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019-09-10张玉洁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文化教学跨文化意识文化意识

张玉洁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工具,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外语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文化教学,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理解和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文化教学;文化意识;语言教学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帮助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既然文化意识已被列入英语教学的内容标准和目标要求,那么我们教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成为了新课改下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真实”的教学材料以及互联网上的资源,将语言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用恰当的方式讲解文化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来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现在的中学英语教材中包括了许多丰富的文化内容,为我们进行文化教学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例如教材中有一个单元是介绍前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领导人民争取种族平等的事迹,课文中讲到曼德拉是全世界公认的一个英雄,学生通过学习这样的课文可以拓宽视野,而且在人生观发展上也有好处。曼德拉所代表的价值观和他的事迹对我们学生是一种显性文化教育,可以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使用教学情境化。我们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话题,创设一些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情景,指导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在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文化教学实际上应该是存在于最基本的日常交际中,例如我们教学生如何与他人交流,其实就是传授了语言使用原则与文化知识。学生如果通过训练掌握了这种形式的使用,那么教师就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了文化语言使用能力。这要求我们教师应合理地利用多种方式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们就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设施多让学生观看外语电影、听外国文化专题讲座、阅读英语文化作品等,从而提高学生的使用语言的能力。例如在讲西方国家的餐桌礼仪教学内容时,可以先给学生播放电影片段,较为直观地展示西方国家人们是如何用餐的,人们用餐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以及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怎么样的。这样让学生通过“视”和“听”来体验、感悟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然后再让学生们去表演话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能会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这样会使学生们加深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从而达到好的效果。

三、要在写作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英语表达与中文表达方式的区别,避免写出“中式”英语作文。

(一)词法方面

英语中有些词类的划分与汉语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名词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分为表语形容词和定语形容词。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学生应特别注意英语词汇的特征。这其实是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的表现,再比如时态、语态等等都是如此。

(二)词性的差异

汉语对词性的界定相对宽松,词语往往在句子中才会表现出词性。而英语大部分词在放入句子之前一般都有较明确的词性。但是学生受汉语的影响,写作中对英语词语的词性把握缺乏严谨性,乱用单词词性。

例如:Many people against the plan(将介词against 误用为动词)

(三)词语的搭配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英汉词语搭配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有的学生将“看报纸”译成 see a newspaper(see 应改为 read),将“一场大雨”译成 a big rain(big 应改为 heavy),將“关灯”译成 close the lights(close 应改为 turn off)等。

(四)词义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英汉两种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也存在诧异。例如“龙”(dragon)在中国人看来是吉祥的象征,而在西方却是邪恶的象征。若将“望子成龙”译成 to hope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 西方人则很可能会感到差异。但若译为 to hope one’s son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中西方读者就会有相同或相近的理解。

(五)句子的词序

词序是指单词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汉语和英语都有较严格的词序要求,但两种语言在结构方面有所不同,在词序方面也存在差别。具体来说,汉语的词序排列一般是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重到轻,由普通到特殊,由主观到客观,由整体到个体,而英语则恰恰相反。因此,不少中国学生在写作中常出现词序错误。

例如:我和她是大学同学

误:I and she are college classmates.

正:She and I are college classmates.

分析:这个例子中学生犯的错误是英汉词序不同的典型反映。汉语里一切从“我”开始,而英语则恰恰相反,“我”永远在最后。这就跟英语文化有关,英语中一般把别人放在比自己高的地位,所以先说别人再说自己,但是在遇到承担责任的时候,就要把“我”放在前面了,这些都是跟文化有关的。

总之,我们教师非常有必要加强文化教育,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阶段,通过学习异国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我们应该认清各自的文化优势和不足,从而扬长避短,只要是对我们有益的,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最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学有些抽象,不太好操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语言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层次上不断努力进行。

参考文献:

[1]湛永彬.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0(11):120-121.

[2]李茜.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0(1):21-21.

猜你喜欢

文化教学跨文化意识文化意识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高中英语课堂中文化教学应关注的两个问题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浅析大学英语文化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思路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