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能力本位为导向的大学瑜伽课程改革的研究

2019-09-10蒋琴琴

锦绣·下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能力本位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蒋琴琴

摘 要:社会经济的改善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精神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与此同时,我国各高校教学体系发生了变化,设置了许多新兴体育项目,例如瑜伽。瑜伽这一课程的设置不光丰富了大学教学结构,还提升了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欲望。本文对当前瑜伽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瑜伽运动特点对其教学方式、内容、实践等环境进行有效改革,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扩展专业发展。

关键词:大学瑜伽;能力本位;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瑜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印度文化,也是一门包容性极强的学科,这一学科的真理适用于不同国籍、不同信仰、不同种族的人,任何人进行瑜伽锻炼均能从中获益。瑜伽这一项运动具有有效、简答的特点,正因如此,才能够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瑜伽是运动康复专业的必学内容,因此,课程体系创建的目标、类型与教学内容、模式、评价等应满足该专业人才需求,实现体育项目与康复专业中医技术的有效结合。瑜伽作为新兴课程,应将自身康复功能及魅力展现在课堂之中,想要落实新型人才的培养,并将能力作为本位,就应转变传统限制学生提升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与理念,并采取考试评分制度对教学结果进行检测。

一、瑜伽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瑜伽教学应将实际应用作為教学目的,将“够用”作为教学原则,将教学内容精简化,并提升对学生瑜伽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视程度[1]。为此,本文对瑜伽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并改革,井培养学生瑜伽实际能力作为出发点,将能力本位作为教学原则,将瑜伽课程分为四大模块,54课时。

(一)课程基础

瑜伽课程基础主要教学内容是6课时的理论教学,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制作教学课件,以动画、图片、声音、文字等方式对理论知识进行展示,模拟亚健康人群适用的瑜伽方式,将瑜伽的生活方式、洁净术、呼吸、体式、等内容进行形象化、具体化分析。其次,包括26课时的瑜伽基础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瑜伽基础技能。

(二)课程核心

瑜伽课程核心包括12中常见亚健康疾病,其中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头痛、视力减退、月经不调、腰背酸痛、关节炎、痔疮、哮喘、感冒、便秘等。核心课程是针对上述十二种病症的调理方式及技能,共12课时。基础与核心课程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必学课程之一。

(三)课程扩展

课程扩展指的是学生在基础及核心瑜伽知识学习后,通过瑜伽基本方式寻找亚健康其他疾病条例规律,除核心课程中具体讲解的12种疾病外,其他病症同样适用瑜伽调理。课程扩展部分共6课时,用来指代学生瑜伽具有具体应用。

(四)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部门设置在考试周,瑜伽考核共4课时,通过考核这一方式巩固学生瑜伽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综合考核部分可通过抽签的方式进行,教师为学生设置15中不同的较为常见的疾病,学生对抽到的亚健康状态或疾病通过瑜伽技能结合答辩的方式进行。

二、瑜伽课程改革的研究

(一)明确教学方向、优化教学内容

运动康复专业培养的是具有实践能力的康复、保健人才。该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在养生馆、医院等机构从事退行性病变及运动损伤的预防、治疗,此外,还能在健身俱乐部、健身馆等场所从事健身指导等工作。瑜伽这一课程是运动康复专业必学课程之一。瑜伽这一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熟练掌握瑜伽运动方式及运动康复的过程,并使学生具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实现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并满足社会对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扩充教学资料

由教学经验丰富的瑜伽教师编写瑜伽教材。每章节内容应由学生目的、学习要求、学习难点、学习重点与课后学习几部分组成[2]。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是对教学地位及教学要求进行概述;学习难点与重点是将教学作为基础,为学生进行重点、难点知识教学;基本内容是章节知识精华,针对不同疾病人群的瑜伽保健方式设计;课后学习能够使学生的瑜伽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三)瑜伽课程组织

想要将以能力为本文为依据对瑜伽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不光应是对该理论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还应得到相关教育部分与学校的有效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瑜伽课程体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的束缚,并使其专业能力及瑜伽实践能力得以提升。首先,充足的师资力量是确保瑜伽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学校应提升对教学进修的资金与精神支持,从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并丰富其知识结构。当前各高校瑜伽教师技能水平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求,更加无法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因此,瑜伽课程体系的改革应摒弃传统教授模式,形成实践提升能力的教学思想;此外,还应要求教师走出学校,深入到疗养院、医院等机构对瑜伽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解,丰富其教学经验,并构建满足社会需求的教学体系。教师专业能力、教学方式、教学思想的改善是以能力为本位瑜伽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其次,瑜伽教学体系的改革需要一定硬件支持,其中包括学生、教师两方面的经济支持。学校与专业应对瑜伽教学环境进行改善,学生应在空气质量优良、氛围安静的环境中学习。此外,瑜伽课程的有效改革需要有瑜伽毯、瑜伽垫、辅助带的物质支持[3]。辅助教学器材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深刻了解瑜伽练习体式。

(四)瑜伽教学评价

瑜伽教学评价包括学习态度评价、专业知识评价、身体素质评价、专业技术评价与专业技能评级。学习态度指的是出勤率及课堂表现;专业知识指的是瑜伽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身体素质指的是心肺功能、柔韧性、肌耐力等;专业技术指的是学生对瑜伽技术的熟练程度;专业技能指的是瑜伽实践能力。

三、结语

以能力为本位的瑜伽课程体系改革应明确教学目标、提升师资力量、加强硬件设备支持,优化教学结果评价体系,将教学改革落实在日常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及瑜伽技能。

参考文献

[1]尹珊珊,侯胜.高校健身瑜伽课程考核评分方法与标准的改革实证研究[J].体育科技,2019,40(3):122-124.

[2]尚宁宁,潘佳彬,李海玉,等.以能力本位为导向《瑜伽与保健》课程改革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10):102-103.

[3]柏淑艳.分析高职健身瑜伽课程考核评价改革的研究对策[J].南北桥,2018,(16):10.

猜你喜欢

能力本位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能力本位的《影视艺人经纪》课程改革刍议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