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海区海洋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比较研究

2019-09-10王方方谢健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9年9期
关键词:南海区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

王方方 谢健

摘要:近年来我国沿海省、市、自治区的海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然而海洋自然生态系统却不断衰退,使得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加快推进“海洋强国”战略,促进海洋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对海洋经济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评价。文章以南海区为例,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结合南海区海洋经济与环境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南海区海洋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选取14个具有代表性和数据齐全的二级指标,对2006—2015年南海区海洋经济与环境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论显示:整体来看南海区海洋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趋势发展良好,但是从区域方面,南海区各地区之间的海洋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呈现不平衡发展现象,广东省有明显的优势,尤其体现在海洋经济发展能力方面。

关键词:南海区;海洋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marine economy of China′s coastal provinces and cities has developed rapidly.At the same time,marine natural ecosystem has been declining,mak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marine economy and the marine environment increasingly prominent.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promotion of the “Ocean Power” strategy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and the environment,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marine economy and the environment.Therefore,marine economy and the environmental system should be scientifically evaluated.Taking Nanhai District as an example,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factor analysis method,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n Nanhai District,the index system of marin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Nanhai District was established,and 14 representative and complete data were selected.The second-level indicators,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from 2006 to 2015 was implemented.The conclusion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trend of marin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as developing well,but from a regional perspective,the comprehensive capacity of marin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mong the province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was unevenly developed.There are obvious advantages,especially in the development capability of the marine economy.

Key words:Nanhai District,Marine economy and environ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Factor analysis

0 引言

2019年4月12日,自然資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18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83 415亿元,比上年增长6.7%,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3%。南海沿海经济带作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环,2017年末实现地区海洋生产总值20 844亿元,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20.46%。然而,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对海洋经济的发展同样也提出要求,海洋经济由高速发展逐渐向高质量发展转移。如何平衡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蓝色经济空间拓展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并行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南海海洋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目前,在对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性分析,主要包括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问题[1]和战略对策[2-3];二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4-7],以及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能力测算[8-11]。整体上看,评价指标选取主要有:狄乾斌等[12]和韩增林等[13]从数量维、质量维、时间维3个方面构建海洋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陈金良[6]从海洋污染程度、海洋环境治理、海洋经济损失以及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而程娜 [7]认为新常态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应涵盖海洋经济子系统、海洋环境子系统、海洋资源子系统、海洋社会子系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子系统、海洋民生子系统六大系统。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学者在进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时,指标体系构建多从海洋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等方面入手,而量化工具多涉及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

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来探究南海经济带海洋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通过对比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的海洋环境与经济的发展情况,从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两个维度分析南海历年整体及各区域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并进一步探究海洋环境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①在综合评价的指标选取时,摒弃了以往多维度的指标体系,仅从环境和经济角度来分析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更能体现两者关系。②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在指标上不需要人为确定权重,这样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1 南海区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的比较分析

1.1 经济带海洋经济发展呈区域不平衡现象

总体上看,广东、广西、海南的海洋经济增长表现出两种具有明显区别的规律趋势,由图1可知广东的海洋生产总值出现明显幅度的长期增长,并且在总量上也遥遥领先其余两个地区,然而从长期来看,广西和海南的海洋生产总值出现轻微幅度的增长趋势,并且这两个地区的海洋生产总值在总量上接近相同。

广东海洋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增速高于同期GDP,海洋生产总值从2010年8 000亿元余增长到2017年的1.8万亿元,年均增长超10%,连续23年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5,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5,海洋经济成为广东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如表1所示,2017年南海沿海经济带广东、广西以及海南海洋产业结构也呈现出新的变化。广东的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海洋第一和第三产业比重继续减少,海洋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第二产业下降了7.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了8.24个百分点。广西的海洋第一和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海南的海洋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海洋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23.2∶20.82∶55.98变为2017年的21.10∶19∶59.9。

