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视野下的空中乘务专业双语课程开发的思考

2019-09-10陆虹杏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乘务双语岗位

摘 要:近年来,不少国际航空公司到中国选拔人才,国际用人单位需求我们培养能够在国际航空公司就业的人才,双语教学在空中乘务专业逐渐开展起来。那么关于双语教学的课程应该如何开发,本人从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考核方式的确定,还有对任课教师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关键字:国际;空中乘务专业;课程开发

近年来,本人所在的学院空中乘务专业开设了基于双语教学的客舱服务系列课程,该课程是建立在国际视野下,进行高职教学模式的改革。其中,以“国际航班服务”和“机上设备操作”课程为双语教学的试点,希望能够探索开发在空中乘务专业进行双语教学的模式。

但是,由于课程的特殊性,在国内相同专业中开展同等类型的课程尚属首例,并且相比较国内国外也较难找到可以参考的大学或者高职的专业能够进行模仿、对比学习。以职业教育鼻祖德国教育为例,根据笔者对于德国职业教育的考察学习,了解该专业大多是在非学历教育的培训机构下开展,而且其课程没有放在我国这种学历教育的体系下。所以,如何在学历教育的体系下进行课程开发,这就是我比较困惑的地方。

关于该课程的开发,笔者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课程的总目标设计

参考德国职业教育的模式,摒弃过去传统以知识目标为主的课程目标,强调和侧重学生能力目标和学生行业职业综合素养目标,更多地要求学生在能力目标的达成和掌握上。改变学生传统学习的观念,改变学生将所有的精力倾注在期末考试,认为期末考试考好就可以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能力目标的达成的高度关注度,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建议设置阶段性过程目标,对阶段性过程目标的达成进行阶段的考核,把该阶段性的考核作为考查学生是否掌握该学科的主要依据,而非参考依据。而在阶段性目标的设置上,主要以能力和综合素养目标的考查为主,知识目标的达成是辅助能力目标和综合素养目标。

二、课程的授课教师要求

除了要求能够担当该科任的教师从一线工作的岗位中来,还要要求教师能够回到一线岗位中去,能够帮助企业,和企业一起完成项目的开发设计和运行各个环节,从而能够带动学生进入企业一线工作岗位,通过帮助教师解决问题等方式,参与企业的项目。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课任教师不仅能完成课程的授课,还能够给学生创造更生动和形象的具体的工作环境,也能够帮助企业完成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帮助学生找到工作岗位,创造就业的机会,保障学校的就业率。这是职业教育教师的总体要求。但是,空乘专业的教师比较特殊,具有局限性,一般不可能重新回到原有的工作体系中去,那么如何能够保障学生能够参与一线工作岗位?这个问题非常现实,目前看来只能通过建设航空服务模拟实训基地。所以該课程在空中乘务课程体系下,必须要保证有健全的航空模拟实训基地,能够在教学中使用和模拟工作环境,通过教师在中原有的岗位中累计的经典案例和典型事例来进行教学,如果教师的经验累计不够丰富,或者脱离岗位太过久远,无法与时俱进的话,也很难进行课程的授课。所以,对授课教师的选拔上,不仅要求从岗位中来,还要在岗位中有丰富的经验累积,能够将岗位中的案例和经验转化为课堂中的案例和情景的能力。

三、课程的内容选择

学习德国职业教育中经典的模块式的教学方法,搭建学生知识能力体系,在课程的内容上,选择学生能够直接上岗操作的内容为主要学习内容,那些不能直接参与直接对岗工作的内容应该不选择或者少选择。课程内容遵循工作流程模式,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工作“流程图”。另外,在教学内容中可以适当的超前思维,除了选择现有的岗位应用的主要解决的问题,还应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设想,做出工作预案,最好能够提出具体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得学生在思想上保证走在企业工作岗位的前端,而不是跟随企业的脚步,或者滞后于企业的脚步,使得“职业教育走在行业的前端”,保障企业学生能够在企业选拔竞争中有比较强的优势。

四、课程的考核方式上

可以学习国外通过项目报告、项目论文的方式来完成课程考核,而不是通过考试试题来完成对课程的掌握。课程考核上需要考核学生的整合资源的能力。雷锋说过:“一滴水只有在大海里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和集体融合在一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几乎所有的工作都离不开团队合作和资源的整合。所以,该课程考核甚至可以联合其他相互关联的课程,联合考核,综合评价,比如本门课程可以和专业英语、设备操作等学科联合考核。逐步引导学生不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完成学习,而是通过实际运用来完成任务,通过考核。慢慢地提高学生的整合资源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资源整合观念,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其他思考

“双语”课程的开设前提是学生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外语能力,这种外语能力最好是能够可以衡量的统一的标准。比如至少能够通过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3级,至少能够累计基本的英语单词词汇量和语法。不然的话,很难想象,在专业课程的中还要对其英语基本语法和词汇进行纠正,完全失去了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意义。

综上所述,开展双语课程是提升专业质量,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但是,在开发课程上,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在课程的目标设置和达成上,对任课教师的选择和要求上,课程的内容涉及上,在课程考核方式以及学生的实际学情有很大的联系。若是盲目开展双语课程,可能会失去其原有的课程效果,无法达成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简介:

陆虹杏(1985.10-)女,四川成都人,教育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乘务双语岗位
高职《乘务基础》教学方法初探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地铁乘务司机交路安排与优化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双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