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核心素养下的主题教学模式

2019-09-10韩毅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主题教学高中核心素养

韩毅

摘 要:伴随着教育的深入改革,2015年教育部门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与讨论,将主题教学纳入核心素养教育计划之中,期望通过主题教学改掉应试思想养成了“但求做题,不求联系”的不良教育习性,改掉“课时主义”错误。自此以后,主题教学与核心素养产生了密切的联系,2017年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正式提出了主题教学,主题教学成为了学生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故而,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与培养离不开主题教学模式,本文探究了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数学主题教学。

关键词:高中 数学 核心素养 主题教学

主题教学是基于某个“关键词”、“中心词”的资源整合式教学。在主题教学中,师生互动是基础环境,学生的认知经验是问题探究、信息整合和知识迁移的基本动力,而完善认知结构、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增强问题解决能力是根本目的。而数学核心素养是一个综合性名词,内含丰富的知识维度,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等等,这些都可作为主题教学的中心词,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消化中心词,培养数学核心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以某个知识点为主题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成数学核心素养。总之,主题教学是核心素养的成长环境,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与培养作用重大。

一、核心素养下主题教学的原则

(一)整合性原则

传统数学课堂上,教师嘴边常挂的词汇是“知识点”、“考点”,数学学习是独立知识点的学习。而主题教学与之相反,主题教学是某个关键词下的网状教学,知识之间建立了无形的联系。故而,主题教学要遵循整合性原则,站在整体的高度上看待零散的知识,将知识联结、整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让学生全面、立体地学习数学。

(二)逻辑性原则

主题教学是某一区域知识的教学。由单个知识转移到区域知识,知识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样渐进式地呈现知识,学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主题,实现主题的个性化解读。

(三)主体性原则

主题教学中,学生的认知经验是主体教学发生、发展的基本动力。故而,主题教学要遵循主体性原则,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中心设计教学,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核心素养下主题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确定主题,以核心素养为中心整合教学内容

主题教学,主题在先,教学在后。分析主题、整合知识是主题教学有序进行的保障。如果教师不了解新知与旧知的联系,不清楚新知的实际背景,无法阐述新知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无法建立新知与核心素养的内在关系,知识将仍是一盘散沙,主题教学毫无意义。故而,主题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确定好主题,确定好主题知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握全局,指导学生有效培养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直线与方程”时,面对一章零散的知识点,我进行了综合性分析。经过分析,我发现:该章节知识突出了数学建模素养、逻辑推理素养以及数学运算素养等维度的核心素养。根据这一认知,我以“逻辑推理素养”为主题设计了主题教学。在该主题下,首先,搜集、整理与“直线与方程”有关的知识点,包括:斜率角及斜率、直线方程形式、直线位置关系、距离公式、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其次,根据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整理知识点,安排课时,引导学生有序地学习知识;最后,总结、概括主题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构建知识框架体系。由于主题教学下知识的学习存在逻辑顺序,学生在利用知识经验体验知识、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悄然生成了逻辑推理素养,发展了数学核心素养。

(二)布置任务,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实施教学活动

主题教学是一种综合性学习活动,学习内容繁多、学习过程长。由于主题教学过程性较强,教师可以将任务教学贯穿到主题教学中,分阶段布置主题任务,让学生明确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有效展开学习行动,学习、发展多种技能,在建构完整框架的同时全面发展数学学习能力。与此同时,主题任务还巧妙地将核心素养融入到了学习生成和成长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时,面对主题教学内容,我设计了阶段性任务,让教学富有生成性,让学生全面发展数学能力。

第一阶段,体验问题情境,理解“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存在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在该阶段,我融入了许多生活场景和案例,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客观、真实地感受点、直线与平面的关系,以及三者关系在生活中的运用,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奠定深入学习的基础。

第二阶段,猜想、推导、归纳,掌握定理和性质。该阶段,我要求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推导“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和“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促使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建立知识内部联系,发展直观形象、逻辑推理等素养。

在主题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的串联,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了知识,发展了数学核心素养。

(三)创新作业,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差异获取智慧

作业是知识巩固和升华、核心素养迁移和深化的重要途径。所以,核心素养下的主题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作业的设计与运用。而关于主题教学下的作业设计,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发展以外,教师还要恰当地融入锻造能力与素养的数学内容,满足学生的能力、素养需求,实现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圆与方程”时,主题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有所差异。面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不同层次、体现不同能力的作业,内容如下:

1.基础性作业,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素养。比如,圆A的半径是3,圆心在y轴的上半轴上,直线2x+3y+5=0与圆A相切,求圆A的方程。

2.综合性作业,培养学生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学建模等素养。比如,等边三角形的顶点是A(8,4),底边一个端点是B(6,10),求另一端点的运动轨迹。

主题教学过程中,由于作业内容呈现层次化特征,不同学生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学习了知识,既完善了知识框架,又培养了数学核心素养。

(四)优化评价,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科学评价自我

主题教学中,评价是渗透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目前的评价形式无法满足主题教学的要求。高中数学课堂上,当前的教学评价属于结果性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成果。而主题教学属于过程性教学,关注学生的能力和素养。鉴于此,教师必须优化教学评价,以核心素养为中心设计评价内容,形成生长性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自我的过程中逐渐扎实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时,以该主题为中心,我串联了关于空间几何的知识。然而,学生到底学得怎么样?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核心素养渗透效果如何?我并不是十分的清楚和了解。于是,我设计了过程性评价,每个阶段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评价,让师生全面了解知识掌握情况、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及个人欠缺的能力和素养。然后,师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优化主题教学效果,扎实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养。

综上所述,主题教学改变了学习和教学方式。主题教学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习惯从整体立意,有点到面地学习知识,建立知识内部联系,块状化地掌握知识,这不仅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而且推动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所以,随着核心素养地位的突出,数学课堂应该加重主题教学的比重,通过主题教学模式优化数学课堂,推动数学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主题式教学与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融合[J].高考(综合版),2014,(2):51.

[2]付丽,孙京红.理解数学核心素养践行深度学习[J].基础教育课程,2018,(20):30-33.

[3]李中会.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主题教学研究——以垂直为例[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主题教学高中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J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证研究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探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