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码艺术设计的形式美与传统绘画
2019-09-10武叶楠苏家慧张旭
武叶楠 苏家慧 张旭
摘要:数码技术在艺术表现领域中开始形成自身独特的视觉表现语言,通过对传统艺术形式和数码艺术创作文化渊源的发掘,探讨数码艺术设计创作的视觉表现和美学趋向,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数码艺术,并且通过将传统绘画与数码艺术设计进行一定程度的融合发展,能够进一步促进艺术设计的表达形式,使相应的设计更具有艺术表达力。
关键词:数码艺术设计;形式美;传统绘画
1 数码艺术设计与传统绘画相辅相成的意义
数码艺术设计已经得到广泛使用,能够将艺术设计的展示效果更加新颖,并且对于形式美具有更好的把握,能够更好的吸引人们的关注度。虽然传统绘画艺术的表达呈现静态的特征,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以及表现能力不及数码形式的艺术设计,但传统绘画所蕴含的意境和韵味以及进行艺术设计的创意和指引,对数码艺术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需要对数码艺术设计进行透彻的了解,对于其特点以及与展示设计相契合的方面进行思考,将传统绘画的设计元素进行结合融入,从而才能促进两者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2 数码艺术设计的形式美与传统绘画的探究
2.1合理运用数码艺术设计的修改编辑能力
计算机语言能够支持多种设备的修改和编辑,能够让艺术更富有不断升级和完善的能力。在1980年就凭借数字媒体艺术开展了较多的艺术创作。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传统绘画著名的作品,艺术家将此画进行数字化编译,运用数码艺术设计的形式将不同的事物与此画进行一定程度的融合,从而表达出更多的艺术色彩。比如施瓦兹的名作《蒙娜&小狮子》,通过将达芬奇本人的脸庞与蒙娜丽莎进行拼凑,从而产生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效果,既表达了对达芬奇艺术能力的肯定以及仰慕,同时又将艺术作品的风格得以保存。数码艺术赋予艺术更多的开展空间,通过将各种信息进行编辑和修改,增添多种特效和内容,能够使展出设计更具有多样性和观赏性,这说明充分运用数码设计艺术的特征与传统绘画相结合,使艺术形式美更具有表达力。
2.2 艺术设计中运用传统绘画中的吉祥图案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吉祥的图案来赋予人们生活的气息,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有相应的吉祥物进行象征和类比,或者对于某一事件中蕴藏喜庆祝福的含义。比如通过对于动物的描绘来表达出龙凤吉祥、鸟语花香、鲤鱼跳龙门等多种喜庆的寓意。比如许多金银首饰以及珠宝的数码艺术设计中均采用这些传统绘画元素,来突显喜气盈门的意境。对于松柏竹叶等植物同样具有一定象征清高和品质优良的含义,可以通过运用传统文化中此类事物所传达的特点和内容进行数码艺术设计。因此设计不必盲目的追寻流行的元素以及刻意的抄袭国外的特写,应该充分的考虑到自身民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多种元素,从而使艺术设计更加具有特色,并且能够借助传统绘画中的吉祥图案来对数码艺术设计增加思想灵魂。最后应该注重吉祥图案所蕴含的典故,使广告受众者借助民俗以及相应通俗易懂的典故,从而对设计有更强的认同感。
2.3艺术设计中运用传统水墨画增强意境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水墨画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表达方式,水墨画中的意境往往能够很好地诠释出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和意识,更好地引起人们的共鸣。因此,在数码艺术设计中,善于应用水墨意境,同时,在对之把握的过程中,应将对内在意义的思考向更高的境界推进,而不可迷恋于表象,要追究生活的本义,探索对丰富精神领域的展现,将艺术展现的形式美通过水墨意境表现出来,不仅可以开阔设计思维,并且浓厚的民族底蕴还赋予广告一种别样的韵味,并使人们的思想更容易进入具有哲学意义的恒久的境界。例如,李宁品牌运动鞋的数码设计中,就有采用我国传统水墨绘画挑笔出风的效果,再加上数码艺术展现中男演员的武术动作配合,使整个设计更奔放自然,深入人心。
3数码艺术设计的形式美与传统绘画应注意的问题
艺术设计的整体创意需要通过合理借助传统绘画的特色和意境,进而再进行数码艺术的展示表达形式进行深入加工,才能出现应有的效果。并且需要根据环境场地的变化,来选择合适的展示形式和内容,不能出现技术提高,但却展示的内容质量呈现的设计深度得不到提升的现象。不能仅通过让人们获得新鲜感或刺激感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要在自身的艺术创作上添加更多的艺术元素,营造出更好的氛围和意境。虽然可以依赖众多的数码艺术设计技术和方法,但是需要将展示的内容设计放在第一位。
4 结束语
数码设计艺术和传统绘画为不可分割而论的整体,在现在技术的水平上将传统绘画进行结合能够展现出更加具有上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艺术形式。传统绘画中所传达的形式以及内容博大精深,在数码艺术设计中能够不断的挖掘,从而促进形式美更加完美的呈现。因此,在如今數码艺术设计中应重视传统文化的应用,注重形式美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任斌. 论数码艺术设计的形式美与传统绘画[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11-113.
[2] 郝冠男. 数码艺术的形式美与传统绘画的内在联系[J]. 科技尚品,000(007):256.
[3] 王正林. 试论传统绘画数字仿真的技术与艺术[J]. 安徽文学(下半月),000(002):143-144,147.
(作者单位:山东英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