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代中国民生的问题及发展

2019-09-10杨润正

锦绣·下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问题发展

杨润正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保证人民在发展进程中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故民生问题一直是国家、社会关注的热点。本人利用多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广泛了解人们对于民生的看法。基于此,本文针对当代中国民生的问题及发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当代中国民生;问题;发展

1.民生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民生,民是指人民,民生指人民的日常生活事项,例如衣、食、住、行、就业、娱乐、家庭、社团、公司、旅游等。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

民生问题尤其是中国中近期的民生问题具有以下四个特征:第一,直接生活消费性,这是针对生产投资性的公共投入而言的。第二,基础保障性,这是针对文化娱乐性公共设施而言。第三,生存保底性,这是针对高福利政策和平均主义而言的。第四,增益不可逆性,这是针对改善民生的技术操作层面而言的。

2.当代中国民生问题的表现

在面对世界经济发展不稳定、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等一系列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我国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但从实际来看,我国仍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在调查过程中,显而易见,人民们最关心的还是物价问题,而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这两方面问题是整个社会一致关注的。足以见得,以上问题已较为突出,急需解决。

2.1物价上涨,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物价既反映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又直接影响百姓的衣食住行,是民众感受的“温度计”。虽然物价有涨有跌的波动已是市场规律,但是如若物价涨幅过高,不加以控制,很有可能会给百姓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当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范围,便使其转变为社会不稳定因素,造成严重的人民与国家之间的矛盾。

2.2食品安全问题无法得到保障

“民以食为天”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对于每个人来说,吃是一件天大的事。2018年中国人在饮食方面的消费高达42716亿元,甚至超过西班牙2018年全国GDP收入。但是假冒伪劣食品、消费者饭后肠胃不适等现象层出不穷,令人担忧,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问题的警钟。如果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仅会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还会给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2.3环境污染严重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酸雨就是由大气污染产生的环境效应,这种效应还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时不易被察觉,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

3.当代中国民生的发展对策

3.1物价上涨的发展对策

1)适度调整工资涨幅

稳定通货膨胀需要时间且会造成失业,而要减少失业就要使工资的变化率下降。从未来发展趋势看,随着劳动力供求格局逐步向总量供给不足转变,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上涨将是我国物价上涨的持久推动因素,适度控制工资上涨幅度是抑制物价涨幅的重要手段,但同时需要处理好通货膨胀与改善居民生活的关系。

2)国家进行干预

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价格变化趋势的检测,密切关注各商品的价格走势,建立健全价格检测、预警和应急机制。其做法是通过立法来控制价格,或者是政府试图说服资方将价格提高的步伐放得更缓慢一些。同时加大对投机倒把、炒作行为的查处力度与处罚力度,争取从根本上遏制此类不良行为。

3.2食品安全问题的发展对策

1)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

开展一系列联合整治行动,重点检查经营户的卫生情况、操作流程以及证照是否齐全,并组织开展专项整治会,围绕公平、诚信、守法主题,给各经营户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下发《食品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现场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督促市场开办方设置醒目标准的悬挂标语,不断强化商家诚信自律、守法经营意识。

2)在社会各界进行宣讲活动

举办各单位和学校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宣讲生活中的健康饮食,食物中毒的特征及预防措施,怎样正确选购食品等基础知识。组织学生同其家长参加食品安全知识答题活动,营造“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氛围,增强其学习食品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环境污染的发展对策

1)加大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

环境保护涉及监管面广、监管战线长、监管点位多,政府应承担主体责任,业务部门要承担监管责任,单位及个人应承担法律责任,自上而下,一级一级压责任,一层一层传压力,使责权清晰,不出盲区,上下齐抓共管,形成生态环保监管合力。健全机制,形成体制,加大宣传,形成全领域、全覆盖的监管范围。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对不按规定排污的企业,立即关停,并处巨额罚款。

2)对人民进行环保知识普及

开展环保知识讲座,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事例来介绍环保的概念,树立勤俭节约的良好作风,珍惜地球现有资源,号召社会各界分享保护环境的心得体会,用实际行动带动人们不断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充分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结语

我国民生发展的解决不仅仅要靠国家来制定政策、规划路线,也需要我们每一位公民意识的觉醒。我们要不断深入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要感受到解决民生问题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身体力行地投入到国家建设上来。只有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夠解决中国民生发展的问题。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我们仍要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张雅宸.时代金融,2016.

[2]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民生问题的基本涵义及特征.

[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

作者简介:

润正(2000-),性别:男;籍贯:山东济南;民族:汉;学历: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科学

猜你喜欢

问题发展
区域发展篇
避开“问题”银行股
图说共享发展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教师发展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