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郑卫芳
郑卫芳
【摘要】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是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口语能力,而故事教学法具有生动形象便于记忆的特点,可以锻炼学生的多项英语学习能力,提高英语素质,适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推广。本文首先分析故事教学法的具体作用,进而分析故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以此与相关人士交流。
【关键词】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应用策略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英语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当中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认识到英语知识中的趣味,通过故事教学法让学生在枯燥的知识中获得学习乐趣,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爱好。故事教学法将教材中的词汇、短句用讲故事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利用小学生对故事的兴趣传播英语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素质,以下将对故事教学法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故事教学法是将英语基础知识融合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中,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新词汇、新短句,能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由于小学生本身具有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当英语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时学生更容易接受,也会调动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在小学阶段让学生爱上英语,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使学生不抵触枯燥的外语知识并逐渐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2.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目前,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容易进入误区,就是重视对重点句和重点词汇的背诵朗读,但是缺乏灵活应变的能力,导致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不强。利用故事教学法可以有效刺激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进行英语节目的表演使学生之间相互用英语交流,让学生在对话中锻炼听说能力,长期下来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也会获得提升。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灵活应用,而故事教学法综合性较强,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
二、故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1.设置与生活贴近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故事教学法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教师要结合教材内的教学重点内容创作出一个有趣的故事,还要为学生创设与故事内容相符的情境,使学生能浸入到故事教学当中。为了使学生准确理解故事的内容,教师要带领学生熟悉故事内容,熟悉一次内容后还要安排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或按顺序朗读,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故事的朗读和表演中。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大胆说认真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学外研版四年级下册Module3时,重点要使学生掌握如何表达“我会做哪些事”以及“你一会要干什么”的句型,教师可以创造具有家庭温馨氛围的故事,将句型融合到故事中,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比如,设置明明周末回奶奶家的故事,其中融合“ride a bike /do the housework /make cake /play with”的短句,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将故事完整叙述。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在表演的时候会感到很熟悉,容易进入到故事教学的氛围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别扮演明明、明明父母和明明的爷爷奶奶,为学生设置具体而生动的对话,使学生在对话中进行听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使学生乐于参与故事表演,能在教学中获得成就感。
2.由浅入深培养学生的英语逻辑能力
大量的陌生词汇和复杂的语法知识使很多小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抵触心理,为了消除学生对英语的恐惧,教师就要利用故事教学法让学生看到英语知识中简单有趣的一面,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教师可以将英语故事设置多个重复结构的句型,便于学生阅读和记忆,使学生在重复阅读中建立学习信心。
比如,教学外研版四年级上册Module3《What are they doing?》时,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熟悉“What are they doing?/They’re...”的句型,随后带领学生熟悉本章节的短语,要求学生仿照例句的模式套入短语,使学生在重复朗读中加深学习印象。当学生掌握简单的基础句型后,再带领学生学习变换人称后的表达“What is he/she/it doing?”和回答“He’s/She’s/It's动词-ing”通过这种从不变到变,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逐渐掌握更加灵活的具体短句和语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逻辑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掌握具体知识。
3.综合多种教学资源,强化词汇教学效果
小学英语中包含了多种类型的词汇,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教材中根据词汇的类型划分教学内容,如星期几、人物、食物、颜色、动物等。在应用故事教学法时,可以将一个分类中的多个词汇融合到故事中,再配合图片展示或多媒体资源的展示强化教学效果,可以使学生对陌生词汇加深印象,实现多感官学习,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比如教学外研版三年级上册Module9时,教材中包含了家人、职业等多个人物词汇,教师可以将多个人物关系融合到一起,设计一条时间线路逐一介绍人物名称和职业名称。如讲到妈妈是一名教师时,配以一张早上7点妈妈从家出来,去学校教书的动态图片,讲到爸爸是警察时,配以一张早上7点半爸爸穿警服出勤的动态图片。动态的图像配合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新词汇的印象,使学生读到某些词汇时脑海中就会涌现出相关的动态图像,帮助学生强化对词汇的记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运用故事教学法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充分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英语是一门实用的学习工具,学生可以通过故事教学法学会灵活应用英语知识,使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为学生编创具有吸引力的故事素材,深入挖掘學生的学习潜能。
参考文献
[1]韩盼盼.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11):103-104.
[2]梁道美.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01):41-43.
[3]刘雯佳.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8(2):72.
[4]陈娉婷.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4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