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分析探究
2019-09-10杨太丹
杨太丹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基础。提高语文学习能力。首先应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感情,从而增强对实际生活的理解力,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当代社会,学校教育对朗读教学的关注度不够,质量比较低,实际教学工作无法满足。因此针对于有效的课堂朗读教育的研究十分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9-0161-01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的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背景的了解与感受,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但是就目前教学而言,大多数课堂朗读教学忽视教学的高效性,学习效果不明显,学习效率低下,从而造成语文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
1.针对于当代国内语文课堂朗读教育的现状的分析和研究
1.1 对于朗读的重要性没有深刻认识从而导致课堂朗读的低效
当代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对文字成绩的教育,而忽视课堂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因此课堂朗读占有很少的学习时间,一般是老师带领同学朗读几遍或者课下学生自由阅读即可,从而造成语文朗读教学的不重视,最终使得学习效率低下,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停留在表层。逐步适应社会发展,积极响应新课改要求,注重对学生多方面的培养,提高课堂朗读的高效性。
1.2 教师对于朗读的引导不充分,朗读教学手段的单一性、机械性
小学生思维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要及时发现课堂朗读教学问题,结合实际,适应不同教学文本,选择合适教学朗读方式,避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单一枯燥,造成学生对于朗读的抗拒,无法高效深入朗读,最终造成对于朗读的抵触,使学生轻视朗读。此外還有一部分老师会认为所谓的朗读就是一遍一遍的进行大声诵读,逐字逐句的翻译,掌握生僻字便是最终目的,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针对这种机械性朗读学习失去的朗读本身的内涵,从而使朗读失去作用。
2.针对于增加语文课堂朗读教育有效方法的探究
2.1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朗读教育学习
针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师可以适应儿童发展的年龄要求,开展不同种类的朗读方式,其中一个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小组合作朗读,一方面可以带动学习的主动,增强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合作朗读可以增进学生的讨论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对于朗读知识的学习。比如,在教师进行初中人教版《少年闰土》教学时,可以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在小组内讨论决定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的朗读提高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掌握,在朗读过程中注意对生字的引导,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不仅掌握基础知识,对于文章有一个简单的掌握,此外对于朗读有效性的提高也存在重要作用。
2.2 合学生预习情况来开展教学工作
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内容进行朗读,从而提高朗读的有效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出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内容进行学习,一方面可以让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此外,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自己所朗读的部分有一定的深入理解,通过对作者文字内容的感受润色,体会文章蕴含的感情色彩,从而增强学生朗读的高效性。比如,教师在初中人教版《顶碗少年》的教学中,通过朗读,让学生分析自己选择的内容进行深刻理解学习,体会顶碗少年不惧怕失败,战胜困难,挑战自己,最终取得成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所带给学生的鼓励,让理论学习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促进朗读学习的高效性。
2.3 针对于形式各异的文本进行不同种类的朗读教育
小学语文文本形式有很多不同种类,如:诗词类,议论类,对话类,以及叙事类等,不同种类的文本朗读形式存在较大差别,在语文朗读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各种不同朗读方式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朗读教育的高效性。
2.4 针对全篇课文内容进行整体学习
这种朗读学习方式较为常见,也是应用率最高的一类朗读方式,这种朗读方式对于整体性文章内容的把握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学生可根据课文内容的阅读,准确全面的把握文章主旨,增强学生的理解认知能力。当然,在学生初读文章时,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标记学生的语音发音错误,生僻字及多音字的发音,指导学生进行全面充分学习。针对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进行初中人教版《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整体性朗读,并提出如下几个问题,第一,你认为《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哪一部分内容最让你有所感触,为什么?第二,哪位同学可以有感情的进行全文朗读?学生会带着问题去理解朗读全文,增强朗读的有效性。
3.结语
在当代社会,小学语文朗读教育有效性作用不可忽视,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阅读能力锻炼,语言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增强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深刻认识。倘若我们不能对于学生以正确高效的朗读教学,学生将会对语文朗读产生抵触感,不利于对语文教育的高效性,导致小学生的情感表达出现问题,思维能力深受局限,在教育教学中,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当下教育与教学改革的重点,引导学生朗读的高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海霞.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16):458.
[2]李丽.论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J/OL].现代交际,2016,(05):214-215(2016-08-17).
[3]刘雪飞.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01):231-232.
[4]孙阳.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3,26(05):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