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田野研习涵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探索

2019-09-10李春兰

中学历史教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塘村史料田野

李春兰

《普通髙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纵观历史解释素养水平各层次的描述,可知其是建立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的基础之上的,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核心。[1]但中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在课堂上有其局限性,学生仅凭文献和图像资料难以产生“同情之理解”,做出的解释易抽象、片面、单薄。郑振满教授就曾指出:“从历史文献中研究历史过程,有时难免被误导,要想对历史文献有正确的理解,需要在田野调查中,尽可能了解文献所处的历史情境。”[2]可见,田野是重建历史现场,做出正确历史解释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而深圳市福田区组织的两届中学生田野研习活动表明,这种从课堂走向田野的教学方式确实更利于落实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学生能感受到真实、可触摸、有温度的历史,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拓展。故笔者以亲历的2019年中学生田野研习活动[3]为例,试从时空观念建构知识体系、多维史料解决历史问题和研究报告输出历史观点三个角度阐述在田野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一、以时空观念建构知识体系,基奠历史解释

历史知识体系的建构是学生进行历史解释的基础。学生在看似零散的田野点历史知识之间建立起系统的、规范的、相互联系的历史知识体系,有助于其理清历史发展脉络,形成整体认识,从而融会贯通地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历史解释。笔者认为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田野点知识体系,需要做到目的化、框架化和网络化。

首先,要有鲜明的目的。方法与知识要两手抓:既要学习、掌握历史田野中的技巧和方法,明确田野中需要查看、思考和操作的内容,也要通读田野点的相关资料,打下坚实、有针对性的知识基础,才能构建起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其次,要有简明的框架。学生根据田野考察计划、田野考察主题和个人兴趣确定简明的田野考察框架,理清思路,为知识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最后,形成关联性的网络。在研究过去的时候,提出事件的时间顺序是非常重要的,[4]因为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因此,基于学情,笔者要求学生把每个田野点的重要内容以时间为序,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绘出来。(下页图是学生所绘松塘村图)

效果显而易见,学生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绘制思维导图后,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整体的认识。例如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发现松塘村神庙、祠堂和社学在同治十一年、十二年时都因相同的事情而大事重修。同治九年,松塘村人楚卿(区柄奎)出任福建凤山县丞,次年其子海峰(区谔良)举孝廉、成进士、入翰林;族人鹏霄(区湛森)先年中举,次年进士;俪泉(区维瀚)于黔(贵州)屡立军功而擢升为知府,族运兴隆,科名鼎盛。时人认为能有这样的功绩,皆“赖神灵默佑之功”,所以把明德社学、孔圣庙、关帝庙都大大兴修了一番。由此,学生明白松塘村的神庙、祠堂、社学和家塾看上去各自独立,其实内有紧密联系,并且发挥着共同的作用,是明清以来松塘区氏族人科甲蝉联、纬武经文的重要保障。

二、以多维史料解决历史问题,深化历史解释

学生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历史问题,问题解决需要建立在对史料的理解与解读基础之上。田野中富含多元的史料,通过对这些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学生能够更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5]简村和松塘村有非常丰富的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如历史文化遗址、族谱、村志、碑刻文献、民俗活动等等。为引导学生运用多元史料深化历史解释,笔者总结了“史料运用三步法”。

首先,学生需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搜集、利用不同类别的史料,初步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生张中远带着“简村七姓中哪个姓氏最有话语权”的疑问走入田野,有目标地进行史料筛选,最后有理有据的通过多样化的史料给出答案:简村中陈姓是最有话语权的。理由有四,一是陈姓人口数量最多,2008《西樵旅游度假村志》第一章《建置区划》中写明“2002年底,户籍704户,1805人,村民姓氏有陈、冼、李、冯、郭、林、莫7姓,其中陈姓305户,1052人”;二是简村中陈姓的祖祠最多,合计占地面积也最大,有忍斋陈公祠、元善陈公祠、绮亭陈公祠、元礼陈公祠和陈氏大宗祠;三是北帝庙门前捐款名单中,陈姓捐款人数最多,捐款额度最大;四是陈姓所出名人多、威望高,譬如中国第一家机械缫丝厂的创办者陈启沅修筑了绮亭陈公祠和百豫坊古建筑群,又如北帝庙门上书“圣堂古庙”四个大字,是由当时南海著名书法家陈龙辉所题。

其次,学生要学会運用史料作为论据,史论结合,全面、客观、充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如学生赵颖贤在小组内进行分享的时候表示,松塘村是一个崇文重教的村落。她结合采集到的种种史料进行论证:一是屹立在松塘村宗祠前的旗杆石,记载着松塘村前人的功名,表彰着过去的辉煌;二是宗祠的一幅幅对联都在彰显着松塘村人对本村人才辈出的骄傲,如见五大夫祠的门联:“滇黔名宦传乔梓,编检同科有棣华”、樵侣祖祠的门联:“家声乘五马,朝旨锡双鸾”;三是从今天的习俗、生活现状可观松塘村的文化传承,每年开学之际都会举行开笔礼、举行翰林文化节学子祭礼仪、拜祭孔圣庙、走青云路、穿翰林门、办翰林宴,汇川家塾设有书法课堂来教孩子们练字,并陈列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还设置了“松塘村区大典奖学金”,嘉奖每年成绩优异的松塘学子,截止至田野考察时,公告栏已更新到2018年获奖名单。

