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类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浅探

2019-09-10周世军

成长 2019年9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思政教育途径

周世军

摘 要:现阶段国家倡导大范围实施思政教育,在这之中怎样让思政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融入到高职院校学生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之中就是所有教师们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将在分析其可行性的基础上,重点对教育途径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语文;思政教育;途径

1 引言

大学语文之中包含有非常丰富的思政内容,同时它还有以德育人的重要职责。其中的各种经典作品就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源泉,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们树立起来正确的观念,激发道德意识,培养起健康的习惯,提升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所以在当下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之中就必须要重视起语文在思政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并要求所有教师通过正确的方式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

2 可行性

2.1 大学语文中包含思政教育资源

在高职院校之中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课程,它在思政教育上发挥着很大的影响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必须要兼修文、工、商等多个方面,而学好语文,提升读写和表达能力,对于学生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现阶段高职院校中的大学语文课程之中内容众多,比如有先秦时期的诸子语录、有寓言故事,有短片的议论文,所以可以促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我们国家传统文化所存在的价值,进而明确其中自强不息的精神;除此之外还有古代的詩词歌赋、以及近现代的散文等作品,因此能够促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各种人物特点、遭遇以及社会变化和各类情感的表达,从而让大家对人性的善恶以及道德品质的优劣进行辨别;另外还包含有小说、杂文以及人物传记等内容,这些一般和我们的时代都比较贴近,其中所包含的社会经验、思想观念和情感会给学生们带来很大的启发作用[1]。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全部传达给学生们可以促使其更深一步地体会,进而提升自身品质和素养。

2.2 两者之间具有共通性

思政理论教学是一种显性教育,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重点在育人的过程中巩固大家的理想信念,因此是一种隐性教育。但是这两者的共同之处则都是人文性的课程,也都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大学语文之中所有的作品都会涉及到社会、哲学及历史,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最重要载体之一,最关键的是其作品之中对于现实生活和历史的反映,所展现出来的情感都会给学生们带来一定的积极意义,例如杜甫的诗作通常都具有极强的思想感染力[2]。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文化共性,它们一同作用于育人。总的来说,大学语文具备隐性思政教育功能,同时包含有大量的思政教育资源,和思政课程之间存在相应的文化共性,这些都是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条件和优势,进而去弥补当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缺陷,促进其建立起来全方位的思政教育体系。所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对于学生全方位思政教育来说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3 途径

3.1 设置思政目标,坚定理想信念

对于大学语文来说必须要先将专业教学目标确定下来,进其中的基础性和人文性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在其中充分了解中国文学的产生与发展,进而提升读写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将思政目标融入进去,并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实施价值导向,把主流价值渗透到知识传递之中去,以此将其隐性育人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改变原先只注重知识积累的价值观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理想信念,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践行。教师在具体教学的时候可以先通过课前的五分钟把思政内容导入进去,并让教师结合自己所授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引导大家去进行反思和感悟,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将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理想信念都传递给学生们[3]。

3.2 实施模块教学,贯穿思政教育

为了获得更好的政教学效果,对于当下大学语文这类意识形态相对比较强烈的人文课程来说,在具体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对其思政教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依照教材将那些具有浓郁思政特色的作品全部放在一起进行讲述,引入模块化教学模式。比如可以将“孔孟语录”以及杜甫的诗作等内容放在同一个板块进行教授,以此去弘扬相应的民本思想。“孔孟语录”之中尤为重视民本和社会,杜甫的诗作又经常呈现出来了对底层老百姓的关系与同情,所以将其联系在一起进行讲述,能够促使学生们渐渐学会从历史和个人的角度上对体会为人民服务和以民为本的基本思想,从而学会联系身边的人与事,进而有效体会民本思想。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健康且理性的价值观念深深植入到心底里,彰显出来大学语文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们的民本思想。

3.3 结合实际情况,落实思教理念

学生们在进行语文学习的时候对于语文本身的崇尚和认可会使其对课文之中的人物产生崇拜之情,进而给其日常的学习生活产生相应的典范作用。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其认识能力与学习能力都非常强,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可以快速且深刻地接受其中的知识内容,即便这样还是需要进行引导和实践的。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就必须要运用正确的方式去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将学生实际生活作为主要的切入点,同时以其实际生活为主要素材,引导大家将相关的德育素养融入到自身的日常实践及情感体验之中[4]。比如在教授民本思想的时候,就可以将“孔孟语录”的相关内容结合进去,使学生们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准重点谈一谈我们国家现行的各项民生工程,并重点探讨自己家乡及家庭所能够感受到的各项惠民政策。另外通过学校的各种活动,比如民族团结一家亲,让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同住同学,进一步感受古代先贤们所倡导的民本思想以及目前我们国家的社会和谐价值观念。

4 结束语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大学语文会给其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可以有效塑造出来学生们强大的道德素养。在这之中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们必须要先提升自身的大的素养,积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通过相应的课堂实践,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同时进行思政教育,实现全面育人。

参考文献:

[1] 杜红梅,尹佳.大学语文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分析及课程定位[J]. 学园,2018(33):102-103.

[2] 王兰香,净芳.大学语文的思政教育功能探析[J]. 汉字文化,2019(11).

[3] 夏习英.试论“大学语文”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名作欣赏, 2018,629(33):173-174.

[4] 务楠,耿红卫.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教育现状及策略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9,472(06):162-163.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思政教育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