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资源开发与实施探讨

2019-09-10郑晶梅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资源开发网络环境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小学语文培养目标转变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语言组织能力的提升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引导,辅助以作文的写作联系。语言组织能力不仅仅对当前的语文学习成绩有较大的影响,还对学生将来进入社会,积极融入社会生活有积极影响。因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进行了讨论分析,以帮助同学们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资源开发;实施探讨

前言:

根据笔者的观察,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仍然以传统的例文赏析、结构表述等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让同学们在习作的过程中有一套清晰明了的思路,老师在平时讲述的习作方法很难被利用。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教改新要求。很多学校抓住互联网迅速发展这一机遇,将发达的互联网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模式相结合,以求打造出更符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环境。随着互联网融入小学习作教学,“互联网+”教学模式像催化剂一样在教学中生根发芽。互联网以其图文并茂、声像具备的优势帮助学生积极形象思维,快速高效组织语言文字,将习作训练以一种更加形象的方式展示了出来。

一、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小学生由于课外写作素材的积累和生活经验的欠缺,导致写作内容过于空洞,缺少了写作素材的支持,就好像一座大楼空有外面骨架,少了内在的浇筑。小学生的习作流于形式,思想内容过于肤浅,语言组织能力有待提高,习作能力较差。

但是,伴随着互联网走入同学们的语文作文学习中,网络资源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为学生的语文习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学生可以在网络中收集找到更加符合自己习作的语文素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提供的作文资源,丰富自己的素材积累。

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对互联网上的习作素材进行甄别,筛选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素材,帮助同学们可以熟练的利用所学习的写作素材。

例如,以我国古典文化习俗为主题的习作训练中,教师可以收集互联网中的有关信息,整合利用,以多媒体放映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相关的习作素材。例如,分析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影响,老师可以播放相应的纪录片,让同学们对古代的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丝绸之路作为自古以来和外国友商进行往来贸易的重要方式,其分为古代丝绸之路和现代丝绸之路,然后衔接现代丝绸之路的发展,即习主席上台以后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建设的现代丝绸之路。古今紧密结合,不仅拓展了学生的习作素材,对学生的视野发展也很有帮助。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互联网对优秀文学作品进行赏读和品读,丰富知识储备和积累,助力习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组织同学们进行优秀作品分享会、辩论赛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把阅读成果用信息化手段展示,提高习作能力。

二、营造师生交流平台,提高课堂教学趣味

在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中,占据课堂主导地位的往往都是教师,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者和引领者,灌输式教学方法难免会局限学生的写作思路。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对思维更加感性的小学生来说,有趣的课堂教学、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习作练习中,老师可以通过网络空间营造出一个师生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网络空间中分享自己的创作思维和想法,教师也可以把有趣的作文素材放在交流平台中,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教师通过网络空间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优缺点,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例如,以传统孝道为主题的习作训练,教师在网络交流空间中开放出一个窗口,讓学生在交流空间中积极分享自己的习作想法和思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作文的提交情况,挑选出较为优秀的作文,供大家借鉴,以此来启发同学们的习作思路。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把同学们的优秀习作投放到公共视线中,接受公共读者的点评,更加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作文创作缺点,及时更正。记叙文的习作训练,学生应该通过记叙的事件将自己的真实情感充分融入到文中,感动自己感动读者。议论文的创作也是要严格遵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作思路进行,多种论证方法的使用,对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以达到习作目的。

三、优化写作批改

同样是对一个事件的描述,有些学生的描述像是在讲大白话索然无味,而有些学生的描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这就是习作技巧不同导致的结果。在习作训练中,有些同学的习作完全是大白话构成,整篇文章读下来就像是流水账,丝毫没有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的趣味。例如,学生对一件事物之美的形容,往往是千篇一律的太美了、太好看了,这种烂大街的词汇,文章不仅缺乏新意,还没有任何的趣味性。写作技巧的缺乏导致同学们的作文没有可读性。学生在对大熊猫的描述中,可这样写,大熊猫憨态可掬,走起路来胜似闲庭信步。在对熊猫的描写中,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还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因此,在习作过程中,合理的利用修辞手法、过渡句、关键词等写作技巧对文章生动性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批改和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准确把握学生习作中的优缺点,才可以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完善作文创作。

但是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给学生展示出来的仅仅是一个分数,对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毫无帮助。学生对于自己写作过程中的缺点丝毫不知,因此教师可以充分结合互联网教学的优点,一改传统的教师单一批改作文方式,通过互联网的优势,教师可以发展出多人批改、自我批改等多种作文批改方式,通过多种角度、多个特点看待学生创作出的习作,让学生发现自己和其他同学之间的写作差别,取长补短,快速提高习作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习作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作文教学特点,让学生的作文创作缺点充分暴露,教师针对学生习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说写作素材的缺失、写作思路的不明确或者写作技巧的不熟练等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解决途径。习作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小学生习作能力与阅读积累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应该做好引路人的角色,充分利用互联网中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习作习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赖淑珍.网络环境下小学习作教学资源开发与实施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14):237+238.

[2]林雯.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实施[J].华夏教师,2017(3):83-84.

[3]童蕾.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实施[J].教育现代化,2017(16):21-22.

作者简介:郑晶梅(1974.04-),女,汉族,湖南宁远人,本科学历,湖南永州宁远五小,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学

猜你喜欢

资源开发网络环境
川北大木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分析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地方性博物馆资源开发讨论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河南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