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括文章:课堂绕不开的话题

2019-09-10邵海燕

教育·教学科研 2019年8期

邵海燕

语文教师大多有一个共同的体会:语文课第一课时教学时,总绕不开“概括文章内容”这个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掌握如何呢?很多课上,学生的表现令人堪忧。有的说不到重点,太罗嗦;有的过于简单,不完整;还有的开不了口,不会说;还有的即便会概括了,写下来可能已经走样了……笔者再读《新课标》,第二学段提出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三学段的要求更具体: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纵然有困难,教师也要想办法突破。笔者以《第一次抱母亲》教学为例,总结了三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策略。

三读课文,串联人物

很多叙事类文章,人物不止一个,串联人物,理清人物关系,知道每个人做了什么事情,这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大有帮助。

第一课时教学,读课文是重点,教学《第一次抱母亲》第一板块:三读课文,交流感受。具体做法是:一读:师范读课文,生画感受深的句子;二读:交流喜欢的句子,说自己的感受;三读:练读人物语言,体会不同的心情。

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有依据的,新课标第二学段阅读目标第五条提到: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本课语言描写最多,教师把人物语言集中在一起,指导朗读,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以及同一人物的心情变化。

经过此环节的学习,学生对三个人物形象(母亲、“我”、护士)有了初步认识,尤其是母亲和“我”是重点,但是,护士这个人物不容忽视,是故事发展的关键。弄清楚每个人物做了什么事情后,联系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不难了。可以这样概括:母亲生病住院,护士要换床单,我抱母亲,没想到母亲很轻。回憶往事,我很愧疚,决定再抱母亲。

提关键词,合并段意

除了串联人物,提关键词也是一个好办法。当然,不同的方法需要融合。

还是以《第一次抱母亲》为例,提取关键词除了人物做了什么事。第一段是故事的起因,可以概括为:母亲住医院,护士换床单,我抱母亲差点摔倒。第二段和第三段是故事的经过:我回忆往事。第四段和第五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果:我突发奇想再抱母亲。此文主要是表达母子亲情,那么,“我”心情的变化是关键,可以提取关键词:难过,愧疚。最后,母亲流泪,也可以加入。

融合事情和心情的关键词,再合并段意,可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母亲住医院,护士换床单,我抱母亲差点摔倒,很难过。回忆往事,我很愧疚。突发奇想再抱母亲,她流泪了。

叙事类的文章,概括时需要完整,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都要涉及。此外,还需要简洁,可有可无的文字要删除。概括完成后,一定要再多读几遍修改完善,做到既完整又简洁,还通顺。

问为什么,融合问答

概括叙事类文章的主要内容,除了串联人物和提关键词,还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抱母亲?因为母亲生病住院,护士要换床单。

护士为什么责怪我?因为我抱母亲用力过猛。

母亲为什么流泪?因为我突发奇想抱母亲入睡,妈妈感动了。

于是,把一问一答的话融合起来,就变成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母亲生病住院,护士要换床单,我抱母亲用力过猛,护士责怪我。我突发奇想抱母亲入睡,妈妈感动地流泪了。

当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答案并不唯一。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更要引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是怎么来的,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自己独立完成概括。刚开始,不能一气呵成,需要教师的帮助,只要方法对,加上多练习,久而久之,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就会熟能生巧,应对自如了。(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三种方法并不单一,融合起来的概括才是最佳)

概括起因时,理清人物之间做了什么事,提取关键词:我抱母亲用力过猛,护士责怪我。概括经过时,找心情转变的词:难过、愧疚。概括结果时,提取关键词:突发奇想、抱入睡。最后,再问为什么难过?为什么愧疚?没想到母亲这么轻,因此难过。回忆往事才愧疚。于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出来了:我抱母亲用力过猛,护士责怪我,没想到她这么轻,我很难过。回忆往事,我很愧疚,于是突发奇想抱母亲入睡。

备课时,笔者关注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一核心能力,让学生经历了学习过程,扎实引导,学生收获满满。

如何巩固所学呢?在第一课时的最后,设计一个小练笔,再来复习概括。

故事结尾提到“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她一定被这场景打动了。回到办公室,她会怎样向她同事说这件事呢?请拿出练习纸写一写。

考试中,总会有概括的题型出现,有时是概括段意,有时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了方法,就不难写出理想的答案。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报纸、网络、手机上每时每刻都有海量信息铺天盖地朝我们涌来,如何捕捉关键信息为我所用,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虽难,但是“有法可依”,我们可以尝试:三读课文,串联人物;提关键词,合并段意;问为什么,融合问答。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吴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