最后,学生要能在基于史料的历史解释的基础上,升华历史感悟。如学生程瑄文根据文献史料和村民的口述史料,感悟到个人的行径与宗族、民族、国家繁荣兴盛有着密切的联系。她表示:“阅读《简村郭氏族谱》时,我看到了郭氏族人对本族繁盛景象的自豪,‘我族十余传人物雍熙蒸蒸日上’;我也看到了郭氏族人对本族衰落之景的痛心,‘(中日战争)自是以后交通梗塞盗贼公行柴米之昂千古未有哀鸿遍地饿殍载途凄惨之情不可名状’,我还看到了郭氏宗族想要光大门闾的决心,‘惟望继起有贤哲之辈敦孝悌而讲俭勤庶门闾赖以光大耳后嗣其勉旃’。所以当我置身于简村,在访谈中听着老人家讲郭氏族人为了重整家园,再现中国富强做出的那些努力,比如修家族学校,修缮房子,办集团等事迹之时,真的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感觉。”据此例,笔者认为,田野实践的过程是知识与心灵结合、对话、提升的过程。学生在田野中全面而细腻地了解历史事件,能更真切、更细致、更立体地感受历史存在及其蕴含的情感,形成自己的观点,作出价值选择,塑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以研究报告锤炼历史观点,输出历史解释

学生撰写田野考察研究报告有助于历史解释素养的提升。学生撰写研究报告,既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由积累信息走向观点提炼、解释输出的过程。因为研究報告的撰写要求学生不能仅停留在对对象的具体描述,而应该提出一些分析性的概念,[6]所以学生需要充足的时间去整理、思考、探究,形成有价值的成果。这种以学生独立自主研究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研究报告写作方式,有利于把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提升落到实处。

撰写报告过程中,学生学会了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史事作出自己的解释。[7]如学生曹取玥把田野实践所得史料,与后期大量翻阅的文献相结合,所作的《浅析简村近代丝织业发展的原因》从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情况、历史名人等方面对简村近代丝织业发展的原因进行讨论:一是简村气候温暖湿润,桑、蚕、丝的产量都很高;二是简村内河水运发达,凭借其丁字涌等便利的水运能顺利的获取原材料和运输;三是广东海岸线长而曲折,形成很多优良港湾,河海相连,海运便利;四是国内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商品贸易尤其是丝绸的对外贸易增多;五是有悠久的对外贸易历史;六是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提高了当地生丝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拉动消费,推动了简村丝织业的发展。

学生在撰写时还学会了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并能给出解决的措施。[8]如学生陈汉宇以《浅谈西樵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简村和松塘村为例》为题,根据田野实践所看、所知、所得,认为推动西樵镇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点:宗族力量的带动和西樵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该同学通过对简村和松塘村多位村民的访谈,总结出了西樵镇经济发展的主要阻力:一是缺乏青壮年新鲜血液;二是时代因素下底蕴深厚的优秀文化在慢慢流失,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出现千篇一律的旅游文化。最后,该同学着眼于解决西樵镇的现实问题,联系西樵作为理学文化名山的特点,结合西樵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对西樵未来经济发展提出建议:一是健全乡村产业及交通的完善,吸引更多人回乡创业;二是更加重视西樵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旅游事业,建设美丽乡村。

通过指导中学生田野研习系列活动,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做到教学目标层次分明、能力训练循序渐进、组织安排周全到位,而学生需要构建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形成多维立体的历史解释。最后,教师辅佐学生自主研究、独立思考、进行高层次的研究写作,形成比较成熟的田野考察报告。不流于形式的成功的田野研习活动能让学生收获颇丰。学生在田野中学会了分工合作、互相学习、尊重包容、理解欣赏;认识到了历史学习、思考、探索的新方式、新路径和新乐趣;锻炼了实践能力和培养了创新精神;促进了综合思维的发展,推动了核心素养的提升。

【注释】

[1]霍建山,何成刚:《高中历史解释素养水平1-4解读与教学建议》,《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年第3期。

[2]郑振满,郑莉, 梁勇:《新史料与新史学——郑振满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12年第4期。

[3]2019年7月,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携手香港中史教师会联合举办了第二期深港澳中学生田野研习活动。

[4]西佛曼,格里福:《走进历史田野》,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第43页。

[5]徐蓝:《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结构与内容设计——2017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人民教育》2018年第8期。

[6]张雪君:《田野工作经验之反思》,《社会科教育研究》2007年第12期。

[7][8]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71页。

猜你喜欢

塘村史料田野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田野作品选
捉迷藏的绿
秋天的田野
田野风光
半世纪前的广州下乡知青回“娘家”
肖家塘村的路(外一首)
四年,一个山村的转变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