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2019-09-10吴倩舒
吴倩舒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分为优质组与参照组,优质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参照组患者接受普通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患者产后24小时内总出血量数值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血压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有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可有助于降低出血总量,快速平稳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优质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5-0153-01
妊娠高血压属于妊娠期妇女特有的疾病,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突发性昏迷和长时间头晕等症状,对于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极为不利。本文主要研究优质护理对于妊娠高血压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现作以下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分为优质组与参照组,优质组患者中初产妇与经产妇比例为12比16,患者年龄范围为(23~41)岁,平均年龄为(28.9±5.7)岁,妊娠时间为(36~42),平均妊娠时间为(40.1±1.2);参照组中初产妇与经产妇比例为13比15,患者年龄范围为(24~40)岁,平均年龄为(29.2±5.4)岁,妊娠时间为(37~41),平均妊娠时间為(40.2±13)。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辅助分析两组患者年龄、妊娠时间以及病情均为发现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同期比较医学价值。所有患者和家属均由护理人员提前护理事宜且患者家属全部签署知情书文件,本研究项目已通过科室审批与院办审核,下发有正式资质认定文件。
1.2方法优质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参照组患者接受普通护理。参照组护理人员需要观测记录患者出血情况,检测生命体征。优质组护理人员需要从病房环境、心理以及生理方面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护理人员需要为产妇提供一个良好康复外环境,确保病房内安静、空气清新、温度适宜,需要保证光线柔和,产妇能够得到优质的休息。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观察产妇心理状态,积极与产妇沟通,可通过谈话的方式舒缓产妇的心理压力,可为产妇播放轻音乐,确保产妇心态良好,不会影响到血压。
1.3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血压;(2)记录两组患者产后24小时内总出血量,由护理人员目测观察手术台及地面的血液量加上称重法计算法患者产后总出血量。
1.4统计学方法所有研究数据统一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处理,采取T检测,当检测后的P值小于0.05时即可认定组间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后24小时内总出血量比较优质组患者在产后24小时内的出血总量为(560.21±150.27)m1,参照组患者在产后24小时内的出血总量为(693.74±130.86)ml。优质组患者产后24小时内总出血量数值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615,P<0.05)。
2.2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血压数值比较接受护理前,优质组与参照组血压数值并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优质组患者血压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详细血压数值见下文表1。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妊娠期女性中的发病率不低,属于怀孕女性独有的多发的临床疾病。妊娠高血压患者通常在孕周20周以后发病,患者全身小动脉都会发生痉挛性收缩将会导致水肿、蛋白尿,出现典型高血压症状,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当前随着女性生育年龄有大龄化发展趋势,妊娠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患者发病以后必须接受严格的孕期疾病管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若护理工作失误,极有可能导致孕妇发生子痫严重危害孕妇生命健康。随着近年来女性群体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逐渐加深,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优化,临床上妊娠高血压的预期治疗效果较好。研究证明优质的临床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妊娠高血压患者发生产后出血风险。优质护理模式是当代医学新型护理模式产物,其核心护理观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思想。优质护理模式下着重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总而言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患者选用优质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对于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对于积极作用,具有极佳的应用于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