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两注重”

2019-09-10梅志旺

新教育论坛 2019年9期
关键词:本性案例材料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过程中,我们思考得多的问题莫过于:怎样的课才能算得上一堂好课?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笔者认为,一堂好课,首先得有一个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再就是这个课堂教学设计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顺利的、有效的完成,并取得良好的实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要注意很多方面,最重要的,一是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性,二是要注重课堂教学的人本性。

(一)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性

课堂教学能否显现活力,创新是关键,创新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之中。课堂教学的创新,就是把教学中总体的、一般意义上的概括出来的共同的原则、规律和方法这些共性要求与具体教学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运用。课堂教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课堂教学所运用的材料要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离不开各种材料的运用,必须加强对材料的筛选,料筛选要突出新意。材料的“新”,一是指离今天较近、贴近学生生活、契合教学内容的新材料,二是指要注意从新的角度对旧材料加以运用,这样才能增强材料对学生的吸引力。

在上《政治生活》中《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这框题的教学中,我选取的《孙中界钓鱼执法事件》与《交警胡玲执法》这两则材料虽说离我们教学时间比较远,但我们试图从新的角度加以运用,我们把两则材料进行对比,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其冲击力和感染力是显而易见的。当学生们看到孙中界这个刚满20的小伙子被“钓鱼执法”、为证明其清白砍下自己一根手指头的时候,他们“群情激昂”、“义愤填膺”,为孙中界鸣不平,为权力滥用而愤慨;当学生们看到女交警胡玲“温柔执法”、化解矛盾时,他们热烈鼓掌。通过两则新材料的对比分析,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令行禁止,造福人民,而一旦被滥用,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为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加强对对政府权力的监督。

其次,课堂教学所呈现的情境要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教学内容情境化,教学内容要借助教学情境来承载,课堂教学必须在情境等方面加以创新。课堂教学情境要取自于现实生活,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学生所关心的或有能力关注的现实问题,是一种生活与课堂、生活与学科知识浑然一体的表现形式,它有利于更好地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

同样是在《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这框题教学中,我选用《孙中界钓鱼执法事件》与《交警胡玲执法》两则材料,选用两则材料进行对比运用,创设了一种新情境,在课堂教学的“情景模拟”环节,让几个学生分别模拟“钓鱼执法”的受害者孙中界的“委屈之言”和真相大白之后的“泣不成声”,模拟浦东新区政府责任人之一的“调查安排”,让学生置身于整个事件之中,必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点燃思考的火花,学生在情景模拟中较为真切的感悟如何监督才会有实效,从而将本节课推向高潮。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人本性

笔者以为,课堂教学的“人本性”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说得具体明确一点就是“以生为本”。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凭借教学经验对教学进行安排和策划。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我们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凸显“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

结合思想政治学课的教学实际,我们认为要凸显课堂教学的人本性,需要突出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动机的激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要始终把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放在重要位置,使学生真正能够把学习看作是自己的事情,把教与学看成是自己的需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中,新材料的提供、案例的分析、情景的模拟,都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学生思维的启发。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结果也取决于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因此,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要以启动、展开思维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为主导,基于情境、基于案例、基于问题,以情境、案例、问题承载教学内容,通过对情境的体验、案例的分析、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引导学生经历思维过程,在个案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澄清观点、在比较鉴别中辨认观点、在自主探究中提炼观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在上《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的这节课一开始,就展示出两则不同执法案例,一下子就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们通过对比分析、思考,自然能感受到不同执法形式的利弊、后果,接下来“案例分析”、“情景模拟”,通过分析和体验、探究,从而达到问题的解决,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无不充满着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思维。

第三、和谐氛围的构建。教学实践证明,适宜的课堂气氛既能使学生情绪高昂,又会使学生得到一种愉快、成功的体验,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所以,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一方面,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态度宽容学生,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交流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另一方面,要搭建师生、学生之间互动平台,包括合作、对话、展示、交流等,这些都能让课堂成为一堂民主、和谐的交流平台,有了这些平台,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得到有效调动,聪明才智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在《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的这节课的教学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主体,而是主导:为学生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供案例,引导分析;而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演员,是参与者,是主体:学生积极参与,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慷慨陈词,时而协作探究,时而争斗不休……,角色的转换,互动平台的搭建使课堂变得民主、和諧,自然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理念、努力构建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既要十分注重课堂教学创新性,又要十分注课堂教学的人本性,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课堂教学的创新,必须以人本性为根本出发点,必须围绕“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来展开,否则就是无的放矢;课堂教学的人本性,又必须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创新之上,只有不断创新,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的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才能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

作者简介:梅志旺(1968.3—),男,汉,湖北武汉人,中学高级教师,区学科带头人,武汉市汉口北高级中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学、班级管理。

猜你喜欢

本性案例材料
样板案例
老鼠和松鼠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摇摇鹅
羊质虎皮
本性最美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