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统编本初中中国古代历史文字史料之运用
2019-09-10林珊
林珊
一、注重原文史料、史部类史料的运用
1、教科书中文字史料的运用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明确指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1]我们通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能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2]史料在历史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历史教科书编写呈现出越来越重视史料运用的趋势。
统编本教科书集各版本初中历史教科书之所长,继承和发展了史料运用的优点。统编本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引用原文史料61处,七年级下册原文史料69处(下文表一详述)。相较于21世纪初的各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原文史料的运用比例有着很大程度提升。原文史料的运用成为彰显统编本教科书特色的重要体现。统编本教科书为达到不同的使用目的,在不同栏目中选取的史料难度有着区分。其一,“导言”、“相关史事”、“人物扫描”和“知识拓展”栏目中的原文史料是通过引用史料呈现。栏目内容紧扣教学内容,又是作为课堂知识的补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统编本教科书在注意结合现实联系与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将原文史料运用于栏目中,令学生在阅读当中理解并感受历史。在白话文叙述的基础上引用原文史料,如嵌入一些历史文献、历史人物名言、古诗等等。史料的运用篇幅较短,内容较为浅显,易于学生理解。其二,在“材料研读”栏目以及“课后活动”栏目呈现史料探究的模式。“材料研读”栏目,在正文旁精心选取相关的史料,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设问。不仅仅是强调对于史料的阅读,更注重通过史料提取有效信息解决相关问题。相应问题的设置既紧扣材料又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有助于实现教学重难点突破。该栏目中的原文史料篇幅较长、难度较大、涉及文言文阅读,并运用了较多史部类史料。这部分内容仅仅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是难以突破的,必须依托原文史料,作为一种师生对话的教学资源。
统编本总主编齐世荣先生明确提出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在各类史料(文字、实物遗迹、口头传说)中,文字史料是数量最多、包罗方面最广和内容最丰富的,治史者理应高度重视,充分利用。[3]原文史料有着很高的运用价值,其一,有利于追溯历史的原貌,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历史的研究是以史料作为基础的,对于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能够不断培养学生辩证客观地认识与解释历史事件的能力。原文史料在教科书中的呈现,给予学生接触史料的机会,有助于学生追溯历史的原貌,尽可能地还原历史,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以及证据意识。其二,体现文史结合,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原文史料在中国古代史多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反映出与语文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一方面学生能在感受历史中学习文言文;另一方面涉及到文言文问题,要考虑到一般初中生的阅读能力,需精选合适的史料。这也要求教师,要根据学情加以指导启发,对文言文做出确切的解释。教科书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承载更多人文情怀。
统编本历史教科书尤为强调史部类史料的运用。七年级上册使用史部类史料30处,七年级下册使用史部类史料28处(下文表二详述)。史部类史料有其独特的使用价值。其一,相对于其他文字史料,更具有历史学科的特性,直接反映历史原貌,使教科书更具历史学科本身的基本特征。吕思勉说:“正史并非最原始的史料;但作正史时所据材料,十九不存,故正史在大体上即为原始的史料。”[4]其二,有关于史部类史料的学习,可以充分渗透相关的历史知识与历史研究方法。统编本历史教科书中史部类史料的出处,更加完整具体,教师可以有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史书中的体例,纪、传、志、书等。结合史料介绍有关史料的收集、辨析等,培养学生实证意识。其三,史部类史料的运用,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史学家的著作。尝试从历史学家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以史料为证据培养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学习一些基本的历史方法并探寻正确的历史观。
二、史料运用分布广泛、内涵丰富
1.史料分布广泛
通过上表可知,统编本教科书除了在正文引用了原文史料之外,还广泛运用于其他栏目,原文史料是组成教科书的重要成分。多种教学栏目的设计,体现了教科书从“教本”向“学本”的一种转变。教科书不只是教师教学的依托,也要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统编本教科书各栏目应用了原文史料,使得學生在学习中不断接触到原文史料,从而加深对于以史料为基础的历史方法的锻炼以及历史思维的培养。
2.史料内涵丰富
统编本教科书除了最为重要的史部史料类,还运用了经子集类,民谣、谚语、檄文、法律文书、外国人著述等。文字史料的运用类型多样,内涵更是丰富。原文史料的运用不仅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还蕴含着更深刻的内容。其一,渗透深层思考内容,如七年级上册第10课“材料研读”栏目应用了秦简的记载,虽是以文字史料的方式呈现,但秦简本身是通过考古而得到的实物史料,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历史研究方法。表面上是分析秦刑法特点,更深层的却是通过史料让学生体会秦严苛刑法所可能反映出的社会问题。独到的史料选取,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分析问题,培养透过现象寻找本质的意识。其二,注重历史人物,如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中“人物扫描”聚焦商鞅,选取《史记·商君列传》中的“少好刑名之学”加以形容,言简意赅,以史书为依据更加准确。其三,介绍各种专门性知识与专业著作,如七年级上册第15课相关史事,介绍了《后汉书·华佗传》华佗所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还有介绍《梦溪笔谈》、《齐民要术》等,涉及知识丰富,拓宽学生视野。多种类型史料的呈现以及原文史料的运用,对于初中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这些要求与当下提倡培养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思考不谋而合。
三、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编写,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统编本编写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
统编本教科书的编写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标准强调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綜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5]唯有坚持唯物史观,才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科学、正确的阐释。统编本教科书中原文史料尤其是史部类史料的呈现,突显出对历史求真的追求。通过史料的运用,坚持实事求是,学会正确、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与人物。统编本史料的运用突显出了在唯物史观指导之下,依据历史学科特性进行编写的特点。
2.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经历了“双基”——“三项任务”—— “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的发展历程。这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要求。[6]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在课程标准三维目标基础上提炼凝结出更具历史学科特性的素养要求。统编本的编写在依据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渗透了历史核心素养。教科书中原文史料的运用也反映了教育目标的变化,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史料证实”密切相关。“史料实证”讲究的是实证,强调证据意识。教科书提供多种类型的史料,就赋予学生接触史料、辨别史料的机会。学生在运用史料的过程中,掌握有关史料的收集以及辨别的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证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坚持实事求是,了解“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研究方法与原则,学习、领会、认同唯物史观。
原文史料的运用从无到有、且不断增多,史料呈现从白话文呈现到文言文,史料运用从引用到引用与史料探究并举。在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之下,教科书的撰写吸纳了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编写中渗透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初中历史学习应该准备并做好向高中阶段的过渡以及铺垫。这对于初中生而言有着更高的要求。如原文史料的文言文理解存在困难,教材中故事性叙述减少,史部类史料运用难度增大。这需要教师在课程标准指导之下,依托教科书结合学情进行教学,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的一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注释】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0页。
[2]庞卓恒,李学智,吴英:《史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51页。
[3]齐世荣:《史料五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页。
[4]吕思勉:《史学四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3页。
[5]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页。
[6] 李稚勇:《简论我国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之发展——聚焦“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探讨》,《历史教学》201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