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涵泳
2019-09-10施光筠
施光筠
“涵泳”一词的本意是“水中潜行”、“沉浸”,引申为“深入体会”。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提出:“学者读书,须要致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则把“涵泳”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提出。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更是把这一传统教学经验解释得十分透彻,他说:“涵者,如春雨之润花,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他把读书时的反复诵读、品味形象地比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也就是必须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由此,我们可以明白:涵泳,指的是一种亲身实践、沉浸其中、玩味体会、自得其乐的读书境界。如何指导学生涵泳?我在教学实践中证明还是十分有效的。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忽视大量阅读,语文水平或者语感水平是很难提高的。特级教师于漪讲她的老师在课堂上朗读岳飞的《满江红》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读得出神入化,音调十分感人,一室寂静无声,我们全班同学都深深感动了。他教完,我们也都能流畅地背诵了。”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此理。四、情感共鸣。
这种由反复诵读而使学生涵泳于语境之中感悟语言,体现了伦理型文化朴素的整体观念和直觉体验的思维方式。它把“综合”作为认识的起点和归宿,避免人为分割所造成的认识局限,可以说是已经包孕了现代系统论的雏型。同时,这样做也十分有助于语感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提高。这完全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
反复诵读,也不是机械地重复地读,我在教学中这样引导学生:首先,使学生明白读书时只有虚心定气,才能密察其意。这里的“虚心”,一是指凝神静气、专心致志的精神状态:一是指读书需要虚心地了解、研究作品的意义和意图。其次,要引导学生懂得“默识心通”的道理”,默识心通指的是读书要有一个静默寻思的过程。因此,我在课堂上总让学生拥有一段安静的默识心通的时间和空间,不把课堂时间都占得满满的,很少让学生去沸沸扬扬的唱读、急急忙忙的答问。再次,我总是引导学生学会“切己省察”,切己省察指的是读书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在静读中和作者展开无声的对话。切己省察的又一个意思是读以致用真正能够做到“得彼之长,悟己之短,自有进也。”最后,再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涵泳,诵读注重的是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涵泳注重的是文字默识心通,二者虽有明显差异,但又密不可分,要结合起来使用,我叫学生先“带着问题读”“自主选择读”“动作表演读”,再“对手挑战读”“小组比赛读”“评比‘读星’读”……采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反复诵读,达到令学生百读不厌、常读常新的。诵读到位,则学生自然涵泳于课文的示范语言之间,其乐融融。
二、口语诱导
口语交际是语文科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能力中的重要能力。语文课堂上的口语交际,必然与课文的特定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教师能在阅读教学中创设口语交际的契机,强化口语交际的活动,就能使学生从说话训练中达到涵泳于课文示范语言之中的目的。对教材中的艺术形象,教师其形、如入其境。语文教材中值得细细口味的地方随处皆是,例如,我在教《归园田居》一诗时,请几位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生动描绘所想象的画面:远山近水,绿树炊烟,鸡鸣桑树,牧童横笛。一位同学说,自己不熟悉农村生活,但理解“笼中鸟”向往无限天空、“池中鱼”渴望江河海洋的心情。一位同学发表不同的看法,认为现在的农村生活也未必那么美好,何况那时。贫困饥饿,破败愚昧,应该是那时生活的写照。这引起了对陶渊明所选择的生活道路的争论,很快形成两种意见,一种赞成陶渊明的选择,认为他远离污浊,解放身心,活出自我;一种批评陶渊明的软弱和逃避,并且为逃避而自我安慰。两派意见各有代表,情不自禁引经据典,唇枪舌剑。显然,学生这样理解,实际上也就是使学生潜心涵泳于诗歌的语境之中了,学生的口语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三、形象再现。
克罗齐说:“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对中学生来讲,语感主要应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见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因此,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进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也就是说,想象力是阅读的重要能力。
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主要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实现的。课堂教学中,应把形象再现与诵读涵泳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在故事情节的结局部分写到:“我们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到此处时,我让学生们展开想象,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后,会遭遇到什么?他是怎样死去的?我布置同学们写一篇想象作文,把含而不露的文章结尾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们有的写孔乙离开酒店后,遭到了鲁镇街上的人的围堵取笑,甚至丁举人家放狗咬他,他带着精神上的伤残和遍体鳞伤的躯体走向了坟墓。有的同学写他爬到某一山脚,在昏睡之间仿佛进了乡试的考场,不久传来消息说中了举人,于是孔乙己荣返鲁镇,并且坐八抬大轿来到咸亨酒店喝酒,再通过掌柜和其他酒客态度的变化反映孔乙己中举后爬上统治阶层的得意,结果当然是一觉醒来,天地之间只有那断了腿的孔乙己,在又饿又冷之中走向了死亡。通过这种就空中空白与补白的辩证统一的认识活动,学生提高了想象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文本的这种空白还较多地体现在人物对话,故事情节以及跳跃性的语言中,教师只要善于开发利用学生的潜力无疑可以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大门。
四、情感共鸣
阅读时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人的内心就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入境又入情,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这种情感的共鸣,是阅读涵泳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体现。杜勃洛留波夫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对象所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所引起的。”因此,在语感训练中,要努力寻找文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触发点,正像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产生共振一样,要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就必须找出二者之间相通之处来。因为“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
我在教《斑羚飞渡》课文时,我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这个开放性问题引起 了学生创新的兴趣。同学们情绪高涨,思維活跃,一个个争先恐后得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精彩的发言,感人至深。有位同学说道:“学习了这篇课文,我感受最深的是镰刀头那遇事冷静、谨慎、高超的组织才能及勇敢献身精神,它给我们人类做出了极好的榜样。”另一位同学接着说:“我特别为那些老斑羚感动,它们为鹰得种族的生存,那样从容地选择了死亡,它们的奉献精神是那样的动人、那样高尚,值得我们人类学习,让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残害生命的人感到羞耻、脸红。”“学习完这课,对我触动最大的是,这样动物在面临种族灭绝的关键时刻,尚能团结一心,以集体的力量战胜灾难没,保存生命的延续,为此,我敬畏生命。”同学们越谈越激动,越谈越深刻,越谈越开阔。这样深入角色,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双向移情活动,与其同爱恨,再把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我的思想感情,感情上得到共鸣。
在我国母语教学传统经验这个宝库里,提倡“涵泳”是很重要的一项基本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智慧潜能,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愿我们大家激流勇进,不断采撷语文新课改浪花,把自己的课酿成一坛芳香四溢的美酒。