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需要的是全能记者

2019-09-10王国彬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

王国彬

摘要:从“互联网+"到媒体融合,再到全媒体时代,传播方式不断升级,各媒体之间不断融合发展,对新媒体记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新闻记者应在不断创新中完成转型,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要求,成为一名全媒体时代的全能记者。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记者转型;全能记者

一、全媒体特征

全媒体是媒体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形式多样的电子设备传播着不计其数的碎片化信息,为大家提供了所有想要的信息。

当下是一个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陆续出现,并在客户中迅速推广,已成为百姓日常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逐渐取代报纸、电视在百姓生活中的位置。还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无论哪里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形式迅速扩散,新闻的时效性、内容的丰富性尉专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全媒体不是简单地将其所有的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终端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彻底的融合,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将新闻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传播,满足用户视觉、听觉的需要,带给他们更快捷、更互动、更时尚的全新体验。要有网络的广度、报纸的深度、手机的速度、电视的角度,全媒体时代需要的是能适应全媒体特质的全能记者。

新媒体记者最基本也是初步技能是文字采访、写作,出镜采访,摄影、编辑制作。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新闻的传播方式不断在创新,对新媒体的记者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新媒体一词逐步被“全媒体”所代替,这对从事记者的人来说,需要掌握的技能也在不断增多。

现如今,全媒体记者要有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创意视频、神曲、动新闻、无人机航拍、VR全景视频、图片视频化、短视频、竖幅视频、一图读懂、长卷、漫画、地图新闻、大数据新闻、新闻游戏、H5、直播、音频、人工智能新闻。

从中不难看出,作为一名全媒体记者需要时刻走在时代的前沿,不仅能够较快地接受新技术、新事物,还要有创新精神,掌握别人不掌握的技术,引领媒体的发展方向。

全媒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音像、电影、网络等,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

作为衡量报纸、电视、电台办得好坏标准的发行量、收视率和收听率转化为新闻要“可读、可听、可看、可互动、可分享、可体验”,从以往的我们发布什么样的产品,读者、观众、听众就要接受什么的产品时代,转为客户需要什么樣的产品,在不违背新闻规律的前提下,媒体就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

二、身在兵位、思在帅谋

全媒体时代的全能记者要具备突_有不同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并能适应多种全媒体岗位。作为一名全能记者,要具备以下能力和素养。

(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能把关、把好关的能力

较高的政治素质,是一名全能记者、一名新闻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时下,网络技术发达,任何-条网络新闻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扩散,造成的影响无法估量。记者是新闻的生产者,也是第一把关者,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正能量,坚持正确的新闻方向,始终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

(二)要有创新精神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全媒体记者,时刻都在接触最新鲜的事物,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媒体发展的速度,就要时刻学习,从H5到快闪,从短视频到VR,这就需要全媒体记者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并形成自己的多元知识结构。要成为·名“杂家”,还要成为一名专家,样样通、样样精。

同时还要有举一返三的能力,就是一个新闻题材,要写3篇不同的稿子,以一个演出现场为例,在现场时,要以最快的速度写一篇百字左右的短消息,将整个活动介绍一下,迅速发到微博、客户端上。在报道结束后,要第一时间写一篇不超500字的微信稿件,同时还要配上视频、图片。最后写一篇综合消息,留给报纸用,同时将微信制作一个二维码,读者可扫描二维码,从网上获知与该新闻相关的更多信息。

(三)要有策划能力

全媒体记者在采访中不仅要能采、写,还要能编、能讲、会播。最重要的是还要具备一定的新闻策划能力,这样有助于对新闻资源的合理利用,经过进一步策划,做出一些有影响、叫得住的新闻报道。这样就可以从多个角度挖掘出其附加值,这是新闻策划能力强的一个重要体现。对于全媒体记者来说,这并不是一项轻而易举的工作,需要多年的工作积累,是日积月累形成的能力。

全媒体战略下,传统报纸记者要掌握摄影、摄像、录音、采编、剪辑等技巧,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从单纯的报纸记者向电视台主持人、出镜记者、网络写手等多媒体角色转变。

猜你喜欢

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时代学术出版转型与图书馆的责任
全媒体时代早间电视新闻栏目的困境与突围
全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浅析研究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全媒体时代新旧媒体间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