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的导入实践分析
2019-09-10林纲初
林纲初
【摘要】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师对教学非常重视,不断研究教学方式,旨在逐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应逐渐应用问题教学法,通过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对问题教学法进行深入分析,并将问题教学法高效导入数学课程中,进而使问题教学法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中数学课;导入实践
一、问题教学法概述
教师利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有效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技能可以不断提高,知识系统也会逐渐完善,正确的学习价值观也会渐渐形成。问题教学法以问题贯穿教学的始终,通过问题引入教学内容,然后通过问题归纳教学内容。
利用问题教学法开展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验证知识,而且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运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
二、通过问题情境导入问题教学法
在采用问题教学法前,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设置相应问题,并根据问题创设相应情境。教师在设计问题教学法的教学计划后,可利用问题开展数学教学。同时,教师应该确保设置的问题以及创设的情境与教材内容相符,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情境中,进而全面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探究目标以及探究方法。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进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直观性、应用性以及趣味性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是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必备条件。
例如,在教学《比较线段的长短》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情境: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直尺,四个人为一个小组,互相比比直尺的长短;以三位学生为一组,比较每位同学的身高;每位学生画一条横线,然后两位学生对比自己所画直线的长短。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可询问学生会利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积极思考,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总结出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积极开展学习,并探究出所学知识点,进而更好地把握住知识点。
再如,在《平行》这节课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同学们,在上学时你们一般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如果是骑自行车上学,那与其他同学骑自行车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状态?两辆汽车笔直地向前行驶,为什么不能交叉行驶?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有关平行的问题,并让学生了解平行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进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节课程的内容,了解平行的判定标准以及平行应该具备的条件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应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将生活与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三、通过教具演示导入问题教学法
初中数学知识较为抽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教具演示的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教师利用教具演示开展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识,而且可以将问题教学法导入教学之中。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这节课程时,教师可以利用三角形的教具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三角形的组成。通过教具演示,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了解到的三角形有什么样的特征?生活中有没有建筑物是三角形的?生活中有没有使用的物品是三角形的?如何画出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高用哪个字母来代替?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学生能深入探究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进而更好地认识三角形,并在认识的过程中加深对该知识的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四、通过类比导入问题教学法
对于初中知识而言,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并且知识与知识之间具有一定相似性,通过对比的方法学习,学生能够发现新知识的特点,进而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例如,在教学《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节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类比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通过类比提出相应的问题: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什么区别?两者之间有什么共同点?直角三角形与三角形的差异有哪些?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将知识进行类比,让其在类比的过程中了解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间的联系与差异,进而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这节课程的知识点。通过此种方法开展问题教学法,不仅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连接,而且能使学生将所学到知识进行迁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探究新知识,掌握新知识。
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思维能力。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在开展问题教学时,应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得到自主发展;第二,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应该放低姿态,积极与学生开展探究交流活动;第三,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对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指导。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并将情境与探究活动有效结合,将问题教学内容设计成探究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识,而且能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应用过程,进而更深入地掌握知识。
六、结语
初中数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并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相应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导入问题教学法,能使学生一步步探究教材中的知识点,并将知识深化,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教师利用问题教学法时,可以利用类比、教具演示以及问题情境创设等方式导入问题,让学生的学习与问题探究融为一体,将学生的感知范圍不断扩大,并逐渐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使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探究知识,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差异不断缩短,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申祥坤.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的策略探讨[J].基础教育论坛,2018(2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