1.2 经济带海洋环境问题不容忽视

伴随着南海沿海经济带海洋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总体保持协调发展,南海沿海经济带的海洋生态环境的质量发生了一些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广东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业化发展早,人口密度高,水域水质污染的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是南海沿海经济带3个地区污染程度最高的。2016年广东近岸海域中,清洁海域面积约占该海域面积的65%~77%,严重污染海域面积约占该海域面积的5.5%~11%,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珠江口以及汕头近岸、江门近岸和湛江港等局部海域。广西近岸海域中,清洁海域面积约占该海域面积的63%~92%,严重污染海域面积约占该海域面积的2.2%以下。海南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状况良好,四季基本符合清洁海域。

从2011—2016年,南海沿海经济带三大地区工业废水排放量的情况来看,广东和广西的废水排放量都呈下降的趋势,但从折线的斜率来看,广西近年来废水排放量下降的速度更大,而海南近几年的废水排放量几乎没什么变化,并且处于较低的水平,这是由于海南一直将旅游业作为全省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格外重视(图2)。

2 南海区海洋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综合南海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情况,借鉴之前的文献中学者选取的指标,并充分考虑数据信息收集的可行性,从南海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两个方面构建南海区海洋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海洋生产总值、海洋第三产业占比、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等14个三级指标,具体见表2。

2.2 研究方法与数据

2.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2006—2016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由于原始指标中X9和X10都是负向指标,需要进行正向化,然后将14个指标用公式xi=(Xi-Xi)/Si进行标准化,其中xi为实际值,Xi为平均值,Si为标准差。

2.2.2 实证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南海区海洋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有一定相关性的多个原变量重新组合成少数几个无关的综合变量来代替原变量,并反映出原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即为“ 降维 ”。

因子分析法也是一种数据降维技术,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少数几个新变量的线性组合来表示多个原变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所采用的是林海明教授的因子分析L模型[14],该模型相比较于传统的因子分析模型更具有优良性。

本研究中首先评价整个南海区的海洋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分别对广东、广西、海南的海洋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进行数据的预处理,即正向化和标准化,前面已经说明这里不再介绍;变量可降维的判定,由表相关阵R(表3),X1与X4、X5、X6等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即变量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故可降维。

(2)选出简单结构的初始、旋转因子载荷阵。

14列初始因子载荷阵B014每行有最大绝对值的最小列数矩阵为B03,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BT3,…BT14,计算因子载荷每行元素最大绝对值的平均值,由表4可知,B03最大,则用主成分代替原变量X最好。

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南海沿海经济带3个省、自治区海洋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

(1)确定因子是否旋轉:主成分分析下,14列初始因子载荷阵B014每行有最大绝对值的最小列数的初始因子载荷B05,对比初始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每行元素最大绝对值的平均值,由表7可知,用BT5的旋转后因子代替原变量更好或者较合理,故用旋转后因子。

(2)确定因子个数:变量正态分布下,取显著性水平为5%,由显著相关临界值r(25)=0.381。

2.3 评价

图3是根据表5主成分值和综合主成分值排序所得,近10年南海区海洋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年上升;其中海洋经济发展促进与制约成分从2006—2008年一直处于下降,但是2008年后总体趋势一直处于上升,海洋经济发展促进与制约成分Y1全面得到提升。

Y1中与X1-X8以及X10显著正相关,由于X10是负向指标,即Y1与X10负相关,与X11、X12显著负相关,这反映出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内在关系;海洋环境的污染以及海洋环境的治理对于海洋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负向影响。Y2一直呈现较大的波动状态,Y2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海区的环境资源情况。Y3代表着工业固体的排放成分,也一直呈现波动状态,从2011年过后,开始呈下降趋势,意味着2011年后开始南海区工业固体的排放有明显地减少。

图4给出了2007—2015年南海区海洋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图,从图4中可以看出,南海区的海洋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呈现区域不平衡的现象,相比较其余两个地区,广东的海洋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明显的优势。

F1因子中与X1、X3、X4、X5、X6、X7、X8、X11、X14显著正相关,该成分中,除X11与X14外其余都和海洋经济发展有很大联系,由图5可知,南海区海洋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中F1因子即主要海洋经济因子具有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和其余两个地区相比,广东的主要海洋经济因子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广西和海南的主要海洋经济因子变化不大,广西有轻微的上涨趋势,但不明显。这表明广东的海洋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优势。

