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
2019-09-10金海燕
金海燕
【摘 要】数感是一种无意识、存在于潜意识的内化数学知识体系,主要是指人对于数学内在规律的一般了解,而通常这种了解则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去解析相关复杂的问题,在小学低年级就培养学生的数感,对于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的数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小学低段学生的学习实际,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提出几点浅薄意见,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数感
其实就我本身而言,“数感”一词本身就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很难用言语来具体形容,但是,内在无比肯定其真实性、神奇性。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数感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紧密联系,与一些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日常数学教学中建立系统的数感训练体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是相当有必要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就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人主动地、自觉地理解与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即数感是完善数学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关节,也是重要的数学教学目标,也应是教育者着重研究和为之全力开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挖掘生活元素体现数感的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却又用于生活,换言之,就是数学是人客观认识外部世界的关键所在。基于此,在日常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当努力挖掘数学知识中的生活特性,努力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构建生动、丰富的数学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感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而言,就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潜意识不断转化和累积而成一种的“感觉”,想要将这种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感觉”转化成具有实际规律和实际意义的数学概念,首先就要求教师能够贴近学生的内在需求,在教学中构建能牵引这种“感觉”的实际场景,而构建生活化情境恰巧能做到这一点。例如,在教学 《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班费到周边的便利店购买一些新的文具(铅笔、橡皮、剪刀、七巧板、文具盒),随后,简单布置一下课堂,模拟“商店”,将买到的文具摆进“商店”充当“商品”,最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售賣”。具体步骤:
1.将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分发给学生。
2.让学生轮流充当售货员、顾客,利用自己手中的人民币购买各种文具。
3.最后,要求每个学生都说一说自己充当顾客的时候,一块花了多少人民币。
通过这种具有生活气息的游戏活动,给予学生一种熟悉感、归属感,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同样使其在“售卖”“购买”这种熟悉的生活场景中,逐步了解和掌握人民币的概念以及换算问题,明白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不知不觉中也就将“内在的感觉”转化成数感。
二、鼓励动手实践让数感具体化
学习数学的过程无疑也是思维运动的过程,但是,思而不动这无异于纸上谈兵,屠龙之技。上文提到“数学源于生活”,所以,这也给教育者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在教学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应加强实践数学演练,正如皮亚杰说的一样:“儿童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上的……”动手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动手实践,努力为学生搭建动手探索数学的乐园,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例如,在教学“认识100以内的整数”相关知识时,数学教师就可以提醒学生在课前准备好数学棒,然后,在实际教学中,先让学生按要求取出41根数学棒,在学生抽取的过程中,教师应细致地观察学生的表现,观察学生是如何抽取的。观察中会发现,不少学生会一根一根,中规中矩地慢慢抽取,然后铺满一片。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可以这样提问:“一根一根地数实在是太慢了,如何能快速摆出41根数学棒呢?”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之后,有的学生回答道:“可以先将10根数学棒看作一堆,分成4堆,接着再摆出一根即可。”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按照这一思路去执行,让学生通过自主动手实践强化学生的数感。紧接着,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摆出35根数学棒等,让学生通过不断实践操作,在大脑中逐步建立起良好的数感。
三、加强合作交流让数感真实化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相互交流、不断互动的过程,因此,合作交流、师生讨论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的主动权、话语权交托给学生,创建一个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不断共享、不断启发,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强化合作交流的效果,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数感。例如,在教学《厘米和米》相关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在脑中对厘米和米有充分的认识,培养其的数感,我设计了教学环节:
1.立足学生的学习实际,将学生合理分成几个小组,4~6人最佳,为保证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效,给每个小组配置一个有责任心的组长。
2.引导每个小组自主测量课桌的长度,用厘米表示其长度。
3.引导每个小组测量教室的长度,用厘米表示其长度。
4.引导每个小组发现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厘米表示教室的长度过于复杂)。
5.顺势引出“米”这一长度单位,再次引导学生用米来表示教室的长度。
6.让学生发现厘米和米的换算关系,丰富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数感。
将课堂的主动权、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独立学习的空间中,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合作、自主探究,自主解决数学认知上存在的问题,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答案,数感也在无形中逐渐形成和完善。
四、激发求知欲望让数感魅力化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鲍波尔也曾经说:“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要知道,问题是引发学生兴趣的“源泉”,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它能够让学生心理产生矛盾和疑问,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探究,有助于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相关问题情境的创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以便学生在问题实践中感知数感及其魅力,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再拿教学《厘米和米》一课时导入来讲,为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能够比画、说明1米的大概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能够用米作为单位估计一些简单物体的长度等,我在导入过程中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以制造相关悬念,如“3、30、300这三个数字之间如何就可以使用‘=’号相连了?”刚开始,学生很不可思议地说这是一道错题,3、30、300怎么能够相等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进一步启发学生:“三个数字相等是不可能的,但是请你思考一下,它们在什么情况下是可以相等的呢?我们是不是可以在三个数字后加上相应的单位,可以令其相等呢?”随着一个简单问题的诞生,学生的求知欲和情绪一下子被带动起来,课堂气氛高涨了,学生们变得活跃,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有的学生说可以加上元角分,有的学生说可以加上米、分米、厘米等,随着学生答案的出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感就越强,从而逐步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参与其中,便于我开展接下来的教学,使教师引领学生观察、思考、测量等数学活动,体会认识“米”的必要性,并且形成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建立相应的数感和1米的长度观念,以逐步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尤其是处于低年级的学生,拥有强烈的数感对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需要教师予以开发、利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开启学生的智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逐步提升数学能力和水平,助力教师构建高效化的数学课堂,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晶.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J].求知导刊,2016(2).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