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价值观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2019-09-10欧阳点雅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8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欧阳点雅

【摘要】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初中历史教学更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自主探究能力,并能够客观的看待历史事件,从历史知识中汲取智慧指导自身未来的发展。在历史新价值观的引导下,教师要革新原有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形式。本文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实践新价值观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新价值观 初中历史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8-068-010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需要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才能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历史学科素养成为初中历史教学关注的重点,如何实现历史的人文本质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不仅能够具备历史探究的思维和能力,还能够提升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

一、革新传统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传统的历史教学教学模式相对固定,局限于你教我学的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需求,长此以往,容易错过学生探究能力与思维能力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历史教学中发现,学生更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很难使思辨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因此,历史教师要革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新价值观指导下进行角色转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为目标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才能实现历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性问题和教学情境创设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启发,使学生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在知识探究过程中体验到乐趣与成就感。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讲述《大禹治水》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提出启发性问题:你知道嫦娥和禹是我国哪个朝代的人物么?世袭制在我国历经了多少年呢?朝代更替的原因是什么?商朝为什么会历经好几次迁都?你怎样看待西周的分封制?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和热烈讨论,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在进行启发的过程中,对于开放性的问题历史教师不要设定答案,鼓励学生能够多角度的对问题进行分析。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课堂,教师可以借助的工具只有课本板书,由于历史事件发生久远,学生很难产生真实的画面感,不仅会造成课堂效率低下,还会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多媒体具有多样性与直观生动的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初中课堂得到了普及,历史教师可以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广泛搜集资料,并借助于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影视剧片段,最大程度上还原历史真实场景,使学生能够深入到历史情境中去思考问题,汲取智慧。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宋元时期的科学发明和文学艺术作品,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帖》、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使学生更直观的欣赏这些经典艺术文化作品,还可以给学生放映央视《国宝档案》的相关内容介绍,使学生能感受文化的魅力并热爱中华文化,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探究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某个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活跃班级氛围,并使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有更全面的认识。

三、深化历史教学内涵,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情感价值观

历史不仅是对过往事件的记录,更蕴藏着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宝贵的智慧和经验,值得现代人挖掘和学习。传统的历史教学一般停留在表层,很难挖掘到更深层次的内容,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历史教师要依据教材深层次进行内容挖掘,并多方面搜集资料进行知识补充,使学生能够建立历史全局观,从历史知识中汲取做人做事的智慧,建立正确的历史情感价值观和人文素养,指导自己未来的发展。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明清的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清朝统治者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给清朝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能够吸取怎样的教训?结合改革开放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你能总结出什么样的历史发展规律?现代人要如何对待西方文化?”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挖掘可以深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使中学生能够在植根中华文化的基础上,以开放的胸怀和理智的态度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与文明,提升民族自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祖国更加强大。

四、以时间和史料为依据,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历史学习要以客观史实为依据,才能形成理性的感悟,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初中生的辨别能力和人生经历有限,在进行历史事件分析的时候容易带着个人情感和认知习惯,容易以偏概全或者人云亦云。因此,历史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思维出发,对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方法指导,使学生能够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客观规律的角度上对问题进行准确的判断,提升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历史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法和课后知识检索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培养。思维导图可以以时间为轴线,也可以以事件为中心进行发散,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客观思考;课后知识检索可以通过教师给定任务的形式使学生有目的的进行探究,并最终进行思考与反馈。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价值观的指导下,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革新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能够得到进一步深化,建立民族责任感与自豪感。

[ 参  考  文  献 ]

[1]韩运博.历史教育新价值观下的初中历史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No.634(14):42-42.

[2]王建东.新课程标准视野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研究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14):81-82.

[3]馬德全.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J].考试周刊,2017(95):130-130.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