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游戏活动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2019-09-10林燕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游戏活动幼儿园

林燕

摘 要:幼儿阶段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提高语言教学活动的效果,营造出浓厚的语言氛围,激发幼儿运用语言表达意愿和情感的兴趣,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游戏化教学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活动

随着教育领域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幼儿的发展要求,单一、陈旧的教学活动也无法激发起幼儿的语言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发展规律创新语言教学活动。i,}游戏是幼儿都能接受的活动形式,能够创设出轻松、愉悦的环境,而且游戏化教学能够调动起幼儿的学习自主性,幼儿自愿参与到教学中,有利于幼儿语言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当前幼儿园语言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很多幼儿园教师在开展语言教学时缺乏正确的游戏理念,导致很多教学中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游戏程序化现象,使得幼儿语言游戏化教学效率也十分低下。

1.1幼儿教师缺乏正确的游戏理念

当前,很多幼儿园教师都是从师范院校或者各类职业院校出来的学生,他们大多接受的是一板一眼的专业教学,掌握的是各类正规化的教育理念,缺乏对于当前幼儿群体的清醒认识,更缺乏正确的游戏理念。体现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很多幼儿教师将游戏化教学视为课堂教学的调剂品,在游戏教学目标、内容和标准上缺乏科学的认识,导致很多幼儿园语言游戏化教学成了学生的游玩活动,失去了游戏化教学的本来目的。

1.2教学中游戏程式化现象严重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特征制定教学内容,组织幼儿开展不同环节的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前需要对甸个部分进行事无巨细的研究规划,从而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的不同状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课件。虽然这种  “备课式课堂教学”能够帮助教师制定下详细的教学课件,但是也违背了幼儿自由活泼的天性,失去了游戏化教学的趣味性。

二、利用游戏活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措施

1.构建良好的游戏化环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愿望

由于幼儿各方面发展的不成熟,很容易受到环境和氛围的影响,良好的游戏化环境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人到游戏中,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首先,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其次,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幼儿喜欢的玩具和植物,根据游戏内容在墙上粘贴图案,增强学习环境对幼儿的吸引力,从而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例如,在“什么动物吃什么”的语言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教室增加大自然的气息,在墙上粘贴上小鸭子、小鸡、小狗等小动物们的头像和相应的食物。接着,组织角色扮演的教学游戏,让幼儿带上小鸭子、小鸡和小狗的头饰假装敲门,教师带领其他幼儿跟“小动物们”问好,让扮演小动物的幼儿模仿小鸭子、小鸡和小狗的叫声,教师提问幼儿它们喜欢吃什么,以此来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最后,再用学唱儿歌的形式带领幼儿复习游戏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增强幼儿对语言教学的兴趣,并且学习到不同动物的叫声,了解他们爱吃的食物,学会控制语言的节奏,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在自主游戏中,教师要明确幼儿是游戏的主人,确保游戏拥有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愿望,满足其语言表达的内在需求。例如,在小班自主游戏“花园里的秘密”中,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但不对其游戏行为有过多干涉。期间,幼儿自由地对花园里的虫虫草草进行“我的神奇发现”活动。比如,乐乐拿着放大镜发现了大树周围有一群小蚂蚁,他开心地说:“哇,这里有好多蚂蚁宝宝。”琪琪拿着画板、画笔,发现了一朵黄色的小花,她高兴地说:“嘻嘻,我喜欢黄色的花花……”孩子们在宽松的游戏氛围中,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游戏,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

2.创新游戏教学理念,适当开展游戏化教学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3-6岁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通过游戏化教学来提高幼儿语言教学效率,有效降低语言教学难度,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中学会语言运用技巧。例如: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城里来了大恐龙》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翼龙、霸王龙、铁甲龙、梁龙的恐龙面具,认真准备与恐龙有关的图片、实物和教学情景,组织甸个幼儿带上恐龙面具来上台表演,将简单的恐龙游戏活动转化成绘声绘色的课堂讲述,从而能在游戏化的教学氛围中开展谈话活动和讲述活动,保证大班幼儿“勇于在众人面前讲话”“能根据恐龙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片线索猜测游戏情节的发展”“对听过的恐龙故事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能够在创新的游戏教学中深化语言领域的教学内容,提高大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3.结合实际设计游戏内容

幼儿园内有不同年龄的幼儿,每个阶段幼儿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不同,教师要正确区分幼儿的学习需求,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合理的游戏内容,才能够提高幼儿对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兴趣,增强语言教学的效果。例如,小班的幼儿刚刚进人幼儿园,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对一些教学内容都不太适应,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设计富有童趣的游戏活动,如森林开会、小动物做客等,让幼儿初步接触语言教学。中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基础语言知识,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使幼儿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能力,教师要帮助幼儿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例如,在中班“问路“的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讲故事的游戏活动,先为幼儿讲述鼠先生问路的故事,让幼儿学会运用礼貌用语,再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的问路经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幼儿说话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4.善于观察幼儿表现,充分利用游戏化资源

根据3-6岁幼儿的学习特征与发展指南,要求幼儿园语言教学必须从谈话与讲述、阅读与书写两个维度开展,要求幼儿教师学会利用游戏化资源,认真分解各个年龄段的语言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游戲化资源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阅读分析和书面表达能力。例如: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看谁说得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会运用游戏化资源来展现各种已经掌握的形容词,借助游戏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先出示一张“太阳”的图片,请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来描述什么是太阳,借助同样的方法,组织幼儿认真观察相应的图片,用学过的形容词来形容爷爷、猴子、桃子。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摸图片”游戏,引导幼儿认真观察所摸到的图片,并根据图片内容编写一句话,从而指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能够借助学过的语言来表达完整的一句话,有效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用游戏的形式开展幼儿语言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幼儿对语言教学的接受度,增强语言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幼儿对语言教学的兴趣。在开展游戏化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构建良好的语言环境,结合幼儿实际情况设计游戏内容,加强师生间的互动,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使幼儿获得综合、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段蓉.幼儿情绪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9,(6):85-88.

[2]吴鹏.利用游戏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实践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29):51.

[3]许志霞.STEAM+理念下,小班幼儿户外游戏中环境与材料的有效结合[J].读写算,2018,(14):46.

猜你喜欢

游戏活动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浅谈游戏活动与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
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浅议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来了男老师,你欢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