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2019-09-10曹谷香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新课改下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曹谷香

摘 要: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使小学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极受关注,其中重点指出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延伸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此促进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现从教育教学角度探究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学科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使小学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极受关注,其中重点指出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延伸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此促进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现从教育教学角度探究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学科的课堂效率。

1开展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素质教育,而且促进了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增强了数学教学的乐趣。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发散,充分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一起解决问题,相互配合交流,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仅如此,合作学习还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自我思考和讨论来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满足感。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小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在枯燥的小学数学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再是个人单独学习,而是大家一起学习,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学习互动,既学到知识,又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2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新时期教育的改革与实施,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和体会,从而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并从根本上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与观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全面提升。对于目前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行实施的模式来说,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思想与观念,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好地参与和投入到小学数学学习当中,从根本上满足新时期的教育需求,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另外,情境教学法作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当中所形成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不仅能够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还能改善传统的、死板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入到学习情境中,从而引发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做到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呈现出较高的学习效率及水平。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构建合适的学习氛围,并把学生引入到数学情境中,呈现出更好的状态与水准。

3借助游戏、故事,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问题情境首先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引领下,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学习。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具有趣味性的事物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方式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既可以通过趣味游戏、趣味故事等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还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形式进行趣味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游戏及观看趣味教学视频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地提出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概念,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注重教学实践,让学生在数学体验中爱上数学

实践是一种直观的学习数学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知识,还能增加学生的数学体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多创造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爱上数学,从而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积极配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数学实践分为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课堂实践,教师可以利用教室的实物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外实践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利用周末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家长建立紧密联系,让学生家长在生活中为学生增加数学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学校内外的数学实践中适应数学,爱上数学,将数学当作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结合数学实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喜爱数学,在数学的过程中做到积极参与。

5合理安排提问方式,注重差异提问对象

实际上,教师在提问时无论问题本身怎样,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个体。很多教师在提问时很喜欢问某几个固定的学生,这些学生不是学习中的佼佼者就是对于数学科目有着自我独特的逻辑思维和别样的爱好,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好的更好,差的越差”这种两极化的极端现象,这对于一个教师在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是不容乐观的。学生学习是一个群体,不能说因为某个学生对于问题本身有着一定的难度,教师就在某些方面如课堂提问上来选择“放弃”。这对于教师的原则来说是一件不体面的事情,同时对于学生本身来说既不利于学生发展,也是一种不公的表现。这种偏爱的教学方式会使得其他同学产生负面的学习态度,从而在学习中会提不起学习的激情和兴趣,从而导致学生“一步差,步步差”这种恶性循环现象的出现,这其实并不全是学生本身的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师本身的观念有关。所以说,教师在进行有效提问时要合理地安排提问对象,如此才能够让学生有着更好地发展。

结束语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与实施,逐步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其中数学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不仅转变了教学模式,也构建和完善了教学结构,旨在有效提高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效率与水平。

参考文献

[1]段兴德.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7(35):37.

[2]李亮.淺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J].学周刊,2017(35):66.

[3]邓细红.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学周刊,2017(35):73.

[4]张爱明.激活小学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7(35):108.

[5]朝天区朝天镇第二小学教师雷春燕.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N].广元日报,2017-11-30(A04).

猜你喜欢

新课改下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倡导教学方法多样化 防止教学模式形式化
如何创新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新课改下初中作文教学的转变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五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