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化学课堂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初探

2019-09-10明立平

学习与科普 2019年9期
关键词:中职生科学素养培养策略

明立平

摘要: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密切结合的今天,科学素养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目前中职生的科学素养处于较低的水平,我们从扩大学生科学知识视野、提升辩证思维和实验技能、内化科学观念形成科学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升中职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中职生 科学素养 培养策略

在科学技术日益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今天,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影响着他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和他的行为。正如一个不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人会相信“水变油”,一个认为化学品有害的人会毫不犹豫选择“无化学添加”的产品。生活中,科学成果的不认同以及人们对伪科学的盲从,都与自身科学素养有关。

一、科学素养的含义

科学素养是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互相影响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青少年在科学知识技能掌握过程中形成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探究能力。当面对不同情境中的复杂问题或是选择时,能够基于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灵活运用知识技能进行科学探究,解决问题或是做出正确的决策。

为将科学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教学中来,我们将科学素养的结构分为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部分。在日常教学中教育目的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终身发展,在教育模式上兼顾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等思维品质。

二、中职生科学素养现状堪忧

目前,我省中职教育实施相对宽松的入学政策,年满16周岁的初中毕业生无需考试即可进入中职学校就读。初中毕业生去向主要有三种:一大部分继续接受学术教育通过夏季高考或是春季高考升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较少量毕业生直接走入社会,还有一部分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完成职业教育后走入社会。后面这两部分人接受教育时间最短,教育层次位于社会的最底层,科学素养水平也最低。其中中职生又占了大多数,中职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也就是国民科学素养的最低水平,提升中职生科学素养对于提升整个国民的科学素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对我校中职生接受科学教育水平调查显示:有的学生长期休学在家未进行科学教育;有的学生因学习习惯不好,在学校里基本没学到科学常识;有的学生觉得科学知识太难学不好科学。薄弱的知识基础预示着他们较低的科学素养,中职阶段的学习也成为他们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最后时光。在中职阶段帮助他们形成基本的科学认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技能,形成基本的科学观念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也是我们帮助他们弥补科学素养的最后机会。

三、化学课堂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策略

1、多方位、多渠道丰富学生科学知识

科学素养的培养首先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我们从人民网科普、科普中国、生活中的化学、化学人生等科普平台选取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对学生生活有意义的信息进行编辑,随机挑选学生作初次讲授后,在广泛听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选择性筛选。这些主题涉及到学生吃、穿、住、用、行等方面,如《食物这么吃才健康》我们介绍了龙葵素的处理方法、红烧肉中的化学反应原理、农药与食品安全等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在《“有毒”的化学品》中,我们介绍了化学品在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应用、化学品毒性与量的关系、化学品之间的转化等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化学品的正确认识。《吃药的正确姿势》中,我们介绍了生活中常见药品,识别哪些药品不可同时服用,哪些食物不可与某些药品同吃,药品的正确服用方法等帮助学生建立对待药品的正确态度。《美丽的炸弹》介绍了氢气球、充电宝、速热火锅、固体酒精燃料等学生常见又易发生危险的用品,介绍它们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发生危险时科学的处理措施,帮助学生能够在危险发生时能科学化解。《新型毒品那些事》中介绍毒品类似物一氧化氮、新型毒品邮票等,介绍毒品的危害,毒品使人上瘾的原理以及自我保护的措施,让学生形成对毒品的正确认识。丰富的生活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科学知识视野,拓宽了科学素养的广度。

2、以生活中案例为载体,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价值,提升学生科学技能。

科学素养的提升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技能,辩证思维、敢于质疑是科学素养提升的起点。由于中职生科学素养低,容易被表面看到的现象迷惑。我们利用实验室资源让学生独立完成小实验“油锅取物”、“神符显字”、“手指点灯”、“吹火不灭”等實验,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观念: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要思考背后的原理。遇到问题不盲从,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动手实验的方式弄清事情发生发展的原理。

实验技能是一项很重要的科学能力。我们首先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知道这些化学仪器的用途,明确生活中可用的替代物。其次帮助学生形成基本规范的操作步骤和实验思路,掌握控制变量、对比试验、多次实验等基本实验思路。最后对实验结论进行评价形成自己的认识。

我们通过生活中真实案例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辩证思维、辨别真伪,再通过实验提升学生实验技能。某饮料厂商宣称生产的饮料可以有效降低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并用实验加以验证:将一支烟完全燃烧后剩余的烟灰放入烧杯,加入200ml水,搅拌,滴入两滴无色酚酞,烧杯中溶液呈现红色。加入一定量该饮料(该饮料为无色)后,溶液红色退去。看了这则广告,很容易被“有图有真相”的视频所迷惑。我们提出六个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①滴入酚酞后溶液为什么变红?红色为什么会褪去?②烟灰中含有碳酸钾,碳酸钾溶于水后,水溶液呈现酸性还是碱性?该饮料中含有多种水果汁,添加有柠檬酸,其溶液呈现酸性还是碱性?③酚酞在酸性溶液、中性溶液中呈现什么颜色?④向烟灰溶液中滴加酚酞后,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溶液会呈现什么颜色?⑤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尼古丁、一氧化碳等破坏人体的那个器官?⑥果汁进入口腔后依次经过人体的那些器官?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利用实验得出以下结论:①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碱性环境中呈现红色,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呈现无色。②烟灰中含有碳酸钾,它的水溶液呈碱性,滴入酚酞后,酚酞呈现红色。③碳酸钾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映,溶液呈现中性。④吸烟主要损害我们的呼吸系统,会损伤肺。⑤果汁由口腔进入人体消化系统,依次经过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即可得出结论,做出自己的选择:该厂商为虚假宣传。

3、内化所学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价值观。

学生有了丰富的知识,掌握了进行一定的技能。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列活动引导学生将知识和技能转化成自身的价值观。

我校每年4月份确定为校园科普月,在四月份里,我们会进行科普知识宣讲比赛、科普作品比赛、科普实验等活动,学生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在活动中表达出来。同时我们学生会走进社区,通过将自己掌握的知识讲给他人进一步加深自己的认识。

中职生是社会技能人才的一部分,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既是他们自身成长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合格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泉泉;魏铭;刘霞,核心素养框架下科学素养的内涵与结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9(02).

[2]方武,试论高中物理教学中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J],精品课堂,2019.

[3]刘瑛,浅谈培养中职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以中职化学教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

[4]郑凌玲;周爱菊,高职院校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培养的实践[J],大学化学,2017,32(1),36-41.

猜你喜欢

中职生科学素养培养策略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整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