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贾老师学教语文
2019-09-10钱娟
钱娟
读了《贾志敏阅读教学经典课例品读(四至六年级)》,不得不感叹,贾老师不仅是“最会教孩子作文的小学语文教师”,更是“最善教孩子阅读的小学语文教师”。每每读到新意迭起的设计,竟忍不住拍案叫绝,由衷佩服这位“设计的高手”“善教的老师”。
读著书中的一篇篇实录,好似又走进了贾老师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感受着他的教学艺术、教学思想。每一篇实录看似简单,却是精彩无比。深厚的语言功底,广博的语文知识,循循善诱的导学艺术,幽默机智的教学语言,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令人陶醉!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最困扰的是,一篇课文如何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如何选取正确的教学内容,如何发现精准的语言训练点,如何设计对应的教学习题……这一本书里,都有清晰的展现与细致的解读。每一篇教学实录都有编写者的学习笔记和研读感悟,从“教了什么”“怎么教的”“为什么这么教”几个方面,挖掘教学精彩之处的根源,辨析教学策略实施的效果,深究教学内容选择的用意,分析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将老一辈的教育精髓清楚明白地呈现给我们年轻一代。
掩卷沉思,新时代,我们该向贾老师这样的小学语文先行者学些什么呢?
一、“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贾老师一直主张“真语文”,课堂的核心在于“真”字,教师真教,学生真学。贾老师也常教导我们,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机会交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充分拥有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使他们都能成为学习的主角。”
在实录中,我们常见贾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回答,故意“装傻”,把表现的机会、成长的机会让给学生。为了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语文,课堂上摒弃“问答式”呆板的教学,而是腾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听、说、读、写,思、议、品、悟,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如若碰到学生难以理解或生成其他问题时,贾老师总会顺应学生学情,以学生的学习感受为根本,“淡化教师,突出学生”,对课堂进行微调,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
只有像贾老师这样深入了解学生的真需求,才能激发每一个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才能上好真真实实的语文课。
二、“清简务实”的教学风格
贾老师的课始终关注语言内部的联系,关注文本语言的整体性,引导学生去发现话语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话语形式之间的联系,并融合起来、贯通起来,形成对文本的整体理解。
如《母亲的鼓励》一文的教学,贾老师只抛出一个主问题“文章中,母亲对孩子的鼓励一共写了几次?分别说了什么?”对课文没有任何分析,只是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化为一次次的说话练习。又如《卖鱼的人》一课,贾老师从“人”开始,以“人”终结,抓住“奇怪”“疑惑”“不太明白”“想不通”四个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揣摩、感悟、运用,并将全文融会贯通、形成一体,简洁的课堂环节使得教学目标更加明确集中。就这样,贾老师用一个个生动的课例,教导我们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懂得“取舍”。
“大道至简,大巧似拙”。板块简单了,课就精练了,简简单单才是教学的真谛。排除一切形式化的任务,抓住主问题,更有利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教师一起走进文本,进行更为深入的对话,展现一个重点突出、环节清晰的触摸语言的过程,在“简单”中收获“不简单”。
三、“发展语言”的教学思想
细读此书,我们会发现,贾老师特别注重学生概括和复述能力的训练。这种训练循序渐进,逐层提高,抓关键词、段意连结、情节关联或人物出场顺序等方法,巧妙得当地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训练序列。
贾老师解读教材的能力更是令人羡慕,他能敏锐地发现别人不易察觉的语言训练点,语言的实践又总是悄然与课文的理解融合在一起。如《普罗米修斯》一课,他提出两个观点:“《普罗米修斯》是不是不可信的神话?”“普罗米修斯是不是英雄?”组织学生通过辩论赛的形式,深入理解课文,并在潜心思考后进行反馈。此项训练,既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也是训练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又如《母亲的鼓励》一课,贾老师运用填写表格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与复述的能力。再联系课文的写作特点,让学生创造性地续写“高中”时母亲对孩子的鼓励。最后,联系自己患病得到各方鼓励,获得重生的事例,发散学生对“鼓励”的理解,唤醒他们的生活经历,叙说自己曾受“鼓励”的故事。此课上得一气呵成,紧紧抓住“鼓励”这一条主线,帮助学生在学文中得言得意又得法,真乃智慧的语文课。
挂一漏万,贾老师的教学艺术还有很多,他代表着一个时期课堂教学的制高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阅读大师,追寻着大师的教学足迹,是我们晚辈应该努力的方向。我的思考不过沧海一粟,若想收获更多,我们得细读贾老师的教学实录,相信一定能享受到一桌美味的语文大餐。
(作者单位:安徽铜陵市人民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