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中学习
2019-09-10秦艳琼
秦艳琼
自然缺失
不容忽视的危机
现今交通便利、科技发达,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在每个家庭都普及,这一代的儿童从小就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比起几十年前的孩子,他们甚至不知道有些食物要等一年才能吃到——因为一切生活用品都随时、随地可得。他们可以去往更多、更远的地方,但他们未必体会过翻过一座山、蹚过一条河去看望亲朋好友时的心情,也很少留意不同地方的植物有什么特点,四季的云和天空有什么不一样。不,他们可能根本就不愿意出门,毕竟外面有骄阳、寒风,有容易让他们过敏的花粉甚至空气,如果不得不外出,那一定是为了“重要的事”,比如上补习班、去游乐场。实际上他们更愿意待在家里,从电子设备中了解世界、学习知识、获得愉悦。
正因为长期处于室内,青少年近视、易过敏、肥胖的概率越来越高,且发病年龄越来越低。比起这些显性的症状,孩子们还在慢慢失去很多:灵敏的嗅覺、灵巧的动作、肢体协调能力、对环境的观察能力和适应能力、危险感知能力、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对生活的真挚热爱,还有同理心、自信心、团队协作能力、沟通技巧……
当然,也有人早就意识到智能时代带给人类的危机。坊间曾有传闻,在第一台平板电脑iPad面世时,有记者采访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你的孩子们一定很喜欢iPad吧?”意外的是,他的孩子们居然还没有用过,因为“我们限制孩子在家使用电子产品”。笔者特地多方求证,原来确有此事。人与机器的互动,看起来是人类主动从电子工具中获得愉悦体验,实际上这又何尝不是巴甫洛夫和他的实验小狗:机器通过工具诱导人类持续与之互动——机器才是那个控制者,而人类早已在不知不觉间被机器驯化。
关在“智能的牢笼”中久了,我们很难体会一棵小草从发芽到茂盛的不易,无法理解雨水对人类乃至整个地球的重要性。我们很少会惊讶,更可怕的是懒于思考。而思考,才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的原因,亦是人类生存之本。
以上种种,被美国儿童权益作家理查德·洛夫(Richard Louv)总结为“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 NDD)”。他在2005年出版的著作《林间最后的小孩》(Last Child in the Woods)中首次提出这个词,用来描述现代社会儿童与大自然关系断裂的现象及其产生的消极后果。他列举了多项研究成果,试图告诉读者,儿童及青少年中越来越常见的肥胖症、注意力缺陷、抑郁症、暴躁易怒等,都与“自然缺失症”有很大关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了大自然与人类身心健康的密切关系。2019年6月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的一篇文章表明:每周在自然环境中待上至少120分钟与良好的身心健康相关(Spending at least 120 minutes a week in nature is associated with 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这项研究由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领导开展,英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R)资助。研究数据来自英格兰自然环境参与监测调查机构(Monitor of Engagement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survey),这是关于人们与自然接触的规模最大的研究之一。英国的19,806名成年人参加了调查,并反馈了他们在过去七天中接触大自然的时长和频率,包括前往城市公园、绿地、郊外山野和海滩等,自己家中的花园或度假住在酒店的景观房则不计入内。同时,受试者也报告了他们的健康状况和幸福感。在调整了他们的居住环境和其他个人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与一周内从未接触过大自然的人相比,每周在大自然中度过超过120分钟的人群,健康状况良好的概率高出约60%,具有高度幸福感的可能性也提升了近25%。相比之下,接触了大自然但一周总时长不足两小时的人群,则没有明显的改善。这种关联独立于被试生活环境周围的绿色空间大小,但是可见于各个年龄层次的被试中,包括存在长期健康问题的被试,这可能意味着这种关联并不是简单地因为较健康的人更经常地亲近大自然。
自然教育
已经开始的课题
