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2019-09-10何明仙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有效性小学数学

何明仙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为学生在今后高阶段学习打下基础的关键时期,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烈,愿意接纳新鲜事物,在课程的学习上,教育工作者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研究出了适合小学生数学教育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小学生在数学课程上的探究性和主动学习性上,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那么在小学阶段数学课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什么问题以及需要如何改进,是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有效性

引言: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做出了教育方式改革,新课改提出以来,学生成为了课堂主体,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究性过程中,教师利用了各种教学方法,一些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应用中取得了明显成果,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成为培养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数学学习过程中,如何做到有效学习,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避免,是所有数学教师值得探究的问题。

1、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学习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由于是集体商议的结果,成功了每个人都有成就感,失败了大家共同承担,这样可以打消很多学生的顾虑,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机会,扩大学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也给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空间。它既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又可以满足他们表现的需要。学生个体由于在小组中的努力会获得其他成员的认可,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参与教学的兴趣。久而久之,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便会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其中,想更好地展示自己,表现自己,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2、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1)分组学习流于形式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是不同的,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时,应当结合实际,一些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分组的方式是固定不变的,一个学习小组中,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同,在面对具体问题时也会使用不同的解决方式,一些教师一直使用同一组方式分组,小组成员之间已经互相熟悉,导致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一些对知识没有掌握的学生对已经掌握知识的学生形成依赖,对于问题的探究没有自主性,在探讨答案时,拿出其他学生探究过的答案进行总结,这样的分组方式对于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没有任何帮助,分组学习也成为了流于形式的存在。

(2)问题设计不合理,不重视合作学习

在课堂分组学习过程中,一些教师没有提前对教材进行挖掘,没有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在知识点讲解完成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时提出的问题不合理,在进行分组学习过程中,应当选择合理的,有价值的问题,对于数学课程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师应当启发学生独立自主探究,避免学生在获取过程中出现依赖性的弊端,对于数学过程中的难题,如果出现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在经讨论后,依旧得不到正确答案,这样的问题也是不合理的,这样的小组学习,会使学生体会不到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是一种打击,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也会被消耗殆尽。

3、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

(1)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在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班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绝大多数学生多知识掌握的情况,分组人员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心里特征以及需要再进行提高的学习点,使小组成员整体水平差距不能过大,小组与小组之间综合水平差距缩小,在性格、心理、性别、学习基础上进行微调,使得小组与小组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以此建立一套科学的参考评价体系,在问题提出后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这是有效分组学习的首要条件。

其次,在小组成员的人数上,也应当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来说,小组成员的人数应该控制在4到6人范圍之内,这样的人数划分对空间和场地的要求不高,便于分组学习的开展,小组成员中应该包含“优”“中”“较差”等级的学生,使得学生各自在分组讨论中能更好的相互合作。

(2)分组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导学生的竞争性

分组教学内含的竞争机制,使得学生在不断流通的过程中,接受挑战,实现跨越,从而易形成生动活泼、互帮、互助、互赶的教学局面,形成多向互动的课堂教学局面,而且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这要求教师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在研究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之后,进行分组学习时,采用合理的科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互相讨论的方法,对问题的探究各自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方法,使学生在良性竞争中通过分组学习养成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以及对数学思维形成。

结束语:

分组学习作为小学数学课堂高效学习必要手段,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首先做到科学分组,再做到提出有意义的问题,除此之外,引导学生在分组讨论时构建和谐的氛围,营造轻松、民主的小组学习环境,在对于提高数学课堂小组有效学习过程中的帮助也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向晶.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J].赢未来,2018年第09期.

[2].曹勤勤.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读与写·中文刊,2017年第02期.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有效性小学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