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学生跳高运动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9-10施少兰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问题及对策中学生

施少兰

摘 要:时至今日,跳高技术已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和演变,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出现突破了传统跳高运动的水平,目前跳高运动的整体水平处于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但是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可知,当前中学生跳高运动员还普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探究解决跳高运动员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学生跳高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中学生;跳高运动员;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8-037-01

跳高运动是一项要求力量、快速力量素质有较高发展水平的田径项目。尤其是针对现代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更加要求跳高运动员必须在高速助跑当中完成快速起跳动作,运动员强大的支撑力量,以及高功率的爆发力才是支撑快速起跳的重要保障。但是中学阶段的学生往往爆发力较弱、身体素质较差,体育教师如何解决中学生跳高运动员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学生的身体特征以及训练要求有效地开展跳高训练,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中学生跳高运动员普遍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当前大部分中学生跳高运动员还普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大多数跳高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不健全。腿部肌肉的力量对于跳高运动来讲是不可缺少的,但是部分跳高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较差,腿部力量不足,就无法进行相对力量训练或者专项力量训练,跳高运动员的跳高水平提升得相对缓慢。另一方面,有部分中学生跳高运动员的身体柔韧度较低,并且协调性较差,都会影响起跳以及过杆的效果,跳高过程中的过杆也是教学训练中难以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2解决中学生跳高运动员问题的相关对策

2.1注重选材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中学跳高训练过程当中,跳高是一项技术性较强、危险系数较高的运动项目,跳高运动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跳跃能力以及空中平衡的能力。与此同时,中学生跳高运动员的身高、腿长、体形心态、动作协调程度等都是影響跳高过程的重要因素。因此,良好的身体条件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保障跳高运动员获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前提。体育教师在跳高的选材指标中也要侧重突出动作协调、心理素质稳定以及爆发力强等为核心内容,同时结合科学的预测方法,以及在未来的跳高训练过程当中尽可能提高学生的跳高成绩,实现高水平的训练效果。

2.2强调专项技术的训练

2.2.1跳高过程中的助跑技术

在中学生跳高训练过程中,背越式跳高要充分利用有节奏、稳定的助跑速度,其中跳高运动员助跑的步长、步频、弧线以及技术、加速形式都要一致,这些条件可以形成一个固定的助跑节奏,助跑的一致性是影响跳高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助跑技术通常与普通跑步类似,学生在整个助跑的过程当中身体的重心都要保持平稳,步幅也要相对开阔,同时要具有弹性。进入弧线后身体逐渐向内倾斜,此时两臂的摆动要与普通弯道的跑步姿势相同,跳高运动员的头、躯干以及支撑脚都需要尽量保持在同一条作用线上。

与此同时,跳高运动员要保持匀加速的助跑状态,使得每一步的步速都要快于前一步,最后四步的弧线要短,这同时也是大部分跳高运动员在跳高助跑过程中最难掌握的一个部分。正确的弧线助跑不仅能够使跳高运动员的身体获得旋转的力量,还能够支撑运动员垂直起跳,增加跳高运动员在起跳时地面作用于腿的反作用力,还有利于跳高运动员在起跳前降低身体的重心。

2.2.2掌握身体内倾技术

在中学跳高训练过程当中,中学生跳高运动员在跳高助跑中进入弧线时,往往会由于身体内倾不好而影响起跳动作的完成质量。正确的助跑技术在进入弧线助跑阶段,身体运动并不是平面运动,而是身体向弧线方向有一定倾斜的运动。现在以左脚为例,跳高运动员的头需要向左倒,并且右肩的高度要高于左肩,右臂的摆动幅度要大于左臂,同时左脚的外侧与右脚的内侧要先着地,进而过渡到脚掌,使跳高运动员的整个身体都保持向内倾斜。除此之外,就是跳高运动员的上体要适当地向前倾斜,这样可以使最后几步的助跑技术更加连贯,也有利于保持助跑的速度,使得后四步一步要比一步块,最后一步的速度最快,从而为起跳创造有利的条件。

2.2.3摆动腿的方向和速度

在训练中学生跳高运动员跳高技术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运动员摆动腿的方向不正确,就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在起跳以及在杆上的整体技术,有时会出现摆动腿和起跳腿不协调、不能同时过关的现象。因此,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锻炼摆动腿膝关节内扣的摆动技术,改进摆腿技术,提升跳高的质量。与此同时,腿摆动的速度也是十分关键的。如果学生想要快速地摆动腿,就需要在倒数第二步,也就是右脚刚一落地、左脚落地之前就开始进行摆动,这时候运动员的髋、踝、膝以及脚趾这四个关节都要尽力向后上方进行伸展,尤其是末端的趾关节,要使得摆动的腿髋关节的屈肌得到拉长,从而为起跳中的快速摆腿做好充分的准备。

2.3培养学生的专项能力

通常来讲,专项能力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成绩,尤其是中学生跳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较低,体现得也就更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关节的支撑能力跳高的效果。虽然有部分运动员的弹跳力较好,但是却不能在跳高时充分发挥弹跳力的作用,如果加快助跑就难以完成整个起跳支撑动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跳高技术不合理之外,还有跳高运动员的踝关节、膝关节以及腰关节力量弱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专项能力,比如体育教师可以让学生穿沙背心去跳万能架,横杆的高度大约为两米左右,学生可以在一次训练课中练习30次。通过这种训练,学生的专项素质和能力都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中学跳高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及时发现中学生跳高运动员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身体规律和实际情况创设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从而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跳高技巧,全面提升中学生跳高运动员的跳高水平。

参考文献:

[1]马思勇.浅谈中学生跳高运动员普遍存在的问题[J].教学园地,2018(03):123-124.

[2]严学兵.中学生跳高运动员普遍存在的问题[J].教学探析,2018(02):12-13.

猜你喜欢

问题及对策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