正如《纽约时报》对《林间最后的小孩》的评论:每一位父母都应该阅读这本书,但同样重要的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内心深处认可,并且将每一个学生带到自然中。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自然教育组织在世界各地出现,以带领孩子回归自然为己任,号召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校教师参与进来,激活自己关于自然的美好体验,以身作则,带着孩子去野外,修复他们跟大自然之间的链接,并学会去保护它。
在更早之前,北欧就已经出现了森林幼儿园、生态幼儿园、自然学校、森林学校,引导孩子们利用那些在森林或者田野中能找到的东西来玩耍。只有在天气特别恶劣的情况下,森林幼儿园的孩子们才会在森林木屋里吃早饭、讲故事、画画或者做手工。而且已有的实践证明:大部分森林幼儿园的儿童在进入小学后,在阅读、写作、数学和社交方面都会提高得很快,这些孩子通常也更自信、更外向。
就国际上来说,幼儿园已经把园所自然环境的创设和自然体验活动作为幼儿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管是城市还是乡镇,都要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绿色环境,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自然中获得发展。
在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自然,逐渐懂得热爱、尊重和保护自然”。很多理念先进的城市幼儿园在改造园所环境、建设分园时,越来越多地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环境的丰富性、生动性、趣味性和本身的原始况味,并将其融入儿童一日生活中,使其成为孩子们乐此不疲的“自然游戏场”,比如建造一个坡度适宜的草坡、留出一条“小河”、打造一条“感官小路”、种植多样化的植物等。同样,重视让孩子在自然中成长的家长们,除了尽可能地在周末和节假日带孩子去户外玩耍,在选择园校时,也会特别重视其自然环境。
与此同时,也有人提出,如果没有好的自然环境,比如丰富的物种、开阔的空间,教师自身也缺乏一定的植物知识,幼儿园能否开展自然教育?通过视频手段,让孩子观看自然风景和动植物,同样也可以让幼儿获得关于自然的经验和知识,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尊重和好奇心,这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自然教育?
在体验中学习
幼儿园如何开展自然教育
真正的自然教育必须在户外,让儿童通过具体的行动和感官获取信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试想一下,同样是在一根倒着的横木上成功站稳,如果是观看视频或者玩电脑游戏,孩子需要做什么?只是想象或者点击鼠标。但如果在真正的自然中,孩子需要用到视觉、听觉、触觉、肢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等等,还需要评估危险并尽可能地保护自己。而当成功站到上面,抬头看看周围,微风拂面、鸟儿叽喳,自己仿佛是这片小天地的国王,那种感觉更是视频或模拟游戏无法给予的。
所谓自然教育,就是带着孩子去触摸、观察、发现、探索、体验……这是多重感官对于世间万物的奇妙感受,更是孩子内心与自然世界的连接和对话。哪怕不认识花和树的名字也没有关系,在与自己、与他人、与周围环境打交道的过程中,人类的感知觉变得更敏感,能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周围的一切,建立起人类与社会、物质环境的平衡。
自然教育的目的,从来不是教授物种知识,让孩子认识很多植物、动物,乃至知道它们的特点和习性,而是让他们在真实的自然中观察、体验、分析、思考和创造,去发现生命的珍贵和美好,体会自然界不同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对世界万物有发自内心的关怀,能用联系、发展、系统的眼光看待一切,形成豁达的人生态度。
由东方娃娃自然教育研究中心、《保育与教育》编辑部主办的“自然游戏力”工作坊中,绿狐老师说:自然教育正是在探索这样一种“有吸引力的方式”——通过让孩子或者家长一起参与到戏剧、游戏、音乐演奏、种植、饲养等活动中来,体验自然的魅力,自发地产生对自然喜爱和好奇,甚至延伸至今后的各个领域,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和感兴趣的东西,才能建立与自然乃至世界的联结,形成属于自己的生态观、世界观。
學员们蒙上眼睛,排队成为一只“毛毛虫”,在安全引导员的辅助下走过一条“感官小路”。关闭视觉后,平时匆匆走过的路变得格外有趣。草地、石头路、橡胶操场、木板地在脚下的触感非常不同,有些路段还散发着独特的味道,坡路和平地上行走时需要用不同的方式保持平衡……
只靠触觉去感受一粒果实,这种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让人对这粒果实或这个物种有了一种亲密的关系,从此他与自然建立了情感联结。这样的联结会激发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他愿意继续去接触大自然和进入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