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途径探微

2019-09-10袁红琴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赵州桥国学内容

袁红琴

所谓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发挥重要作用。国学经典是国学中最为优秀的、最为精华的、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符合学科教学的基本属性要求,对学生学习成长有更多正面的帮助。在国学渗透途径研究中,教师需要有创新意识,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一、文本解读中渗透国学经典

教师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操作时,需要有国学经典渗透主动意识,让学生自然接受相关熏陶和教育。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大多属于名家作品,其文学价值极高,其内涵也极为丰富,与国学经典有更多契合性,教师在文本解读时,渗透国学经典成为自然选择。文本内容解读需要贴近作者表达本意,不可生来硬套展开思想教育,教师在国学经典渗透时,需要做好契合性研究,让国学经典渗透自然展开。

如教学第六册《陶罐和铁罐》,教师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学习,理清故事脉络,并要求学生对陶罐和铁罐两个角色进行个性分析,学生有了阅读经历之后,都能够自然建立学习认知。课堂展示阶段,学生纷纷给出個性见解:“陶罐为人谦和,以善待人,具有很多美德。而铁罐,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性格特别张扬,骄傲自满”。“铁罐因为骄傲落得分文不值的下场,陶罐虚怀如谷,最后身价倍增,这两个形象性格迥异,结局也是天壤之别”。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见解,让学生运用名句进行学习归结。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有学生找到这样一句:“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还有学生找到:“骄兵必败。”很显然,学生找到的这些名言,都属于国学经典范畴,给学生带来丰富学习感悟。教师让学生搜集名言进行归结,给学生提供深度思考契机。接轨国学经典途径众多,教师让学生自觉搜集相关信息,符合学生学习诉求,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

二、案例熏陶中渗透国学经典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展开教学,还需要贯穿德育教育内容,自然会涉及到国学经典相关内容。课文鉴赏中,教师需要对文本经典案例进行深度发掘,接轨国学经典成为自然选择。在品德教育中,也要涉及到一些案例内容,对学生展开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一些课文内容本身就属于国学经典范畴,教师结合文本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展开教育,其国学经典属性更为鲜明。

在学习《赵州桥》这篇课文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展开梳理性阅读,找出课文中经典的描写内容,并进行鉴赏操作。教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对赵州桥评价的句子,仔细体会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学生很快就找到: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丽;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为让学生对赵州桥有更深刻的印象,教师为学生讲述了关于赵州桥的相关传说和故事。如“鲁班与赵州桥的故事”“张果老与赵州桥”等,学生听得极为认真,对赵州桥的认识更加深刻。教师在课堂案例解读中穿插进一些传说故事内容,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情境之中,这些故事渗透丰富国学经典内容,给学生带来深刻思想触动。小学生对故事有特殊学习兴趣,教师利用故事展开教学调度,不仅提升课堂学习气氛,还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冲击。

三、训练设计中渗透国学经典

语文教学训练设计时,教师需要有关联意识,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思”等多种学习实践方式展开训练,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学科核心能力。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渗透更多国学经典内容,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体验中自觉形成认知基础。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发动学生搜集整合一些国学经典信息,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建立国学经典学习意识。古诗词名句、名著、孝德故事、寓言传说等,都属于国学经典内容,教师让学生结合国学展开语文训练,自然能够带来丰富学习信息。

语文课堂训练内容筛选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取向,不能总是书面作业形式进行呈现,需要创新操作形式。如《童年的水墨画》,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多种作业形式,其中有一个口头说话作业:诗歌中提及“黑旋风”“浪里白条”是指什么作品的内容?关于“蜻蜓”的古诗名句有哪些?从你看过的影视作品中,水中小英雄形象有哪些?学生拿到这个训练内容之后,都快速行动起来,展开热烈课堂讨论。有学生说,“黑旋风”是《水浒传》中的李逵,《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写的是水泊梁山的故事。也有学生说:关于“蜻蜓”的古诗名句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多时水马出,尽日蜻蜓绕。教师对学生展示活动给出积极评价,并引导学生积极接受相关教育。教师利用国学经典内容推开课堂训练,拓宽了学生学习视野,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理触动。从学生的良好表现中可以看出,教师教学设计是比较成功的,学生都能够积极给出回应,不仅增长了学习认知,还接受了思想教育,对其人生成长都给予更多助力支持。

四、课堂评价中渗透国学经典

语文课堂教学包含多个环节,课堂评价具有重要地位,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科学评价,可以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动力支持。在教学评价环节渗透国学经典内容,教师有更多的选项。古诗名句、古人故事、神话传说、格言俗语等,都蕴含丰富哲理内容,非常适合教师教学评价,也能够给学生传递更多正能量,教师要做好匹配性设计,让学生自然接受国学教育。

课堂评价形式众多,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作出选择。特别是发动学生展开自评和互评时,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理触动。教师有意识渗透国学思想,也能够给学生更多启迪。

如教学《枣核》,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内容,并给学生布设了课文复述学习任务:这篇课文是一篇故事,其故事情节曲折有趣,阅读课文之后,理顺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学生听说要复述课文,都显得有些紧张。学生开始准备,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准备情况进行即时的检查,给学生以个性辅导。在课堂展示阶段,学生讲述都比较顺利,教师给出个性评价,能够理清故事情节,对人物塑造也比较成功。特别是对人物性格思想的发掘是比较到位的,歌颂了真善美,批判了假恶丑,是非观点鲜明。这篇课文属于传统故事,自然是国学经典的范畴,教师让学生结合复述机会展开学习思考,形成崭新的学习认知。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专业点评,体现了鲜明的国学经典意识,给学生布设课外读后感训练任务,将学生学习视野做更多延伸,促使学生展开生活思考,这无疑会对学生形成剧烈的思想冲击。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国学经典途径众多,教师要注意有针对性地筛选。国学经典不仅是指传统文化名著,国学思想、传统美德等,都属于国学经典范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国学思想,也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成长动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刘集镇张集矿小学(221147)

猜你喜欢

赵州桥国学内容
“垂”改成“掉”,好不好?
雄伟、坚固的赵州桥
赵州桥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历史悠久的赵州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