F2中与X10显著负相关、与X11、X12显著正相关,这3项都是与海洋环境有直接影响的,X11、X12直接反映了海洋环境治理力度,由图6可知,广东和广西的主要海洋环境因子在2007 —2009年波动较大,广东的主要海洋环境因子在2009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到2013年开始逐渐趋向稳定,而广西F2因子从2009后开始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这表明广东和广西在海洋环境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而海南的主要海洋環境因子基本趋于稳定,这和海南大力发展旅游业,严格保护环境的举措有很大关系。

F3与X2、X6显著正相关,与X14显著负相关,由图7可知,海南的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对比因子具有明显的优势,广东次之,广西最后,一方面是由于广东和海南的海洋经济第三产业均占比较高,达到50%左右;另一方面是因为二者的海洋旅客运输业都远高于广西。

3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采用2007—2016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数据,研究南海区海洋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主要结论有:①南海区海洋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从2009年以后出现逐年上升趋势;②南海区各地区之间的海洋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呈现区域不平衡发展现象,广东具有明显的优势;③相比于其他两地,广东具有很强的海洋经济发展能力,其对于海洋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④海洋环境的治理对海洋经济的发展有负向影响。

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可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南海区海洋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应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海洋资源开发体系,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建立健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绿色市场准入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抑制不合理的海洋资源开发需求,引导海洋资源利用产业健康科学发展[16];同时,南海区应该充分利用建设“海洋丝绸之路”和 “海洋强国战略”的契机,加强海洋科技人员的投入,创新产学研合作方式,不断完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从区域视角来看,广东要继续加强科研机构的建设,维护自身海洋科研实力,将海洋科技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以科技进步带动海洋发展,同时,结合广东的资源和特色,大力发展滨海旅游,实现海洋产业的多极化发展。同时,建立海洋生态保护机制,加快海洋污染的防御和生态恢复。广西要大力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加快发展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包括海洋渔业、制造业等。提倡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如海洋交通运输、生物医药等。要大力吸纳海洋科技人才,加强海洋科研项目的扶持。同时,也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海南应充分利用自身区位条件和环境优势,重点发展海岛旅游业,创新海洋科技体系,依靠科技力量,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调整渔业捕捞和养殖结构,发展外海和远洋捕捞业,促进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地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海洋产业,广东和广西要充分利用海洋第二、第三产业优势,海南应继续发挥海洋第一、第三产业优势,各地区之间形成优势产业互补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明.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0(5):34-38+66.

[2] 夏荣静.推进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2(24):45-49.

[3] 金光磊,张开城.广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J].开放导报,2013(1):39-41.

[4] 冯晓波,赵勇.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证研究[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11):211-213.

[5] 狄乾斌,韩增林.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3):117-121.

[6] 陈金良.我国海洋经济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1):18-23.

[7] 程娜.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J].学习与探索,2017(5):116-122.

[8] 白福臣.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25(4):136-138.

[9] 秦宏,孙浩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东岳论丛,2011,32(1):139-142.

[10] 刘明.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7(15):120-124.

[11] 李佳璐,胡昊,贾大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构建及实证研究:以上海为例[J].海洋环境科学,2015,34(6):942-948.

[12] 狄乾斌,王小娟,耿雅冬,等.辽宁省海洋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5):25-28.

[13] 韩增林,胡伟,钟敬秋,等.基于能值分析的中国海洋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J].生态学报,2017,37(8):2563-2574.

[14] 林海明.因子分析模型L的优良性和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30(3):96-113.

[15] 林海明,杜子芳.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应该注意的问题[J].统计研究,2013,30(8):25-31.

[16] 李加林,马仁锋.中国海洋资源环境与海洋经济研究40年发展报告[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南海区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
一抹新生的绿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对南海区居民就医行为影响研究
新常态下南海区海洋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SPSS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