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的角色定位
2019-09-10赵勇
赵勇
摘要:笔者以实际工作经验为切入点,在分析报纸编辑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对如何实现其转型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对推进各顶工作的优化落实有所后示。
关键词:新媒体;报纸编辑;角色定位;优化改革
一、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新特点
(一)信息传播速度得到了极大提升。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进一步降低了信息的传播成本,更使其打破了空间和地域的限制。现如今,各类信息媒体正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完成信息的推广传播,且已经表现出了媒体融合的发展新趋势。那么作为报纸媒体,如果可以利用好这一特点便可以进一步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时效性,之后再“抢占先机”便能够赢得读者的关注。
(二)信息传播形式日渐多样化。得益于相关技术的应用实践,信息传播形式也在日渐丰富。像如微博、微信、知乎、贴吧以及“今日头条”等社交资讯类媒体已经得到了公众的广泛支持与喜爱,民众能够依托这类软件或技术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见解。对报纸媒体来说,这方面变化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再继续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最终将会被市场抛弃。
(三)受众的信息接收能力显著提升。对公众来说,蓬勃发展的新兴媒体平台为他们获取信息创造了新渠道,他们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浏览平台运营商提供的具有个性化的信息资讯,而这种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方式则与他们的生活节奏实现了巧妙融合,这便是自媒体平台关注度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对报纸媒体来说,这方面的变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果能够在保证内容权威性的基础上尝试用这种方式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交流,自然会重新得到他们的支持与认可。而其中的关键则在于工作理念及工作模式的创新,要杜绝一味的“照搬照抄”,要走出自己的特色。
二、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的角色定位分析
(一)在“被动把关”的基础上强化“主动策划”
新时期,报纸媒体所能够传递给公众的信息正在不断变化,基于其对信息获取要求不断提高的现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的覆盖范围及覆盖面,并在把控好信息质量的基础上创新新闻信息资讯的报道形式。因此,需要提高对报纸编辑工作的重视程度,应当在引导其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推动上其角色转型,强化其“主动服务”属性。单位主体应当通过相应的培训活动教给其高效的工作方法,引导其掌握把控各个方面的动向,并从已知的新闻事件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内涵。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完成编辑工作
新媒体时代,报纸媒体想要再保瓶去的行业地位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国内新闻传媒行业已经进入了“百花齐放”的新时代,正在向着以公众为主导的“买方市场”过渡。面对宏观环节的变化,报纸编辑人员需要进一步革新工作思路,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研究他们的心理、分析他们究竟对什么样的内容感兴趣,之后再全方位地了解、分析他们的需求,并选择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方端成新闻事件的报道,就可以再次掌握日渐流失的行业地位。新媒体平台的传播速度快,但因为内容缺少验证、把控,所以时常会闹出很多“乌龙”,而报纸媒体在内容上则拥有新媒体难以比拟的优越性,这是实现自身转型发展必须要依仗的优势。面对未知的工作形势,报纸编辑要学会借助“外力”来提高工作效率,拓展新闻资讯的获取渠道,以微博为例,实时更新的热点资讯便给编辑人员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此外,如果能够利用微博的形式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交流,也可以指导我们进一步调整采编工作的重点,从而真正做到“倾听民声、反映民意”。
(三)加强深度报道,整合稿件效应
