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实践与探索
2019-09-10钟志辉
钟志辉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两个重要的内容,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它们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我们应采取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从而提升语文素质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读写结合;积累;训练;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两个重要的内容,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它们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是建立在“读书破万卷”的基础上的。著名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万卷山积,一篇吟成。”“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些诗句和俗语,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非常重要的途径,这既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也符合当前的语文课改的精神。我应根据教材特点,将阅读教学和习作练笔巧妙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鼓励模仿和创造性练笔,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从而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呢?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活动对此进行阐述。
一、通过阅读积累语言,夯实写作基础
准确而又生动的词句可以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如果积累的词汇有限,学生写作文也只能是“茶壶里面煮饺子——有货倒不出”,不能尽情表达。所以,我在教学中经常教育学生要学会“拿来主义”,在学习课文或阅读课外书时,要把看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为自己所用,适时地引用这些好词佳句,就能为自己的文章增添光彩。
对于重要课文,一定要加强背诵。新编教材所选入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名篇佳作,文笔优美,反复阅读背诵,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要求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多读、多背,不但要求学生诵读课本所要求背诵和默写的诗词、文章,还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他们介绍课标推荐的阅读内容,要求把背诵的范围扩展到课本之外。经过2至3年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明显提升,日记、作文用词准确,行文流畅,妙词佳句频出。此外,复述课文也是很重要的训练手段。复述是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挑选一些有情节突出、便于记忆的片段,引导学生抓住片段中的精彩词语、关键语句进行复述。这样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其学会把书面语言转化为个人语言。
要想拥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仅靠课堂上的读读背背是不够的,应该鼓励学生博览群书。为此,可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向学生推荐有阅读价值的书目,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一是可以按不同阶段的要求,结合学生的阅读水平,适当推荐书目,并指导学生采用浏览、跳读、摘记、旁注、收集名言警句、写心得等方式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果,积累语言材料。二是可以开展读书汇报活动,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兴趣是激发出来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要多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们听到同学、老师的掌声,才能真正使他们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品尝到语言积累的乐趣,从而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通过阅读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掌握写作技能
作文既是一项智力活动,也是一项技能活动。有的学生爱看课外书,有一定的语言积累,但却不会写作文。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掌握把知识迁移运用的方法。知识的迁移运用,最基本、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模仿。可以从仿写句子开始,逐渐过渡到仿写典型段落,仿写好文章的写作结构、手法等。
1. 仿写句式
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在对圆明园的“建筑”“文物”的介绍和描写精妙绝伦,而这两部分内容之间是用这样一句话来过渡的:“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过渡十分自然,前后浑然一体。我就指导学生,在介绍某一事物的两个特点时,学着用“不但……还……”的句式,将两个特点贯穿起来。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个方法。
2. 仿写典型段落
比如,当学生写《美丽的公园》时,可以仿照《秋天的雨》中第二自然段写菊花仙子的段落:“花园里的花争奇斗艳,五颜六色,有红的、白的、黄的……美丽的花儿在风中频频点头。”学习《海滨小城》一文后,引导学生揣摩作者描写海面、海滩的段落,再要求以《我的家乡》为题,写出家乡的美丽景色。
3. 仿写好文章的写作结构、手法
许多文章的立意独具匠心,是值得学生模仿学习的。教师要有机地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作者确定主题和表达中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立意能力。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开头的自然段写道:“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接着,分四个自然段,按四个季节的顺序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最后一个自然段写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很明显,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来构局谋篇的,非常典型。我就要求学生以后写景的文章都可以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来写。学生们也觉得这种写法相对比较简单,容易上手。学习《新型玻璃》一文后,我让学生学习课文中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文具盒》为题,写出文具盒的种类和功能。这样进行仿写练习,就可以让学生把在阅读中学到的相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写作之中去。
三、通过写作促进阅读深化,活学活用
叶圣陶认为:“能力并不是一会儿从无到有的。任何能力的形成,一要得其道,二要经常训练,训练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能力。”如果只是一味强调阅读,而忽略写作练习,是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阅读只是语言的积累过程,要想灵活自如地运用大脑中积累的语言信息,把它整合成自己的语言,就必须提高语言运用的频率。因此,应要求学生多进行写作练习。
1. 让学生坚持写日记
日记可以记录生活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人、事、景、物,记录内心的想法或情感。写日记,既可以训练运用语言的能力,又可以锻炼观察生活的能力,是一种极佳的练笔方式。坚持写日记,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平时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当中。在日记里,学生总会有一些新奇的想法或独到的见解,写得越多,思考得越多,如此一来,思维也得到了拓展。
2. 鼓励学生课外练笔,培养写作兴趣
课外练笔有利于学生养成观察、阅读、思考、写作的良好习惯。练笔的方式和要求可以灵活选择,可以天天练,也可以隔日练;可以写一两百字,也可以写三五百字;可以記叙、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学生可写熟悉的人物特征、印象,可写运动场上的精彩瞬间,可写在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可写自己的奇思怪想、喜怒哀乐。总之,让学生尽情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形式不拘,内容不限,可自由自在地写“放胆文”“兴趣文”。另外,要把写作文当“日课”,天天练笔,天天观察,天天阅读,天天思考。
我会在班上开展“练笔展评”,让学生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文章写得多的、写得好的,我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表扬,指出其中的闪光之处。看到同学们羡慕的眼光,写得好的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更浓;写得差一点的同学看到了差距,也会受到了鞭策。于是,同学们的练笔,就会慢慢地走上正轨了。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坚持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让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以模仿为桥梁,以片段训练为手段,引导学生学习范文,勤于借鉴、善于借鉴别人的好写法,将知识转化成技能,能切实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习作能力,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语文素质教育教学质量也由此得以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