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实施策略

2019-09-10蔡璐明

新教育论坛 2019年9期
关键词:文明素养

蔡璐明

摘要: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礼仪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让小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的根本因素。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学校应当着重培养小学生讲礼貌讲文明的行为。这种行为体现了当今国民的的素养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在这个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营造良好的文明气氛,建造多元化的活动,加强对小学生的综合培养。

关键词:讲礼仪;素养;文明

引言:

文明礼仪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它鞭策着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小学教育应当开展文明行为的课程,这样不仅正确引导了小学生的价值观念,而且符合了礼仪教育“实践性”的标准。然而,小学生讲究文明礼仪的行为并不是天生的,因此需要学校教师科学地引导,以实践活动作为基础,引领学生在参与活动与实践中,将学到的礼仪文明知识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1]。

一、联系实际的生活,培育文明意识的萌芽

小学生现在的思想处于初期状态,其思想意识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学校要设置相关实践活动吸引小学生的目光,在潜移默化中,让小学生形成文明的相关意识。同时,让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这个过程要掌握好节奏,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一)营造文明氛围,重视文明礼仪

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在校园建设方面做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在校园宣传栏、文化长廊、楼梯栏杆、教室墙壁等孩子们随处可见的地方张贴讲文明的名人故事、名言警句、提示标语,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认识何为礼仪。学校还编制了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八礼》,并分发给了每个小学生,在每周的班队会上进行学习,让学生认识何为礼仪。

(二)联系实际生活,培养礼仪意识

礼仪源自于生活,又贯彻于生活。教师要把文明礼仪融入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让学生明白礼仪的重要性。例如在上课行礼时老师同学之间相互鞠躬;课堂上学生要坐端正,发言必须先举手;在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中不插嘴、不做小动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情绪的调动与行为表现的观察,加强师生、生生间的有效沟通交流,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礼仪意识[2]。

二、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培养礼仪行为

(一)礼仪道路,互相成长

每个学期都要举行一些和礼仪相关的团体活动,促进小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帮忙的精神。老师还应该定期考察学生的礼仪文明行为,每个月评选出礼仪代表,对于文明礼仪有进步的学生要着重表彰,长久下去,便可促进小学生拥有自我的管理意识。现在的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喜欢玩手机、看书或大声喧闹等,这些坏习惯违背传统的就餐礼仪。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开展了一次“文明就餐”的礼仪活动,让小学生按照“吃完,不浪费”的标准进行饮食,且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与评价;而且,学校要经常不定期举行班级文明礼仪的小型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乐于表现自我且同时充当起文明礼仪的监督员,更好地促进艺术文化的传达。

(二)拓展视野,维护发扬

我国拥有着不少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且在每个节日下蕴含着独有的风俗习惯与典型的礼仪特征;就此教师可联合学校与社会媒体资源,引导展开多元化的活动,旨在通过活动促使学生可将良好的文明礼仪继承与传达下去,助力学生可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并可付诸于实践活动中,把孝敬带回家庭,弥漫着爱的味道;把微笑带给同学,享受这童年的美好;把礼仪带到校园,感受着春风的洗礼。说话无脏字,语言文明需要大家的自觉。桌椅无刻画,需要大家的爱護。地板无垃圾,需要大家的共同坚持。把礼仪的要求细化到更大的方面,使礼仪活动提高了小学生整体的文明礼仪,真正地在实际生活当中去践行这良好的文明礼仪。

三、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夯实习惯养成

教育的责任仅仅靠学校来完成是不行的,缺乏家庭关注的教育是事倍功半的。只有充分调动起家庭的力量,统一家校的教育思想,促进家校联手,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礼仪行为的培养。想要让文明礼仪在学生身上持续发展,这不仅需要学校的教育和教师引导,还需要来自家庭的共同努力。在一个家庭中,如果家长没有良好的自律性,甚至喜欢撒谎,那么他们的孩子很可能在自律这一方面不如其他的孩子,甚至很有可能也会喜欢撒谎。由此可见,家长也是学生在成长中学习文明礼仪的好老师。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班级QQ群、打电话、家访形式等作为沟通联系的平台,与家长采取同步教育,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注重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并同时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时时都生活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多方形成合力,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成长变化,同时能给孩子创建更好的学习环境,感受文明礼仪带来的变化,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总之,学校里的文明礼仪教育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与广大社会群体间结合在一起共同开展,使之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式教育[3]。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文明礼仪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礼仪底蕴,弘扬了中国自古以来的礼仪素养。基于活动实践,深入了解、不断改善学校的教育体制。要用礼仪创建校园的门篱,用文明铸就校园的精神骨架,开出绚烂的希望之花。

参考文献:

[1]王丹莉. 谈小学生校园文明礼仪教育[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3):134-134.

[2]王玉霞. 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初探[J]. 剑南文学(下半月), 2012(8):386-386.

[3]滕海燕. 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校园文明礼仪教育点滴[J]. 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2017(8):96-97.

猜你喜欢

文明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兴趣与爱好
遵守规则文明出行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永不失落的文明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良好的数学素养依赖于学生学习的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