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F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2019-09-10刘琦红 黄天娥 赵秀平 路景菊 秦岚
刘琦红 黄天娥 赵秀平 路景菊 秦岚
【摘要】 英语在当今世界已成为国际交流首选语言媒介。在英语通用语(ELF)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要以培养“既能把国外先进文化引进来、又能把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出去的人才”为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当中。本文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选择上做了深入的探究,提出大学英语课程要教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普世价值观念和体现民族灵魂的知识,并论述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英语通用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刘琦红,黄天娥,赵秀平,路景菊,秦岚,河北经贸大学。
【基金项目】1.河北经贸大学2019年度教学研究项目:“‘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基于ELF理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编号:2019JYY65)。2.河北省教育厅2018年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大学英语教学中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研究”(项目编号:GH181081)。3.河北经贸大学2018年度教学研究项目:“学科融合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中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8JYZ07)。
一、研究背景
ELF(English as Lingua Franca)即英语作为通用语,指的是把英语作为不同国家或不同母语者之间交流活动的媒介语言。当今世界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推进施,中国在国际上交往与合作的对象越来越多,领域也越来越广。现有的小语种外语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就承担起了中国“一带一路”大部分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的语言媒介的任务。
在此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要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现代化人才服务,要为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双向交流服务;要培养在国际政治经济往来中,既了解对方文化、能把对方文化“引进来”,也能够流畅地向对方传达中华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人才。具体到教学中,我们要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在日后的涉外工作中能够用英语顺利完成各项交流工作;使其既能用英语来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又能用英语来弘扬中国文化。这就要求大学英语课程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聚焦于英语国家的文化,同时也要兼顾中国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在向外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相对于其他学科的优势作用。
二、优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被外国人理解和接受。在英语通用语背景下,我们必须本着“先易后难、先通俗后经典”的原则来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适于普通外国人理解和接受的部分,把它们纳入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当中。
1. 符合人类普世价值观念的中华优秀傳统文化内容要首先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普世价值观念,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化中共通的内容,即人类的共有情感。不论哪个国家或民族,不论他们说什么语言,其文化中都会有一些共同的部分,比如节日文化,爱国教育,诚实守信等等。这些普世价值观念,任何人都能在自己的母语文化中找到相应的影子,因此不会存在理解障碍。
(1)节日文化。学生可以流畅地表达英语节日文化,但是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英语表达却不很清楚。近年来中小学英语教材改革,有意识地克服了英语中的“中华文化失语”现象,但大学英语教材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知识并没有进行更多探讨,以至于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表达仍停留在中学生的水平。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取中英文化当中类似的传统节日进行文化的对比学习,以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如中国的春节和英语国家的圣诞节都是最大的节日,节日庆祝的宗旨都是全家团聚,辞旧迎新。因此我们可以这两大类似节日背后所透射出来的文化现象进行对比教学,增强学习效果。再如情人节。中英两种文化中情人节的时间、表达方式及所反映的文化都不同。通过对比,让学生熟练用英语表达西方情人节文化的同时,也能流畅表达中国的情人节文化。此外,中国的中秋节与美国的感恩节也相近,都含有在收获季节庆祝丰收之意。通过对比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表达中秋文化的同时,对其产生更加深刻的民族情感认同。
(2)爱国教育。全世界无论何种文化,都会包含热爱祖国的部分,他们都会以各种方式教育自己的公民热爱祖国。爱国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传承其文化的重要基础。对祖国的热爱,在英语文化当中表现为对于国旗国徽国歌的尊重及对于为国做出贡献的英雄人物的尊重。我们的学生比较熟悉英语国家的人们怎样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可是涉及中华文化当中爱国教育的部分,学生表达起来就不那么得心应手了。因为中华优秀传统化中爱国教育的方式方法和素材都具备典型的“中式”特征,需要通过专门的词汇来表达。因此我们要以典型的人物为线索,选取其有代表性的事例作为语言素材,以适当形式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熟知“中式”爱国教育的英文表达,从而在对外交往中传达中国人爱国情怀时“有言可依”。
(3)诚实守信。英语教材中不乏英美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比如华盛顿总统勇于承认自己用小斧头砍倒父亲樱桃树的故事和林肯总统在当店员的时候为了归还顾客多付的钱而奔走好几公里送还的故事,可是中华文化中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却寥寥无几。如此一来,我们的学生在对外交往中如何能够流利地表达中国人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呢?鉴于此,在教授英语国家名人诚实守信的内容时,我们也可以适当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诚实守信的名人事例,如商鞅立木为信,季布一诺千金,曾子杀猪等等,让学生在英语课上把这些语言表达学会、用熟,在国际交往中“言有所依”。
