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提高党报新媒体公信力
2019-09-10马成涛
马成涛
摘要:公信力是媒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公信力,媒体就没有真正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党报十分重视公信力建设,努力擦亮信誉“金字招牌”。党报新媒体是党报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公信力建设方面,党报新媒体不能有丝毫放松,要把公信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关键词:公信力;党报;新媒体
一、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从业人员素养
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办网。建设党报新媒体,要坚持贯彻这一办报方针。党报新媒体要注重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党报新媒体能否提高公信力,关键靠人。时下,党报新媒体建设如火如荼,急需视频编辑、动漫制作、程序员等各类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党报仍需保持定力,把好进口关,引进政治素质硬、业务素质高的新媒体人才。对于已经引进的人才,要加强培训,提升职业素养,培养“采、拍、摄、编、播”全能型编辑记者,确保人才“引得进来、留得下来”。
党报新媒体从业人员要践行“四力”,讲好新时代故事。“脚力”是增强媒体公信力的基础。党报新媒体打造新媒体产品,不能闭门造车,不能随便从网络上整理一点资料就了事,而要到基层去,实地撷取最鲜活的新闻素材,做到“脚上有泥”“眼力”是增强媒体公信力的“源泉”。新媒体从业人员到现场采访,要有一双发现真相的眼睛,探求新闻事件的真相,不能被表象迷惑,做到“心中有光”。“脑力”是增强媒体公信力的关键。新媒体从业人员要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做好策划,打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产品,传递正能量,奏响好声音。舆论监督是党报新媒棘可缺少的内容,在做舆论监督时,新媒体记者要多动脑,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件的各个方面,做到“脑中有数”。“笔力”是增强媒体公信力的载体。新媒体记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老百姓熟悉的语言,创作有思想、有温度的作品,做到“笔下有情”。
二、新媒体语境下用活语言,
杜绝“高级黑”“低级红”
媒体的公信力渗透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可谓“下笔千钧”。党报新媒体要有传播意识,要明确目标受众,运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准、用好、用活语言,做好内容建设。
新媒体语境下,要用好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能不能用?党报新媒体不仅要用,而且要用好。用好网络语言,有助于拉近媒体和目标受众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党媒广泛使用了 “给力”“超燃”等网络语言,让作品具有时代感,增强了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少党媒巧用网络语言,麵受众心理,以小见大,鼓舞人心,成风化人,凝心聚力,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党擴媒体要强化党报的社会责任,不能一味迎合网友,使用充满负能量的网言网语。一小部分新媒体为了赚取眼球,追求蝇头小利,不加选择地使用网络低俗语言,不仅起不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还破坏了媒体的公信力,从长远来看更降低了媒体的影响力。
提高媒体的公信力,要杜绝“高级黑”“低级红”。要坚持党媒姓党,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举措更好地传播出去,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然而,一些新媒体报道却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举措简单化、庸俗化。例如,个别媒体策划新闻,摆拍图片,内容违反常理,不仅透支了媒体的公信力,也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三、创新报道形式,把握“时、度、效”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目标受众习惯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观看媒体报道。党报新媒体如果只使用文字的表达形式,那么,即使文风再活泼,也难以有立体的传播效果。而新媒体如果在文字表达的同时,加入图片、视频等内容,“有图有视频有真相”,将大大增加报道的可信性,进而增强媒体的公信力、引导力。
党报新媒体要创新报道形式,探索新闻规律和传播规律,积极使用新技术、新设备,丰富表达方式,实现与用户的深度连接。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安徽日报新媒体探索出文字、图片、短视频、H5、动漫、Vlog、微访谈、VR (虚拟现实技术)、航拍等多种报道方式,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党报新媒体要把握“时、度、效”,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一大优势就是快。党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能够第一时间发布突发事件等重大新闻。然而,个别新媒体仅仅追求“时”,一味求快,却忽视了“度”和“效”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党报新媒体要把握好报道的分寸,既要掌握话语权,及时发布,权威发声,做到关键时刻不失语,也要准确报道,掌握报道的尺度。个别新媒体为了点击率,过分夸大报道,甚至制造假新闻,严重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党报新媒体还要在“效”上下功夫,要增强“四个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把握全局,引领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
四、健全审核机制,把好采访关、编辑关
党报在审核机制方面有着成熟的运行机制。一般情况下,党报新闻呈现到纸面上,要经历记者采写、编辑改稿、编前会审核、文字校对、出版签发等多个环节。然而,党报新媒体的编发却显得“随意”。笔者调研发现,不少党报新媒体平台的编辑可以直接发稿,不经过任何审核。在零审核机制下,一些新媒体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报道错误,例如,有的报道粗制滥造,错别字成堆,有的报道片面、失真,造成社会恐慌,还有的报道出现导向错误,破坏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上述情况的出现,势必会影响媒体的公信力。
党报新媒体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身公信力。为此,党报新媒体要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从源头上避免导向错误等重大差错。记者要把好采访关,要践行“四力”,深入基层,获取一手资料,确保新闻来源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记者还要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打造有感染力的新闻作品。有些记者习惯从网上抄抄编编,道听途说,甚至制造虚假报道,极大损害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严肃性。编辑要把好编辑关,不能过度剪辑,歪曲事实,片面报道。对于违反常理的新闻报道,要及时跟记者梭实,切实把好新闻出口关。
党报新媒体要创新运营机制,建章立制,建立记者——编辑——部门负责人——报社负责人等多级审梭机制。当然,新媒体有其特殊性,要把握时效性。党报新媒体可以灵活调整审核层级。比如,对于普通稿件,党报新媒体可以适当减少审核层级,新媒体编辑与编辑之间可以互相校对,力求避免错别字等细微差错,而对于突发事件等重大新闻,要严格执行多级审核机制,避免报道出现导向问题。
五、结语
總之,党报新媒体要壮大主流舆论阵地,必须提高公信力。党报新媒体要扛起责任和担当,提高媒体公信力,提升舆论引导力,取信于民,凝心聚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