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整观照,让低年级语用训练落在实处
2019-09-10董志荣
董志荣
阅读教学不能零散地展开,需要以统整的视角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帮助学生整合资源,丰盈内容的广度和厚度,提升教学的整体效益。笔者以《端午粽》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数字统整,在文化认同中丰富语言
自课标提出语用训练以来,很多教师高度重视,各种形式的语用训练充斥在课堂教学之中。但纵观这些语用训练,不难发现要么是形式单一、机械生硬,要么无视年级特点,一以贯之。在低年级教学中,语用训练需要与文本内在的情感和文化符号进行联结,应在情感体验和文化认同的视角下展开。
教师引导学生先从一、三、五、七、九这些单数入手,罗列我国传统节日,并相机介绍节日的风俗。学生纷纷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手,罗列出众多传统的节日:一月初一春节——每年的第一天,是我国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日,衍生出词串:一月初一、新春佳节、辞旧迎新;三月初三——古人称上巳节,人们到户外踏青赏景,郊游活动,衍生出词串:三月初三、上巳节气、郊游活动;五月初五——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介绍屈原投江、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衍生出词串:五月初五、端午节气、粽子龙舟……经历数字的重叠与重组,学生感知的已经不再是一组纯粹的数字,而是一组由数字带来的文化大餐。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中,单数不仅仅是数学中认为的奇数,还是人们心中的阳数,代表着吉祥与安康,所以我国奇数重叠的节日相对较多,且名气较大,如从一元复始的“一月初一”到最大的“九月初九”(九是最大的阳数,自然将其与老人相关的节日联系起来)。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和兴趣认知点,从他们相对熟悉的数字入手,引导学生经历了一场传统文化的认知之旅,衍生出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词串,不仅扩展了学生对生字新词的认知,还强化了学生的文化认同,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动作展示,在想象画面中感知精妙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描述人物活动时,由于学生词汇量相对贫乏,往往没有运用动词进行表达的意识。即便偶尔用到,也只是机械重复的形式,难以达成精准、灵动的境界。纵观统编本教材中的课文,作者在动词运用上都极具匠心,为此在阅读文本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关注,借助对比想象的方式,将这些动作转化为鲜活的画面,甚至是视频,从而让学生感受作者运用动词的精妙所在。
如教学课文第2自然段时,教师引导学生圈画出课文语段中的动词,包括“包”“裹”“掀开”“飘出”“剥开”“咬”。面对这些动词,教师展开了三个步骤的教学:首先,让学生尝试用置换对比的方式,感受遣词造句的精妙。比如描写香味,如果将“飘出”换成“传出”有什么不好。学生在对比中发现,香气是飘荡的,看不见摸不着,用“飘出”更加揭示出香味的轻逸感。其次,组织学生展开想象,比如“掀开”“剥开”“咬上一口”分别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可以将描写人物外形的细节想象出来,从而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展现人物做这些动作时的神态细节,让原本僵硬的詞语都因为学生的想象而呈现出鲜活的画面感。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将这一系列的动词统整起来,将原本静止的动作串联成为一段清晰可见的视频资源,真正为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将关注点始终聚焦在文本中,丰富了学生的内在欲望和表达动力,让学生在对比、想象的过程中感知了语言之精妙,提升了学生的语用能力。
三、色彩关联,在迁移运用中丰富词汇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模仿为主,但这种模仿不能完全停留在文本机械枯燥的层面,需要借助语言独特的表现力和外显出来的节奏,激发学生语用表达的内在活力和欲望,让学生乐于表达。为此,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表示事物颜色的语言材料,在尝试性的组合过程中,使得这些语言在学生思维内部发生积极而有效的“化学反应”。
在识字与写字之后,教师将学生的关注再次聚焦于本课的主体——端午粽,组织学生观察箬竹叶、糯米、枣都是什么颜色,学生分别指出是绿色、白色和红色。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运用叠词的方式展开说话: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子,并指导学生以朗读词串的方式读出节奏之美。随后,教师出示一幅精美的莲藕图,并尝试运用上述的方法,让学生用表示颜色的叠词来描述自己看到的图片——红红的荷花、青青的荷叶、白白的莲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鼓励学生为这幅莲藕图创作一首精巧的小诗。有的学生诗兴大发,创作这样的诗歌:红红的荷花像笑脸一样绽放,青青的荷叶好似蜻蜓的停机场,白白的莲藕沉睡在最中央……
课文中所描写的糯米、箬竹叶和枣都具有鲜明的色彩,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是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识字和口头表达的绝佳素材。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的基础上,紧扣学生内在的认知,尝试运用叠词的方式凸显事物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叠词所表达的特点,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感知叠词在表情达意时所起到的作用。然后再通过图片的渲染和浸润,组织学生进行创作与沟通,促进学生语言创作意识的巧妙发展,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和诵读素养的不断提升,让学生的思维在一波三折中层层递进,逐步走进表达的佳境。
四、顺序调整,在深入对比中明晰语序
很多教师将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只停留在识字、写字上,事实上这是对低年级教学的一种窄化。为此,教师需要紧扣教材文本中的资源,提炼出契合低年级学生的语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多维的平台,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通过不断对比辨析和类比迁移,真正为学生语言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助力。
比如在教学《端午粽》时,教师将上一板块中罗列出来的词串重新放置在课文中,让学生看看粽子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进行朗读,并及时集中出示,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文字转化为鲜活的画面。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就将语句的顺序进行了调整:粽子里面有一颗红红的枣,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并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说法是否可以。课文中的语句是按照顺序写的,红红的枣子是在最里面,就应该放在最后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种表达的顺序,教师拿出准备好的花生,让学生说说如果是描写花生应该用怎样的顺序。在探讨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出示了一则以花生为谜底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给予学生示范性支撑。
课文中作者对粽子的描写是由内而外的,依循着从外到内的顺序,依次描写箬竹叶、糯米和枣的特点,在语言表达上精练而简洁,是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极好范例。本板块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在连词成句的过程中明晰色彩之美和鲜活的画面感,借助于语序的改变、对比辨析的方式感知了作者介绍事物的方法。随后,巧妙地借助于描写花生的谜语,让学生深入感知语言表达的顺序,在深入感知的过程中尝试运用适当的顺序进行表达训练,帮助低年级学生构建完整的语言思维,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不断发展。
语用训练不能仅仅局限于中、高年级,需要在低年级学生中就埋下语用训练的种子,但很多教师都会从单一的视角针对资源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只能在亦步亦趋中前进。只有在统整的视角下,对教学资源进行综合性整和,才能为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