2.体现民族灵魂的经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要重点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所谓体现民族灵魂的经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指的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化的独特文化知识。这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作为重点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但是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时要注重知识的广度而非深度。
(1)文学与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包括古诗文、唐诗宋词和古典小说等。
由于英语和汉语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完全不一样,英语是表音语言,汉语是表意语言。所以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学形式上对应物比较少,除了小说以外,基本不具备可比性。汉语文学作品,对于不具备一定专业汉语知识的外国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因此,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学知识,只需要简单了解一下代表性的作家,以及中国古代四大古典小说的名称和大概故事情节即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及他的文学作品,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应当有所涉及,因为这是全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在学生将来的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概率较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音乐美术绘画等艺术作品,属于有形的东西,在英语当中的表达就简单多了。在这方面,要侧重于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华艺术作品的特点、创作形式、创作手法等基本知识即可。
(2)哲学与道德。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说英语的人大相径庭,就连中国人和英美国家的人落笔成文的逻辑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在国际交往中,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往往会对中国人说话、做事、写文章的方式表示很难理解,这也许是他们不了解中国哲学的缘故。所以我们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哲学的知识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教授给学生,以期有利于他们日后的国际交往。
决定中国人行为标准的中华传统道德标准中有很多与英语文化当中的道德标准不一致,甚至相违背,这是中国人和外国人在进行跨文化交往中产生文化冲突的原因所在。很多外国人不理解中国人的道德规范,在某种情况下甚至会误解中国人的行为。所以对于一些独特的但又是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道德标准,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着重介绍。
(3)科学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然包含中华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各类科学知识。这部分知识除了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以外,还包括数学(如圆周率)、天文学、农业、工业、医学等。对于这些知识,可以采取通过学习代表性人物的英文传记故事的方式,来熟悉它们所涵盖的各类专业词汇等等。因为除了专业性的国际交往以外,学生日后的跨文化交流,不会涉及太多此类专业知识,所以教学目标以能够概括地介绍相关人物和其的成就即可。
(4)地理历史知识。大学英语教学要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中国地理概况,包括面积、人口、行政区划、地形地貌、旅游资源、民族及风土人情等等。中华历史知识的教学要“厚今薄古”。学生要对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国情比较熟悉。因为在国际交往当中,人们更加注重的是当代中国社会所取得成就和成功的经验。
有一点需要特殊注意,因为地理和历史知识往往都是有机结合的。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香港、台湾、澳门很感兴趣,虽然是表面是地理问题,但跟历史问题紧密结合,所以我们要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着重地突出这些问题的历史渊源,来龙去脉,以便学生在给外国人介绍的过程中能“有词可用”并“用词准确”。
三、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措施
1. 优选现有教材内容,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校本教材。保持现有教材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可以采取编制校本教材的方式,适当补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内容。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可在一年级两个学期的教学中,教授普世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二年级两个学期教授经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符合教学规律,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 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时间和效果。在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后,教学总量势必增加,而大学英语教学的总课时量却不会增加。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教学和学习效果,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方式和手段,如云课堂,雨课堂,微课,慕课,私播课等,充分利用线上的各种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课下的时间,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開发适合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软件。虽然开发应用软件在人力、物力及智力方面投入相对较大,但应用手机或电脑软件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英语教学,直观、高效,教学效果势必会事半功倍。
4. 以考促学,建立合理的考评方式,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施。要打破传统纸笔考试的陈规,创新适合于大学英语课程中考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教育效果的有效方式,力求让学生学得牢、记得住、用得上。
参考文献:
[1]赵岚.在英语教学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高等教育,2016,17.
[2]张录文.跨文化教育视阈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讨[J].高教学刊,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