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学好小学语文的必由之路

2019-09-10郭秀兰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阅读

郭秀兰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阅读—-学好小学语文的必由之路展开论述。

关键词:阅读;学好小学语文;必由之路

引言

在小学语文阅读指导工作开展中,为了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需要按照学生教学工作实施中的要求,及时的对学生阅读指导教学方式调整。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的必要性

1.1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作为当前的工作重心,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语文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教育意义,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语文素养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全面型人才。

1.2教育教学存在问题

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中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其教学内容主要是语言文化,这种语言文化是当今社会人与人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基于当今的小学语文教育标准理念,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意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人才培养上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渐显现出弊端,不再适合当前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必须进行调整。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上的调整,强调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2.1教学理念落后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并未发生改变,他们认为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自制力和理解能力,因此不适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教师仍占据着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课堂上只能听到教师讲解,很少听到学生发言,加上缺少阅读时间,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本得不到提升,更别谈提高思维创新能力了。

2.2教学策略不合理

传统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教师作用最大化发挥,忽略了学生主观作用的发挥,小学语文的目的是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奠定基础。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是语文能力培养最深入的部分,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小学生的表达以及思维完善都发挥促进作用。所以在认识到学科意义的基础上就要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培养阅读能力。

2.3忽略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小学生缺乏阅读兴趣,他们认为看电视、录像、听录音更直观、生动,比看书有趣。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在这种缺乏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的课堂上,学生自然对阅读没有兴趣。

3改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3.1注重方法引导,逐渐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学生阅读是积累词汇、培养语感以及提升语文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重要意义。但是,因为小学生学习习惯还未养成,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是在流于形式,甚至是一目十行的阅读,所以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有效引导,把学生的读、思、用结合起来,提升阅读的实效性。其中,特别是注意要引导学生朗读。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范读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范读,让学生在听教师范读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去抓住重点与核心,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使学生几乎看见人物的形象,听见人物的声音,更能领会教师的感情,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学会如何去有效阅读。

3.2更新教学理念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常常无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教学理念显然是错误的,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以自己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自己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3精选文章,拓展阅读的实践

好文章有其独特的吸引力,这就是阅读的魅力所在,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既感受了人生、陶冶了情操,又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对文章的细读教学是十分有利的。对于优美文章的教学我们需要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首先,我们要为提问创设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对问题的解决,增强学生对问题探索的兴趣。其次,还需要创设一个活动的情境来渲染阅读的气氛。活动情境是伴随着活动过程的,是活动的催化剂。教师设计活动情境的时候一定要与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融为一体。例如,朗读优美文章时,配上柔美的音乐,就会给人带来愉悦的享受。在小组活动比赛时,适度地喊一些口号,有助于激励学生进取。集体合作时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

3.4注重兴趣引领,培养阅读习惯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说,兴趣对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兴趣的激发,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只有这样才能够养成勤于阅读和主动阅读的习惯,所以我们要注意在阅读兴趣的引领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程教学的安排,在课上、早午读等时间,和学生一起阅读,边读边析,给学生们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用直观的形式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事物。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器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学生创设一个愿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最后,为了让学生爱上阅读,让学生读更多的书,我每周都从图书室借来几十本书,“奖励”给爱读书的学生。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我国学生教学工作实施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教学工作,在现有学生教学工作开展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示出学生教学质量,需要按照学生教学工作开展中的要求,将阅读指导工作落实,这样才能保障在课外指导对策实施中,更加有效的为学生教育工作实施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先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研究[J].亚太教育,2019(08):68.

[2]李榕梅.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亚太教育,2019(08):102.

[3]李方亮.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十项策略[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

猜你喜欢

阅读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例谈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析小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高中化学的基本教学方法:阅读、实验与探究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浅谈农村中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现状和优化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