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大门”
2019-09-10周楠
周楠
摘要:我们都知道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同时也是让许许多多的小学生犯愁、头疼甚至害怕的一门学科。因此,小学阶段我们的教学任务主要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帮助他们开启小学数学学科的“大门”。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9-0191-01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同时也是让许许多多的小学生犯愁、头疼甚至害怕的一门学科。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小学阶段我们的教学任务主要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帮助他们开启小学数学学科的“大门”。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保证。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游戏引起兴趣.增加教学效果
和谐、良好的数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应做到新颖有趣、小而具体、难度适中、具有开放性和启发性,并将所有即将解决的问题都建立于学生的固有知识基础之上。课堂上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发挥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度、适当地组织一些体验式的小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增加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练习中,我设计了“小熊卖文具”的游戏。请一个小朋友戴上头饰做小熊,大家当顾客,到文具店买东西。这一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孩子们的生活,顿时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加入游戏行列,望着商店里想买的东西,快乐之情溢于言表。此时此刻,我及时把商店里要买的东西变成简单的元、角、分换算,看着价格单上的价钱就能买到你想买的东西。在游戏中学习,学生学而不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其乐融融,教师又何樂而不为呢?
2.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热情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中,应该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数学课中所学的知识,不少能直接用于解决一些生活实际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导入新课,这样学生对新课知识就有亲切感,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千克与克的认识》这一课中,我让学生当顾客,模仿购物场景,同学们把要买的物品先在手中掂一掂,再估一估,最后拿到售货员那里称一称,看看自己的估算准不准,把估算和实际称的数据请记录员记录下来。看到孩子们掂、估、称的那股认真劲儿,让我感受到了在实际操作中孩子们在认真地感受物品的质量。在评选“小小一抓准”后,有的同学激动地说:“老师,您知道我们为什么估得那么准吗?那是因为我们心里有一杆秤,我们有生活的经验。”此刻,学生们深刻领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学好数学的自觉性。
3.组织竞赛活动,调动学习动机
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进度组织数学竞赛活动,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的求知欲、竞争欲充分释放,并转化为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动力。实践证明,形式多样的数学课外活动能够对课堂教学发挥有效的补充与巩固作用,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举措。因为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成就动机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增强,所以很多学生在竞赛的情况下,学习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适当开展竞赛活动,竞赛时最好按照能力分组进行,这样会使更多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有受奖的机会,这样才对多数的学生起到激励作用。例如:教学中,可开展“比一比”“争当小小数学家”“算术擂台赛”等学习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比一比,赛一赛”“夺红旗”之类的竞赛活动。比赛形式也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都有获胜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及时适宜评价,强化学生意识
恰当的评价,不仅能给学生指导学习方法,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课标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自尊心逐步增强,在学习中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认可和肯定,一句表扬的话语能够在学生内心产生强大的动力。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点,并将情感因素充分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成为推动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积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学习中的具体表现,给予及时而又适宜的评价,强化学生的成功意识、优势意识,满足他们对成功后希望得到表扬的心理要求。即使回答,没有全对,也要先表扬,然后在巧妙的给与指导修正,这既是对他们肯定也是对他们的欣赏,这样的评价、表扬,强化了他的品行优点,有可能是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迁移到对数学的学习上来。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仅关注教师是否教的“有效”,而且还关注学生是否学的“有效”。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学得会、记得牢、用得好,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宗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1.
[2]崔海江.学习理解实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体会[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2(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