革,要发展,就需要形成兼容并包的社会心态,形成勇于尝试的变革理念,我们需要勇于尝试新技术,形成新的发展共识。2016年12月,贵阳市在全国首先发布《贵阳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白皮书,分阶段在政务、民生、商务等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推进政府治理[4]。该白皮书的发布,为区块链逐渐应用到我国政府治理与社会公益管理中来开了一道先河,更是为我国博物馆档案管理创新营造出一种新的技术理念和发展共识。
2.健全政策法规,创新监管机制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特征实际上是弱化政府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核心支配地位,这就对政府权威性构成了挑战与冲击。现行的政策法规也都是基于传统社会体制运行的,在缺失核心管理机构的区块链背景下,容易导致社会责任模糊,监管缺失。
因此,我们需要理顺区块链技术和现行法律之间的要求,结合区块链技术的特征,对照法律法规体系的法理规范,对现行法律法规展开适时修订,形成支持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
考虑到应用区块链技术后导致的社会治理责任模糊、监管缺失,可以构建多主体共同监管的机制,明确监管各方构成,明确监管主体的责任划分,明确各方监管工作的基本准则,从而提高监管效率,保障社会治理平稳有序。
3.加强技术保障,明确制度体系
在全社会形成新理念、新共识,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与监管机制的同时,加强区块链核心技术的保障,不断完善与升级公有链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政府层面应用区块链治理社会的基本制度体系,成为区块链技术真正落实的重中之重。在区块链全球发展如火如荼的热潮下,政府需要不断增强区块链技术的本土化建设,加强对于区块链公有链核心技术的攻关,构建一套基于我国国情的技术流程和技术标准。
2016年10月,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由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编写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问世,该白皮书就区块链的现实发展情况、应用领域、技术路线、标准化建设等作出了详細的描述和指导。但是,在实际应用的不同领域,依然是缺乏详细的专门的制度体系。比如,博物馆档案信息管理领域,暂无相关详细的、专门的制度细则、制度要求等。因此,政府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不同应用领域的具体要求、制度规范。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张倩.构建高校学生档案区块链征信管理平台的探究[J].档案与建设,2019(03):25-28.
[2]孙小龙,查建芳.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构成形态、舆论极化与引导机制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7(1):58-64.
[3]张倩.区块链技术对高校档案信息管理方式创新的可行性探究[J].档案与建设,2017(12):21-24.
[4]戚学祥.区块链技术在政府数据治理中的应用:优势、挑战与对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0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