传媒行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为了“抢人”,谁能够赢得公众的支持与认可,谁就能够获取本行业内的优势主导资源并实现转型发展。虽说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关注度正在逐渐走下坡,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报纸、广播以及电视媒体也并不是毫无优势可言,因此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大可不必、过分惶恐。作为报纸媒体,想要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就必须要走出属于自己的差异化竞争战略,要在坚持“内容为主”原则的基础上给他们提供有特色、有针对性、有内涵的新闻资讯服务。新时期,再沿用过去“以抢独家新闻”为主的采编工作思路必须要克服层层阻力,而报纸媒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很多方面我们无法与新媒体竞争,因此应当将工作重心放到深度报道上,即通过对稿件的整合挖掘出新闻事件潜藏的更深层次的含义、社会价值观念,再对其进行提炼、放大并运用读者乐于接受的稿件编排方式将其传递给读者,就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期间,要尽可能减少报道“同质化”的现象,要给读者不一样的体验,他们才会愿意支持。
日常工作中,编辑人员在报纸新闻栏目整体采编流程中扮演的角色一定要划分清楚,要给编辑一定的自主权,1¾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获取新闻资讯,对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之后还需要在版面上强化与读者的互动,采用“读者热线投稿”“新闻发言”等多种形式帮助读者参与到新闻事件的报道之中,以谋求更加显著的传播成效。
(四)丰富编辑方式,革新版面的编排手段
基于公众日渐多样化的新闻资讯获取需求,报纸编辑必须要重视版面设计以及编辑方式的优化创新,要通过这方面的改革带给公众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内容是新闻稿件的精髓,但其实外部的形式美也不应忽略,两者结合才能够打开新局面。以专题人物的报道为例,如果只是在一味地堆砌报道人物的生平细节或者说在相关领域内取得的成绩,那么所有读者都会感觉枯燥乏味,因此需要借助于细节进行填充,至少要形成一篇完整的采访稿并配合相应的人物图片,以吸引读者的关注。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在图片的后期处理以及标题的拟定上下功夫,相關细节都需要尽可能满足读者的欣赏需求,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新媒体背景下提高报纸编辑专业素养的具体策略
(一)树立创新思维,完成自我转变
“新媒体时代”代表的既是技术方面
的发展变革,又是思维层面的突破,因此需要报纸编辑树立起创新思维并进一步完成自我转变。日常工作中,编辑人员需要转变工作思路,尝试从全新的角度出发审视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内容,之后还需要不断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交流,为他们打造一个表达意见或诉求的渠道。以此为基础,编辑人员还需要重视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学习,不断提高编辑水准,丰富新闻稿件的内涵。
总体来说,新时代的报纸编辑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要尊重新闻传播中大众的主导地位,明确自身新闻传播引导者的定位,尝试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下的工作方式进行创新。要深入一线,准确了解群众的需求。将受众所关注的焦点事件用一种更加新颖的方式展示出来,拉近新闻报道与观众的距离。笔者认为,任何技能或理论的学习都应当以这一环节的改革为起点,我们需要在转变工作理念、思维的基础上并以完成常规编辑工作任务为起点实现编辑职业能力的提升,以确保所学习的新技能、新理念能够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
(二)提高创新及整合能力
报纸编辑的创新整合追求并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关注的是各类要素整合后产生的集约效应。笔者认为,这方面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内容、形式以及传播放等方面:
1.突出编辑工作的创新性,即在新闻编辑中突出时代特色,新科技、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方法。
2.开拓数字化的媒体平台,扩大受众面。现阶段,传统意义上的“纸媒”已无法满足受众需要,而数字化的阅读方式则受到了受众的推崇。因此出版编辑也应当提高认识,正视这方面变化的影响,利用好自媒体平台的优势。
3.传播方式的创新,具体应包括但不限于发现、鉴赏和执行三部分内容,重点工作内容包括发现选题、捜集加工素材并完成编辑工作计划的罗列。
而“整合”则主要体现在内容及稿件来源渠道两个方面:前者需要编辑将不同历史时期、处在分散状态下的资源加以加工整合,让其能够以一种系统、立体化的方式展现在受众眼前。后者需要前方记者从庞大的数据群或是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中找出公众感兴趣的内容,并进行加工,以提高其整体效益。期间需要加强与编辑人员的沟通,以明确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工作方向。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下报纸编辑人员的角色定位已经成为了影响报纸媒体转型发展的关键,今后应对这类问题提高认识并推进各项工作的优化改革。作为报纸编辑,要不断提高对未知工作形势的正确认识,并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之后才能够创造出全新的工作局面。期间,报纸编辑要转变工作思路、革新工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