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班建设策略

2019-09-10胡业成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建设策略传统文化

胡业成

摘 要: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升,传统文化再次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很多小学都开始围绕传统文化构建特色班。本文分析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然后针对当前教学之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特色班;建设策略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而要想充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单纯依靠经济上的发展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强化文化上的建设力度。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班开始在小学阶段普及推广,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但是在肯定其成绩的过程之中,也不应该忽视建设过程之中所存在的客观不足。本文从传统文化的内涵分析入手,探究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体系之中的价值,并且从当前的客观教育现状分析出发,分析教学实践过程之中所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本研究将具备理论和实践双重层面的价值,首先,从理论角度来看,本文的分析能够充分厘清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这能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其次,从实践角度来看,本文在研究过程之中还将针对现状之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这也能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客观实践参考价值。

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班建设现状

正是因为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班具备多个方面的建设价值,所以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很多小学都开始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班的建设,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总体上来看,目前,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班的建设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足,这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所采取内容较为浅显,不足以体现传统文化特色

当前,很多小学也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班建设,但是在建设过程之中,一些教育工作者所采取的内容较为浅显,甚至还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将封建糟粕引入到课堂之上。比如,有些教师把《弟子规》这类作品不加批判地在课堂上推广,小学生因为没有鉴别能力,往往会照单全收,而其中的很多内容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班建设不仅无法取得理想化的教学效果,甚至还会传播错误的思想。

(二)教学观念较为保守,课堂气氛较为沉闷

当前,很多教育工作者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班建设的过程之中,还是存在着保守僵化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教育工作者甚至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搬到课堂上,这就让很多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班出现课堂氛围沉闷的情况,甚至很多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增大,而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出现逆反心理,这对于学生最终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升无疑是非常不利的。

(三)不善引导学生爱国意识的提升

传统文化是从悠久的历史之中孕育而来的,而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班建设的过程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往往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延伸,尤其是忽视了借助于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班建设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从而无法取得更为理想化的教學效果。

二、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班的建设策略

通过上文的分析不难看出,目前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班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足。唯有充分认识到此类不足,然后采取相应的优化策略,才能够实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认为,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班的建设策略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选内容,提升教学的质量

在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班的建设过程之中,内容是取得理想化的教学效果的关键。而这也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从而提升自身的内容鉴别能力,以此来确保教育效果。

比如,当很多学校的教师在开展《弟子规》的教学过程之中,往往会剔除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容,从而让学生接触到更为积极、更为纯净的内容。这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更为积极的价值观。

另外,在内容的筛选过程之中,也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客观接受能力。比如,有些学校在开展《论语》教学的过程之中,往往抽取一些内容简单、句子精炼的篇章供学生阅读,这能够降低学生的接受难度,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

(二)扭转理念,提升教学趣味性

针对当前一些学校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班的建设过程之中所存在的趣味性不足情况,建议广大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应该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从而给学生给为自由的学习空间。

比如,当前一些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班建设中,往往采取活动式的教学方式,像开展汉服大赛等。借助于此类活动能够让学生充满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为近距离地接触到我国传统文化,从而加深广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

再如,当前一些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班的建设过程之中,会开展古诗文的朗读竞赛活动,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或者背诵,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从而让古诗文的接受变得更为轻松,而竞赛模式的引入,除了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之外,也能够借此提升学生的兴趣。

(三)升华教学,培养爱国的意识

要想让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班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果,就应该借助于文化教育来实现爱国主义意识渗透,从而提升广大小学生对于爱国精神的理解。比如,当前有些学校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班的建设过程之中,会组织爱国主义主题读书会,读书会的书目由广大教育工作者推荐,或者由学生们自选。在阅读完这些素材之后,广大教育工作者会要求学生撰写读书报告或者阅读心得,这能够让学生的知识得到沉淀,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而要想让传统文化得到更为有效的推广,就离不开在教学之中的应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很多学校开始展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班建设。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班的建设价值,然后根据当前教学过程之中所存在的客观不足,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客观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记者王广禄.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思政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10-25(002).

[2]斯维.论公共文化视域下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J/OL].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2019-10-3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023.C.20191024.1103.006.html.

[3]李诗斌.传统文化与校外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2.

猜你喜欢

建设策略传统文化
小学班主任要如何做好班级的文化建设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