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赏析教学策略
2019-09-10陈芳琼
陈芳琼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特性,还直观地表达了古诗词作者的思想情感。古诗词在用词上与现在的语言存在较大差异,经历时间的演变,很多词的意思发生了改变,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导致古诗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断层现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国家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越来越重视,强化学生古诗词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既可以提升学生素养,培养学生的美学理念,还可以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教学策略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蕴丰富。古诗词是初中教材中占比较大的一部分内容,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教师可将之作为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素材之一。学习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素养等,但由于古今距离时间较长,许多用词用意经过时间的流逝已经发生改变,并且当下一些教师教学多采取“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难度增大。此外,教师在授课时方法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和乏味,消磨了学习兴趣,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一、通读内容,感受内涵
古诗词阅读不仅仅是对字面进行阅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表面看到本质,领略古诗词的内涵。在对古诗词这一内容进行授课时,教师除了要采取不同的授课方法外,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在通读古诗词时把握节奏感,引导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教师应告知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想象和感受作者所要描绘的意境、情感。例如,教学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教师可令学生结合诗句,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描绘沙漠中的景色,并适当进行提问,如从“孤”中感受到了什么?整首诗表达出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者通过对哪些意象进行描写?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反复朗读古诗,既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还可以使学生快速了解古诗词的内涵。
二、牢抓内容,深入背景
初中生在对古诗词进行赏析过程中,要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教师可以将作者的历史背景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当时处于怎样的环境,所创作出来的诗词反映了怎样的内心情感,这有利于学生理解整首诗词的内涵。例如,杜牧在《赤壁》中所描述的“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教师在对整首诗进行分析时要结合作者背景。作者处于晚唐时期,此时国力日渐衰弱,作者托物咏史的同时,也表达出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的情感。
三、紧扣题目,感悟诗词
多数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直接从诗词内容开始讲解,对于题目的重视度不够,殊不知题目除了点明诗词的主旨外,还囊括了诗词的主要内容。例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通过题目能够直观地了解作者在钱塘湖游览,而一个“春”字则让读者明白这首诗词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再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由题目就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并且发生在冬天,“白雪”二字烘托出了送别时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对题目进行赏析可以让学生在未正式阅读诗词时就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引起学生对诗词内容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赏析题目可体现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认识程度。例如,在2016年江苏南通中考中出现的《减字木兰花竞渡》,其中一题问该首诗主要描绘的是中国的哪个传统节日?由这首诗题目中的“竞渡”二字可知,这首诗对端午节进行了描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赏析题目,结合题目去分析作者创作诗词时的背景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四、品味诗词,体会意境
古人在表达上一般较为含蓄,却能通过多彩的手法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古人最注重的是“炼字”,而其中最为经典的例子就是贾岛的“推敲”。只有掌握字词的正确运用方法才能令读者直观地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的魅力,必须在授课时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所提到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句将大雪比喻成梨花,慢慢品味就能感受到这其中所描绘的美景;再如,陶渊明的《饮酒》所描述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学生通过阅读,细细品味就能感受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情,“悠然”二字用得极为巧妙,表明作者“见南山”并不是故意为之,而是不期而遇,更加突出了悠然自得的意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诗词,使学生感受到作者对每个字词的运用,体会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及心境,加深学生对该类内容的印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诗词鉴赏能力。
五、巧抓意象,体会情感
古人在创作诗词时常用意象来抒发情感,整首诗词往往不只有一个意象,而是由多个意象构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准确把握意象才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通过“枯藤”“老树”“小桥流水”“西风”等意象描绘出了一幅以悲情为主的画卷,以悲凉和孤寂的氛围烘托出作者漂泊天涯的游子思乡情感。教师在讲授意象这一内容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巧妙抓住意象,正确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此外,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将意象进行分类,帮助学生快速记忆、理解意象。如古人常常用月亮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和离别伤痛,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将思念亲人但无法见面的无奈之情,通过“月有阴晴圆缺”这一句诗表达出来;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也是将愁思之情寄托于“明月”,表达出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古人还会通过“笙”“萧”和“琴”等乐器的意象烘托情感的哀怨缠绵。例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作者通过号角声表达出了当时边塞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可令其正确掌握意象,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在初中古诗词赏析教学中,教师应紧扣住题目,帮助学生准确分析出整首诗词的背景;对某一句或是整首诗词进行品味,能使学生领略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巧妙抓住意象,分析其中情感,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中心思想,以上策略應用于初中古诗词赏析教学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素养,培养其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美学理念,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所意蕴的丰富魅力,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参考文献】
任宗霞.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