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一招
2019-09-10王西明
王西明
随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称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广大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陆续开始了不同程度地学习、研究和思考。让大多数老师感到困惑和头疼的问题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
实际上,这一问题在上次课改过程中,也同样为大家所困扰。如何实现三维目标同样是当年大家面临的问题。
然而,随着上一轮课改的推进,一线教师和各级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深入其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宝贵经验在新高中课程标准中也得到了很好地总结和吸收,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了路径。其中,关于教学目标的科学制订问题,应被视为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一招。
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第45-48页“实施建议”中的“教学与评价建议”,给出了4点极富建设性的建议:
1. 全面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制订教学目标
2. 深入分析课程结构,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3. 树立指向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有效设计教学过程
4. 准确把握学业质量水平,多维度进行学习评价[1]
其中第1条建议尤为重要,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教学目标的有关理念
教学目标是预设的教学效果,是教师通过一段教学后期望学生发生的积极变化。课堂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节课的灵魂。
教学目标的叙写与否,叙写的科学与否,反映了一位教师的专业化水准。
教学目标叙写的依据主要是三要素,课程标准、课程资源(主要是教材)、学情。
科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能叙写出来的,而且是按照规范化要求叙写出的。
科学的教学目标的规范格式应该是:主语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动词(学习行为)是学生发出的,行为动词后面指向学习内容及学习效果。
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基本特点是:可描述,可操作,可检测。[2]
二、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供了教学目标的叙写范例
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第46页中列举的一例可视为范例:
例如,必修课程中“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这一学习专题的教学,对于“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的学习内容,如果在教学目标中设定为“通过了解秦汉大一统的史实,形成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就显得过于简单、空泛,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指向也不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不强。此外,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因此,对这一教学内容的目标可设计为:“能够运用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明确秦汉疆域的四至;在梳理和概括秦始皇鞏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及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重要史事的基础上,认识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这样,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指向明确,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达成,并可以测评。[3]
同样是学习必修课程“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这一学习专题中的“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等学习内容,课程标准列举了两种教学目标加以对比。
课程标准首先列举了不规范的教学目标:“通过了解秦汉大一统的史实,形成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并指出其不规范的缺陷在于:简单,空泛,核心素养指向不具体明确,缺乏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一句话,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不科学的,在教学中是无法具体实施的,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基本是没有意义的。
其次,课程标准列举了科学的教学目标。“能够运用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明确秦汉的疆域四至;在梳理和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及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重要史事的基础上,认识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在这里
1. 主语是学生。在教学目标中可以省略。
2. 学习行为(动词)由学生发出。“运用……”“梳理和概括……”“认识……”等,在教学中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可以组织实施的。
3. 学习内容指向明确。“秦朝疆域图和汉朝疆域图”“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及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重要史事”“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4. 预设的学习效果明确并可以检测。“明确秦汉的疆域的四至”“梳理和概括……重要史事的基础上,认识……重要意义”。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恰恰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在这部分内容中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而且,在检测上述目标是否达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加以矫正。
三、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制订和实施的关键点
1.教学目标有关理念的掌握。本文在第一部分中已经介绍了相关理念。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一项专业化极强的技术,必须按照专业化要求下一番功夫才能掌握。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掌握了这些基本理念,就能够写出科学的和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目标,因为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验,需要教师对影响教学的诸因素加以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方才能够提出。当然,如果教学目标的有关理念都不清楚,那么,也就谈不上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了。
2.教学目标制订的依据。教学目标制订者是教师,制定的依据是学生、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源。学生是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进行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目标中学习行为的主人;课程标准提供了学习的内容标准和学科素养目标;教材是对课标内容的细化,其他教学资源是教学辅助内容或工具。教师只有对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相关内容以及其他教学资源达到高度熟练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才能够写出合格的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制订如何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培养。在上一轮课改中,提出了各学科教学的三维目标,于是在历史教师(不止是历史教师)中,不少人在编写的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中,在教学目标一栏中,按照“1.知识与能力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格式书写。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写法,因为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旧课程标准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而做了三者的区分,而在实际教学中,三者是融为一体的,不可分割的。每一个具体目标中都应该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明确知识和能力要求,渗透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同样,本次课改提出了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彼此之间也同样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按照新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制订具体教学目标时,也绝对不能机械地采用“1.唯物史观目标:……”“2.时空观念目标:……”“3.史料实证目标:……”“4.历史解释目标:……”“5.家国情怀目标:……”格式,而应当采用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第46页给大家提供的范例的格式,将相关学习内容和适宜培养的学科素养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唯有如此,目标才会具体、明确、可操作、可检测,而不是罗列得面面俱到,实施起来无法操作和检测。
4.教学目标制订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这是实现教学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只有主语是学生,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涵养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到,教学目标的制订才算真正考虑到了学情,学生的学习行为也才能够得以规划,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就相应得以确立。唯有如此,我们预设的教学效果才能有的放矢。
5.教学目标的实施与教学活动的展开必须有机联系。谋定而后动。经过艰辛备课制订出科学的教学目标后,必须以目标实施和达成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或流程,避免目标和过程“两张皮”现象。例如,就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供的科学范例而言,我們的教学流程可设计为:
(1)观看教师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展示的地图,判断所属朝代,说明理由。根据地图指出秦、汉疆域四至。指出秦、汉中央政府管辖地区与今天祖国版图的关联。(5分钟时间。期间请学生自主学习,回答、教师点评、矫正)
(2)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动笔在稿纸上分别写出(梳理和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及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重要史事。(5分钟。期间教师分类展示学生答案,予以点评和矫正)
(3)在上面两个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谈谈你对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回答,并予以点评、矫正)
综上所述,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制定者们在上次课改试验基础上,将一线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专家意见相结合,提出了非常明确和具体的教学建议,这是以往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所欠缺的。而在制订教学目标方面提供的范例,无疑是值得认真研究的。笔者将其视为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一招。说“关键”,因为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订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引起教师对教学诸因素的深入思考,对自身教学行为的深刻反思,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领会;说“一招”,因为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订是职业教师应该具有的一项核心技术,只有熟练掌握了这门技术,才会“技近乎道”,进入历史教育的更高境界。
【注释】
[1][3]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45-48、46页。
[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5-2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