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初中德育一体化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2019-09-10徐杏银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初中建设

徐杏银

摘 要:目前,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逐渐将德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并且很多教师也提出了先进可行的德育理念。德育一体化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于教师帮助学生构建健康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供了相对完善的教育思路,并让教师与社会认识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那么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德育一体化理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则成为教师主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德育一体化;班级文化;建设

随着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理念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很多教师都将建设班级文化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主要方法。随着德育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德育一体化理念应运而生,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突出的效果。因此,也有越来也多的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中尝试应用德育一体化的教育理念。但是我们也发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种理念的应用存在一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則成为提高德育水平的重要方法。

一、初中德育一体化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现状

(一)从教师角度分析

班级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成长状态的重要条件。但是在师生沟通中我们常常能发现,很多教师粗暴地给学生划分层次,并只注重与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沟通,忽略后进生的思想动态变化,这种不平等的教育方法也很难在班级内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应该通过身体力行给学生展现一个公平、公正的形象,但是教师对待学生不平等的方式也难以体现德育一体化的教育思想[1]。

(二)从学生角度分析

通过分析新课程标准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育一体化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教师同样需要让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学生才能将班级像家一样呵护。但是在实际德育教育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同的学生对德育教育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学生能够积极响应教师组织的活动,有些学生却不愿意响应教师组织的活动。这些差异往往与学生的性格、成长背景、同学关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学生的这些情况对于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三)从家庭角度分析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家长的工作也是越来越繁忙,很多家长也无暇关注学生的问题,爷爷奶奶照顾孩子的起居也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所以孩子往往受爷爷奶奶的影响比较深。这种隔代教育的情况往往会导致孩子受到过分的溺爱,因此孩子也缺乏理解他人、照顾他人的能力。孩子的这种成长情况也是与德育一体化教育目标相违背的,教师在构建班级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德育一体化的理念转变孩子的这种问题。但是由于家长不能充分理解德育一体化教育理念,往往会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做出与教师教育方式相冲突的行为,所以教师的教育工作也将面临着一定的挑战[2]。

二、初中德育一体化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师德育教育理念的认识,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让教师充分了解德育一体化教育理念的内在含义,并认识到班级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是推进综合素质教育理念落实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让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领航者,需要首先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并具备足够的业务能力,才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让学生能够将教师作为自己的德育榜样。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学习儿童心理学等知识,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加深德育教育理念的认知,并掌握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方式方法,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3]。

(二)保证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主体地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那么在德育教育中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也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同样需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日常生活中以及具体的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与他人和谐共处的能力,并让学生学会理解他人、关爱他人,促进班级内部形成互帮互助、互相理解的和谐氛围[4]。

(三)促进家校沟通,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让家长了解学校以及教师的教育理念,能够促进家校德育教育活动统一性的形成。通过沟通我们可以让家长和教师都能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并发现每个学生具体的成长情况,从而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教师也可以鼓励家长制作一些手工作品用于班级环境布置上,从而达到构建良好学习环境,促进班级形成温馨的人文环境的目的。在家校沟通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将学习利用德育一体化理念构建班级文化的思想传递给家长,并获得家长的理解,让家长也对学生的德育水平发展投入关注,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5]。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感悟

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具有着很强的魅力,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新颖有趣的德育活动的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重走长征路”的活动,利用学校的操场,分别模拟雪山、草地、大渡河等情景,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与同学共同度过这些“天险”,让学生以活动的方式感受红军在革命年代所经历的苦难,并理解红军们坚韧不拔、互帮互助、热爱祖国等良好道德品质。

三、总结

初中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水平的道德素养,但是由于其尚未完全形成成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通过采取德育一体化的理念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另外一方面还能构建起尊师重道、互帮互助的班级文化。所以,初中教师更应该从自身、学生、家庭等角度采取有效的德育措施和班级文化建设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媛媛,石晓芸,陈铿.集之大成 至善至美——基于生态体验观的初中德育一体化研究与实践[J].中小学德育,2019(05):25-28.

[2].激扬生命 引领发展——广东实验中学基于生态体验观的初中德育一体化实践探索[J].中小学德育,2019(05):81.

[3]翁铁慧.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架构与实践路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05):5-12.

[4]张兴伟.浅谈初中德育一体化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8(16):52.

[5]于建涛.淡妆浓抹总相宜——对德育一体化教学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24):70.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初中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