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问题导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严成群
严成群
【摘要】问题导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新知识的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极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能够有效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问题导学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的掌握新的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导学法;学生主体
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仍然习惯等着老师来讲解知识点。学生不敢问、不会問、不想问,无问题可问,他们的问题意识逐渐淡化。为了落实数学新课改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于是提出了“问题导学法”。问题导学法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中心和纽带,对课堂问题进行精心设计,与教学教材实际有效结合,用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导学法并不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最终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目的,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时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问题导学法的过程如下。
一、问题导学,有效预习
此环节以教材文本为主要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制定各种问题导学单,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去预习。
第一,教师要明确学习目标,同时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或类比等方法提出问题,将教学目标转变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第二,教师要研究课程标准和具体教学内容要求,结合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点,创设教学情境,提出引领性问题。这一预习环节中,学生完成的问题要以“双基”为主,问题要简洁、明确,问题的难度要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设计的问题要具有思考性和层次性。设计的问题要能够帮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思考;同时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还要注意问题能否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最好能做到举一反三,这样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并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逐步深化。
第三,在问题导学单的基础上,教师要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引领学生学会利用资源去探究获取新知,学会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品质,学会初步解决问题。
第四,问题导学单还要设置适当的空白区域。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必然会有疑惑和收获。设计空白区域就是让学生去记录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和收获。学生将疑惑写下来,就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提出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将收获写下来,就是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获得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课堂探究,掌握新知
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再设置1至3个问题给学生独立思考。这一过程主要是让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只有掌握了具体情况,才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同时学生也可以进一步地检查自己的预习情况,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接下来,教师以问题导入进行教学,利用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已学知识点,来学习新的知识点,从而形成一个完整地探究新知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过程中,主动地认识新知识;在与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这一环节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在自我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识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在问题导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学科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教师课堂上应多给学生机会进行总结,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做到清楚,准确和完整,使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三、精练点拨,巩固提高
精练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不搞题海战术,不以多取胜,在“稳”“实”上狠下功夫,追求题目质量和处理水平。首先要选择典型题、代表题,在内容上要紧紧结合所学内容并能够适当延伸。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注意练习方法的多样化,比如,一题多变反复练、抓住特点综合练等等。其次,由于学生智力上的差别,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各有不同,我们也要做到因材施教区别练。后进生要主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是关键;绩优生要先掌握基础题,进而再做一定的提高练习。在学生做题过程中,教师要巡回辅导,重点检查后进生的掌握情况。
最后,在讲解练习时,教师要带领学生把零散的知识进行串联起来,进行归纳整理、概括总结,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最后建立认知模型,形成基本技能。教学中发现,在做练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绩优生常常会发现一些新规律或者提出新的问题,这些通常都不在教师的预设之内。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要一味地否定学生或者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该引导绩优生去进一步探索。可以将绩优生分成小组,以小组形式去探索新发现的结论,培养绩优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爱因斯坦也提出:“在科学研究中,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难得多,意义也大”。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将教学主体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让问题导学法走进课堂,促进学生善于提问,这是一种精湛的教学艺术,需要所有教师不断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