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国际贸易实务高效课堂之信息化教学实践探究

2019-09-10徐玉洁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9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信息化教学中职

摘 要: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当下,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构建多元的网络环境,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下,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下中职国际贸易实务高效课堂信息化教学现状,接着重点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实践策略,以期为中职专业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中职;信息化教学;国际贸易实务

新时期背景下,更应该将学生放在主要的位置上,充分借助信息资源,科学且合理化的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准确的去获取相应的信息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同时,教师也要适当的转变固有观念,认识到每位学生的差异性,借助信息手段去推动当下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

一、中职国际贸易实务高效课堂信息化教学现状

(一)软件更新慢,资源单一

信息化在发展的时候,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手段也应该有所创新,由于软件的开发成本比较高,学校也缺乏高层次得到人才,假设软件无法得到快速的更新,实物操作的时候,导致学生的实践训练要远远落后理论教学。同时,学生只能借助网络去学习相应的课程知识点,整个学习形式过于的单一,只存在着答疑、测试和基础操作等板块,活动内容非常单一,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职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教师的信息化程度低,应用手段不够深入

虽然教师针对这门课程制定了相应的课件,但是由于自身的信息素养较低,所以制作出来的课件也非常的粗糙,尤其是在形式上,课件制作得不够精美,缺乏智能性,一些专业的课件功能也没有应用。同时,在内容上,没有将电子课件的优势性展现出来,缺乏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大多是借助文字来表示,无法将设备的辅助优势诠释出来。

二、中职国际贸易实务高效课堂信息化的教学实践策略

(一)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应该秉承着着教育性和精简性的原则,一方面,按照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性的补充和说明,借助Flash对其进行演示,将那些复杂化的问题利用最直接的方法呈现出来。另一方面,课件素材的选择上,应该将教学的主题展现出来,不要只是涵盖某个单一的元素,尽量简单明了,突显主题。多媒体课件制作前期,收集相应的文字、动画和图片等,从网络素材库中选择,课件的主题背景是adobephotoshop7.0软件,为了让学生对贸易的流程有一个大体的认知,在设计flash时采用动画展示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整体的教学效果。框架设计方面,秉承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设计框架的时候,主要的界面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进入到教学模块,主要是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另一个是辅助模块,涵盖了练习题和参考资料等。再者,页面设计的时候,美观、大方,尽量确保教和学的有效衔接,通过点击进入到任何的章节中,而且每一个章节会有多个部分,点击鼠标右键来跳转,同一个课件中也能实现有效的页面转换。最后,页面的色调尽量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环境氛围,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交互式选择题目、判断题,案例分析等,让学生进行选择性的作答,从而深化对知识的整体认知。

(二)仿真模拟教学,提高中职生的实践水平

国际贸易实务借助网络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优化的仿真模拟平台,这个软件系统中具备现代化、信息化和仿真为一体的平台,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整体的商业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也能快速的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实现理论和现实生活的有效衔接。仿真模拟练习大多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性化的教学,主要是教师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借助网络去完成相应的任务,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在引导的过程保证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例如在出口流程的教学中,借助企业实际案例,让学生按照已知条件去书写业务函电、出口报价等各项交易中的工作流程,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得到锻炼,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掌握到一些基础性比较强的实操技能。第二,协作式的教学,明确整体的教学目标、任务,学生则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教师要适当性的参与到其中,充当组织和评价的角色,而学生则是扮演出口商、进口商等,模仿签订合同的整个过程。借助这种方法,让中职生更为真切的感受到国际贸易在各个环节中的运用效果,让他们对工作流程有一个具体化的认知,使得学生对这些有综合性的认知,还能提高整体的实践水平。

(三)借助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互联网上还存在着许多同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热点话题,这些信息资源同时代发展是齐步前行的,不仅可以将其做出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主要内容,还让为学生提供更多全新的素材,为他们日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分析、整合的时候,需要借助网络资源开展相应的专题教育,然后形成具体个性化的动态体系,将一些理论点的精华都体现出来,这些专题中也包含了一些贸易术语,如若搭配上相应的实例,确保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这种方法真正将学生的主体性展现出来,既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此外,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中的相关案例,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点运用到案例中,例如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有一些商务谈判,但是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无法参与到相关实践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在网络上收集相应的资源上传在平台,为学生提供网址,让他们自行下载。这种教学方法同传统的模式相比,具备创新性,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

结束语:

中职国际贸易实务高效课堂的构建中,应该将信息化理念融入其中,借助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来进行优化教学,针对教学内容区进行仿真模拟练习,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養和信息素养。同时,教师也应该坚持多方面的评价方法,完善监督机制,制作成更多优秀的动态视频,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现实中的谈判场景,达到学做合一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金平.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四个做法[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7(9):12-13.

[2]朱莎莎.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32):220-221.

作者简介:

徐玉洁,(1993-) ,女,汉族,籍贯:贵州毕节,单位:贵州交通技师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实务信息化教学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