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象习作:牧场的恣意徜徉

2019-09-10陆伟伟

教育界·A 2019年12期

陆伟伟

【摘要】想象习作的度在哪里?作者借助课例,从突破定势的制约、获取范本的精彩和促成习作的丰满三个方面对想象习作的指导提供了操作借鉴。

【关键词】想象习作;徜徉;《小真的长头发》

贝尔在《艺术》一书中指出:“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他把“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感人形式”称为“有意味的形式”。贝尔“有意味的形式”理论是针对艺术品而言的,却与中国传统美学“意趣”说高度契合。“意”“趣”并举,“意味”与“形式”交合汇通产生艺术天地,最后浑然一体地表现为意境,这恰恰是语文教学致力追求的美学境界。正是这些“有意味”的“形式”,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可以作为小学语文课堂审美的通道之一。

《小真的长头发》是一篇习作例文,如何将学生眼里枯燥的习作变成快乐的体验,在体验中发现生活中的趣、想象的奇、技法的巧,进而融合成语言表达的美呢?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着力在三个方面进行尝试性突破。

一、用暗示想象来突破定式的制约

教材文本中包含着美的因素。美不是孤立存在于文本中,而是在师生互动中得以激活,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得到深入体验的。因此,在教学一开始,笔者就与学生进行交流。

师:上节课,我们读到了小叶和小美在小真面前炫耀自己的长头发,那聪明的小真有没有抱怨、有没有生气呢?她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小真想象自己有长头发。

师:是的,你们有长头发,我有无敌想象力,头发总会长长的。就这样,不愉快烟消云散了。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小真想象的“无敌”。

笔者在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小真的内心活动——更是一种心理的暗示,进而激发学生的想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帮助学生做出学习的准备、建立学习信心、调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以适应即将开始的新的学习。这也是笔者正在尝试追求的语文教学有意味的形式的期望之一,就是在教学中更多地注重情境体验、联想和想象,把情景相融、意境相偕、动静节律注入形式。

二、用品读借鉴来获取范本的精彩

对于习作例文的品读,笔者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在第一个环节,笔者指导学生品读文中小真的四段想象,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寻找“哪里最有意思”“小真的长头发到底有多长呢?她是怎么说的?”请四个大组的同学分别来读读这四个片段。

学生在寻找和品读小真的想象时,笔者围绕四段想象分别设计了四段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要是从桥上把辫子垂下去,就能钓到鱼呢。挂上一点儿鱼饵,河里的鱼,不管什么样的,都能钓上来。”还有呢……

A.师:小真的想象非常有意思,你从哪里看出来?(适时提示学生读好体现情态的词语:要是、就能、一点儿、不管什么样的、都能)“要是从牧场的栅栏外面,把辫子嗖的一下甩过去,连牛都能套住呢。一下子就能套到牛角上,只要用劲拉啊拉的,一整头牛就是我的了。”还有呢……

B.师:你来做小真,你怎么把牛拉过来?(适时提示学生读好体现情态的词语:嗖的一下、一下子就能、一整头牛就是我的了)

师:我们一起为他加油!拉到头了吗?(没有)为什么?(头发太长啦!)拉了这么久,头发可真够长的!你刚才心里想了些什么呢?“就是在露天地里,也能睡大觉。只要把头发像紫菜卷那样卷在身上,就成了暄腾腾的被子了。”还有呢……

C.师:露天睡大觉,很舒服!是啊,头发真够长的,蓬松地卷在身上像个大蚕蛹。谁来读好它?

师:这长头发还可以做什么呢?

“要是把右边的辫子和左边的辫子绷紧了拉在树上,家里洗的所有衣服就能一次晾完啦。在衣服晾干以前,我就读上十本书。妈妈还会对我说:‘谢谢小真啦。’”

D.师:多么悠闲啊,一举两得,朝两边分,想想有红色的围裙,还有什么呢?是啊,从这头到那头,各种颜色、大大小小的衣物随风飘扬,多好玩,多壮观啊!谁来读好它?

在这四段对话的阅读交互活动中,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语句中表现人物的情态词句,并借助这些词句进行二次想象与创作。这样学生的想象力会更加丰富与丰满,文中小真的想象也就自然而然地演变成了学生的想象,文本的词句就会成为学生自主作文的想象储备与词语积累。这也正是笔者所追求的语文教学有意味的形式的期望之二,即多想想形式意味,引导学生体悟、感受文本的形式之美。

在第二个教学环节,笔者通过指导练说来进一步帮助学生内化情感,之后让学生进行拓展想象,使学生逐渐明晰习作想象的要素,为他们接下来的练习做好思维与逻辑上的准备。

师:现在,老师想请4个同学扮演小真来说说这四段话,注意,是说,不是读哦!那么到底怎样才算说呢?等会儿我们大家一起来评评谁最像小真,好吗?谁来参赛?

学生在自己练习后进行展示。(笔者适时点评,指出像平时说话那样自然,还要加点表情动作。)

师:你们这么自豪,这么得意,一个个小真就在我们眼前,真棒啊!大家再想一想,这四个片段都写了什么?

……

学生讨论后说出自己的发现(笔者适时归纳,并随机板书:夸大了说,联系生活,沉浸其中,延伸下去。)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笔者所做的一是将学生带到文本面前,就如牧人将羊群带到水草肥美的牧场,学生是在完全快乐并自由的情境中完成学习的。二是适时点拨并和学生一起归纳提炼。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有情态的词句,并注意想象要朝着既定的主题,就像牧人带羊群有序地移动,而不是让他们四散地窜跑一样;另一方面,与学生一起发现,原来有用的想象是“夸大了说,联系生活,沉浸其中,延伸下去”,這样,看似困难的事情也就变得轻松快乐且有效了。

三、用放飞想象来促成习作的丰满

模仿其实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迁移,是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思维运用。在这个教学环节,笔者引导学生由小真的想象进而扩展到学生自己的想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平行迁移。

师:小真的长头发还能做什么呢?老师想到了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场景(跳绳、攀爬绳梯、荡秋千、遛狗)你能按黑板上我们总结出的想象的提示,学着小真来说一说吗?

生练说……

师:将自己想到的写下来,然后读给同桌听一听,请同桌提出修改意见。

在这个环节中,笔者与学生一起回归生活,想象着头发还可以有跳绳、攀爬绳梯、荡秋千、遛狗等更多的奇妙功能。当我们拥有了一种创意,就获取了一种情趣,就能写出不一样的快乐。把握契机进行仿写,是学生获取文本立意、构思、布局、表现手法的最佳途径,让学生悟出表达方法的真谛,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李秀琴.探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J].名师在线,2019(01):34-35.

彭会资.中国文论大辞典[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