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2019-09-10许春燕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初中语文教学

许春燕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比较注重读与写的交互作用,这种教学理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还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素材和空间,使学生在写作时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在阅读中领会写作的内涵,两者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同等重要。这种模式能够为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

引言: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尤为适用,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教学中教师利用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通过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方式,真正挖掘出读写结合的优势和作用,以更好的提升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效果。

1以读促写,重视学生阅读积累

在小学写作与阅读经验的基础上,初中生已经用了基本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和方法,因此,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进入到更高层次的思维培养,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要以阅读积累作为重点,制定最科学、最合理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联系,在强化学生写作积累的同时,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和优化。

另外,除了课内积累,课外积累也非常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积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课外阅读,拓展和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进行整合,多样景色散文类描写类文章为主,从景色描写中让学生积累更多素材,激发学生对作的热爱。

2以写促读,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在读写结合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为学生安排写作练习,通过合理的写作训练,进一步深化学生对阅读的体悟,同时提高学生改写、编写的语文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对段落中词汇、名称、题材的修改,进行写作训练,通过看图写话、仿写等联系,深化学生对课文的体会,实现以写促读,优化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双重发展。另外,教师将课文与写作相联系,教会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用法,以议论文、说明文为例,阅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独自进行议论文、说明文的仿写,学生从中感受和体会语言的精确性与严谨性,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魅力[1]。

比如:《武陵春》和《望江南》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正确读音与节奏的培养作为重点,同时让学生的对相关词语进行理解,感受诗歌的内容和思想。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上积极与学生展开交流,并结合诗歌内容,以经典诗句为例,让学生进行对诗歌所描绘的情景进行描写,学生笔下的"风景"更不相同,教师在学生完成相关编写之后,展开交流和分享活动,让学生阅读自己的作品,并说说其中的含义,强化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又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提升,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刻。

3阅读时提取写作素材

初中阶段的写作,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较少,在写作中内容往往华而不实或理论空泛,在结合事例时眼界高而缺乏内在实质内容,从而导致假大空的文章比比皆是。所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写作素材的应用和理解,将文章内容恰当的提取出来作为未来写作时的材料,以此来充实写作内容,避免文章没有明确的主题。因此,写作需结合阅读,阅读是为写作丰富内涵,阅读当中所获取的知识和写作技巧同样对写作有着较大的益处[2]。

4利用阅读让学生进行仿写

初中语文学习时需要通过模仿来获得,这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而是需逐渐积累,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仿写是在一定量的阅读后根据原文模仿写出的文章,对仗整齐,教师侧面引导学生仿写各种文体格式,不但能够加强对原文的记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进行课内外的语文阅读时,学生通读原文后,首先对句型、写作方式进行分析,然后再模仿写作。仿写词语、句子、全文是由部分到整体,先是参考原有的词汇,并据此新编类似的词语进行描写,从而进行替换,然后仿写固定语句或句式,在模仿语法结构时,也要注意全文前后的连贯性,并且要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此基础上,全文的仿写也要抓住关键点,原文的全文构架是仿写的主要基础,在阅读时需理解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对仿写时主题的升华有着关键的作用。

5通过写作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的写作与阅读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在阅读为写作提供素材的同时,写作对阅读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学生在写作时自主创新的能力得到提升,思维活跃性更強,学生会将多方面的认知与对各类事物的理解综合在一起,并把平时积累的知识运用当中,这其实是学生对课外阅读和教材中的内容理解的过程,内容不断的丰富化,思想高度不断的提升,对于阅读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从对作文题目开始理解时,就考验阅读理解的能力,学生能够把握主题中心,理清写作要求,就是对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写作时把积累的知识列入内容里的时候,语序结构的合理安排,中心思想的确定,这些都有助于提升阅读能力,还可以引用成语、好句以及诗词歌赋等,这也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所学所阅的文章以及相关诗词,在运用中更深层次的了解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敦促学生学以致用,在写作运用中也要不断思考,提升阅读理解能力[3]。

6促使学生养成写阅读笔记和读后感的习惯

初中生课外阅读涉及较为广泛,在阅读中同步的记录和读后感的编写,有助于学生阅读、思考、书写三位一体的进行,使学生对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阅读笔记主要以词汇和句式积累为主,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语文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方式。读后感的撰写使学生的思维框架更具象化,在语言组织的过程中培养了写作的能力,学生同时可以把内心感想再次加工后升华到真情实感中,从而不断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提高学生写作时的思想境界与情感丰富,为学生的深度写作奠定基础。

结束语

阅读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础语文素养,写作也是如此。写作与阅读本身存在千丝万缕的练习,科学的写作训练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而有效的阅读赏析,有能够丰富学生写作积累,为学生语言输出提供更多支持。基于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和发挥读写结合的优势,通过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方式,优化和提升中学生阅读水平,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秀蕊,李永平,侯亮平,等.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4(12).

[2]刘燕清,李乾铭,楚怡君,等.以读导写以写促读——“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J].语文教学通讯,2015(14).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初中语文教学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